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價值、現狀及路徑

2022-10-08 08:39:24朱美燕王偉忠朱翔宇
現代教育科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育人思想生活

朱美燕,王偉忠,朱翔宇

(1 浙江萬里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2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 蘭州 730020)

高校生活思政是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中心,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聚焦實現“三全育人”,挖掘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常理、生活倫理和生活哲理等思政元素,在校園內所有的“教育場”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它是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當前,在繼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同時,高校還必須高度重視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研究,不斷開創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的價值意蘊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新局面”[1]。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三全育人”成為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牢牢堅持的育人理念。高校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的價值意蘊正體現在對推動“三全育人”理念的真正落實、落地上。

(一)凝聚教育力量,打造全員育人共同體

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形成了由思政課程、日常思政和課程思政組成的“三維”育人體系。從育人主體來看,思政課程的育人主體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包括校內外特聘教師和兼職教師;日常思政的育人主體是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咨詢師和其他學生工作人員等;課程思政的育人主體則較為廣泛,是指思政課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課程專任教師,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等。顯而易見,“三維”育人體系的實施主體雖然涵蓋了學校廣大教職員工,但并未凝聚校內所有教育力量,離實現全員育人目標還有一步之遙。

長期以來,學校行政管理干部、教輔人員、圖書管理員和后勤服務人員只履行其規定的管理或服務職能,而遺忘了育人初心。這些育人主體的缺失,使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有限,且直接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實踐已經證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憑思政課教師一己之力,而應動員全校師生力量,共同承擔思想政治教育職責。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3]這表明,教師工作的本質是育人。因此,要使全體教職員工樹立育人意識,并把育人貫穿于自身工作之中,自覺成為育人主體,共同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生活思政育人主體與思政課教師的協同,則能打造全員育人共同體,形成育人合力最大化。這是因為生活思政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在課堂外生活場域的所有教育資源,激發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職員工育人意識,使管理、服務回歸育人初心,即把機關行政干部、教輔人員、圖書管理員和后勤服務人員等都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根據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提出的“共同體是基于情感、習慣、記憶以及地緣和精神而形成的一種社會有機體,每個共同體成員具有共同的傳統和價值觀,彼此相互依存,親密互動形成共同成長的整體”[4],由生活思政育人主體與思政課教師建構的育人共同體,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共同價值基礎,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司其責而又同頻共振,從而開創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全員育人新局面。

(二)彌合知行鴻溝,打通全程育人阻點

研究表明,個體思想政治素質遵循“知情意行”發展規律。“知”是指個體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和理解,是思想政治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與必要條件。“情”是指個體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情感體驗,在其中發揮“催化劑”作用。“意”是指個體把思想政治理論內化為思想政治素質所要克服的困難與堅持下去的精神力量。“行”則是指個體把思想政治素質外化為自身行為習慣,是思想政治素質形成的落腳點與歸宿。在“知情意行”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情”“意”則是連接“知”與“行”的中介與橋梁,若缺少這個中間關鍵環節,就難以實現知行轉化、知行合一,導致知行脫節。

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由思政課教師按照規定學分、規定教材、規定時間在課堂內對學生開展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思政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政治引領和價值引導,主要向學生傳授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等理論知識,強調理性認知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出現重知輕行的目標偏差。由此,造成一些大學生知行脫節現象。新時代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職責與使命,如何幫助大學生打通知行轉化過程中的阻點實現知行合一,是時代賦予的重大課題。

從人的思想政治素質“知情意行”發展全程來看,如果說思政課程主要解決人的“知道”,那么,生活思政則強調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其中的主導作用,重視人的“體道”“悟道”和“踐道”。它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親身實踐與體驗,把在課堂上習得的關于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知識經由情感體驗、反思感悟等,獲得個體內心認可、支持與接納,實現從知到行的轉化。可見,無論是思政課程還是生活思政,都只偏重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中的某個環節,只有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才能打通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形成中的阻點,彌合知行鴻溝,從而貫通“知情意行”全過程,最終實現知行合一。

(三)打破育人孤島,構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余年來,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與成效,通過改革創新,高校不斷拓寬育人渠道、陣地,打破育人孤島,逐漸構建起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設單一的思政課,到80年代提出實施日常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斷拓展、豐富。進入新時代,高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充分挖掘每門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發揮課程育人功能,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由此,開創了思政課程、日常思政和課程思政通力合作、協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也構建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維”育人體系。

然而,不難發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維”育人體系尚未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育人。這是因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是通過課程載體、課堂渠道對學生進行或顯性或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政則主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黨團組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種路徑,在課堂外對學生進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長期以來,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日常生活場域(如宿舍、食堂、圖書館等)的育人功能則被忽略。生活思政恰好能填補這一育人方位上的盲點。它通過挖掘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生活常理、生活倫理和生活哲理等思政教育元素,對學生進行沉浸式教育,營造出處處育人的良好氛圍。

在生活思政中,“思政”是“生活”的指引與方向,“生活”是“思政”的載體、場域與路徑。前者規定了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日常思政和課程思政在目標方向上的一致性,它們都指向“立德樹人”這個中心。后者則表明,生活思政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豐富、場域的延伸和路徑的拓展。為實現思想政治最優效果,就應把生活思政納入高校思政工作大格局之中,使之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育人,才是真正的思政工作大格局。在此大格局下,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以“立德樹人”為圓心,互為補充,相互依存,同頻共振,畫出育人“最大同心圓”。

二、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的現狀分析

相比國內其他高等院校,浙江萬里學院無論在生活思政的實踐探索還是理論研究上都起步較早。為深入了解當前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狀況,推進兩者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一體關系,2021年12月,學校課題組以自擬問卷,通過問卷星方式對本校師生進行了匿名的隨機抽樣調查,收回教師有效問卷158份、學生有效問卷1 343份,主要調查結論如下。

(一)師生高度認同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的必要性

師生對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必要性的認識,是高校開展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工作的前提條件與思想基礎。調查發現,在“你認為生活思政是否有必要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的回答上,表1顯示,60.8%的教師認為“很有必要”,36.7%的教師認為“有必要”,兩者合計高達97.5%。對于同樣問題,57.0%的學生選擇“很有必要”,38.7%的學生選擇“有必要”,兩者總和為95.7%。這些數據無不表明,師生高度認同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的必要性。

表1 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的必要性認知統計表

師生緣何高度認同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的必要性?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師生對生活思政的合理性與限度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生活思政的合理性在于它使學校部分教職員工回歸育人初心、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以及挖掘日常生活育人功能,從而使“三全育人”真正落地、落實。同時,生活思政不是萬能,它只是高校思政大格局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能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問題,不能無限放大其作用。另外,生活思政應有作用的發揮,還必須要與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政課程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才能得以最大實現。這是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的必要所在。

(二)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已基本形成且成效滿意度高

當前,高校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局面如何?如表2所示,在“你認為當前我校生活思政是否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問題上,43.7%的教師選擇“已經形成”,位列第一;34.2%的教師選擇“尚未形成”,位列第二;其余則為“不清楚”。就學生而言,37.5%、24.4%、38.1%的學生分別選擇“已經形成”“尚未形成”“不清楚”。根據以上數據及我校生活思政實際開展情況,綜合來看,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局面已基本形成。

表2 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的現狀統計表

為何部分師生對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情況并不清楚?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思政出現時間較短。2018年,學校明確提出“生活思政”。2019年,生活思政出現于學術研究中。它作為一個新概念,至今才不過短短幾年。對于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來說,時間則更短。盡管如此,自被提出之日起,學校即加快推動生活思政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尤其是積極探索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在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與統一領導下,生活思政工作有序推進,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局面也已基本形成。

那么,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成效如何?如表3所示,13.9%、49.4%、32.3%的教師分別選擇了“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三者合計高達95.6%;對于同樣問題,28.7%、38.7%、23.7%的學生分別選擇了“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三項相加高達91.1%。這表明,師生對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成效滿意度高。它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出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的巨大價值。

表3 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情況調查統計表

學校通過構建生活思政與思政課融合互通的課程體系、思政小課堂與生活大講堂的教學體系、全員參與與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立起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同,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思政課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如教學理論脫離實踐、教學團隊來源單一、教學評價重知輕行等主要問題,思政課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大大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由此,師生對兩者協同育人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三)體制機制不全成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最大問題

對學校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困境的精準把握,是進一步推動兩者形成更加緊密一體關系的前提。那么,當前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在協同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如表4所示,在對教師的調查中,對“您認為當前我校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中最突出問題是什么”的回答上,從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來看,排在前三位的選項分別是“協同育人體制機制不全”(29.1%)、“協同育人合力不夠”(26.6%)、“協同育人意識不強”(16.5%)。這些數字表明,“協同育人體制機制不全”成為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的最大問題。

表4 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中最突出問題統計表

雖然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都聚焦于“立德樹人”,但它們在歸屬部門、教育主體、教育內容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思政課是由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課教師依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對學生進行授課。而生活思政則是由來自機關行政、二級學院、圖書館和后勤公司等多個部門的教職員工運用生活常理、生活倫理、生活哲理等對學生進行教育。面對紛繁復雜的生活思政,為保持它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就必須要建立起協同體制機制,用制度來解決問題。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5]抓住協同體制機制建設,就等于抓住了兩者協同的“牛鼻子”。否則,就會各行其是,出現孤島效應。就此而言,協同育人體制機制不全就成為兩者協同的最大問題。

三、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的實現路徑

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對于高校真正落實“三全育人”理念、提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價值。為此,高校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推動兩者形成更為緊密的協同一體關系。

(一)前提:強化優化頂層設計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各個部門、各類主體和各個環節。各高校要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于培育時代新人,以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和科學思維,從各自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出發,對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統籌好各部門、各主體、各環節、各資源等要素之間的關系,從學校最高層面尋求解決兩者協同的最佳辦法,規劃好兩者協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系統構建起兩者協同的最優實施方案,為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發展擘畫藍圖。在頂層設計方案指導下,整合一切資源、匯聚所有力量,實現1+1≥2的最大效果。

作為國內較早開始生活思政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的本科院校,浙江萬里學院已對生活思政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在浙江萬里教育集團與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中共浙江省萬里教育集團委員會關于積極推進“生活思政”建設的指導意見》(2018)、《關于印發新形勢下有效開展“生活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2019)和《關于進一步協同推進“生活思政”的實施方案》(2020)等一系列重要意見、通知或方案紛紛出臺。這些頂層設計為學校生活思政工作指明了清晰目標與前進方向。根據學校發展現狀,為推動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一體,還需細化、優化當前頂層設計,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出臺生活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指導方案。

(二)關鍵:建立健全協同機制

在協同學理論中,協同是指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通過有機聯系、協作配合而實現共同目標,使系統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協同使系統內的各個組成部分形成有序狀態,進而實現系統功能最優化。否則,就可能在系統內出現無序、雜亂狀態,從而損害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因此,為保持系統功能最優化,就必須建立起協同機制。按此原理,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作為高校思政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要建立起協同機制,以使它們發生一定聯系,形成相互配合、彼此協作、同心同向關系,保持系統有序運行,這是優化思政大系統的關鍵。否則,就會出現“兩張皮”現象。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工作上出現問題,往往不是哪一個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錯,而是因為合作不好,形成了幾套馬車”[6]。

對標“三全育人”理念,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機制主要包括教育主體協同機制、教育過程協同機制和教育方位協同機制。教育主體協同機制就是要把思政課教師與二級學院相關學生工作者、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后勤公司員工、圖書管理員和朋輩學生等一切育人主體會聚起來,加強彼此間聯系、溝通、配合、協作。教育過程協同機制就是要把課堂基礎理論知識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相貫通,建立起從知到行的橋梁與中介,實現知行轉化,達到知行合一。教育方位協同機制則是把思政小課堂與生活大講堂、線下教育與線上自學、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實現全方位對接。在以上3個協同機制中,當前應著力加強教育主體協同機制建設。

(三)重點:提高協同意識與行動能力

建立健全協同機制,只是為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提供制度保障,要使制度落實、機制運轉還離不開人的作用。馬克思曾說,“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7]。人是有目的、有意識的生命存在物。如果思政課教育主體與生活思政實施主體無協同意識或行動,彼此不溝通聯絡,那么,兩者協同就無從實現。相反,如果思政課教育主體與生活思政實施主體協同意識強,并能轉化為自覺行動,積極溝通、主動配合,那么,兩者就能同心同向,使協同機制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在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中,主體是否有協同意識以及能否把它轉化為自覺行動非常重要。學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主體協同意識與行動能力,為協同機制運轉提供思想支持與行動保障。一是加大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宣傳力度,在校內營造出協同育人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師生對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必要性與重要性的思想認識,進而增強協同意識。二是定期組織思政課教育主體和生活思政實施主體參加專題學習培訓,通過經驗分享、方法探討或問題解決等在溝通合作中增強協同意識,提高行動能力。三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制度,用好這個工作“指揮棒”,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能夠有效激活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增強行動力。

(四)基礎:共建共享協同平臺

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還需要有一定的平臺依托。這個平臺是實現兩者有效協同的堅實根基。離開這個平臺依托或者協同根基,兩者協同就如空中樓閣,無法落地。就此而言,共建共享協同平臺是保障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育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針對當前在思政課程、生活思政平臺建設上存在的各自為政現象,例如從實踐基地來看,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都建有自己的實踐基地,由于缺乏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從而帶來重復建設、無序建設和資源浪費等種種嚴重問題,對此,應秉持“開放、合作”理念,打通平臺育人壁壘,對現有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育人平臺進行整合優化,實現平臺育人互聯互通,共享平臺協同最大收益。

對于建立思政課程和生活思政協同育人新平臺,則需要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統一管理體制機制下,從校級層面來協同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生活思政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突破各部門固化利益的藩籬,從學校整體、全局出發,對“人財物”等各種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實現育人平臺共建、共享。同時,還要注意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和生活思政實施主體的各自特長與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為共同建好協同育人平臺盡心、盡責、盡力,形成最大合力。譬如既要發揮好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平臺擦亮價值底色、把好育人方向,同時也要重視生活思政實施主體的實踐特長,為平臺夯實實踐根基。

總之,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育人是落實“三全育人”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工程的必然要求。在新時代,需要不斷探索推進思政課程與生活思政協同,進而使它們形成更為緊密的一體關系,打造出全員育人“最大共同體”、貫通全程育人“最后一公里”和畫出全方位育人“最大同心圓”,不斷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歡
育人思想生活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婷婷|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婷婷伊人久久|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国产精品3p视频| 经典三级久久| 欧美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午夜欧美在线| 久久久亚洲色| 五月天在线网站| 97在线碰| 亚洲无码37.| 日本www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婷婷综合亚洲| 97成人在线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自拍欧美亚洲|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婷婷伊人久久| 欧美第二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熟妇无码人妻| 欧美激情第一区|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 91| 朝桐光一区二区|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日本在线国产|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色九九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