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屈一平


2022年4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播出的《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中,提到“這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實踐范例”。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是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搭建的全國性網上群眾工作平臺,自2006年設立以來,共持續促成近280萬項民情民意得到各地各部門回應和落實。”2021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其中“領導留言板”被寫入《廣泛真實管用的民主》章程,作為“人民利益要求得到回應”的案例之一呈現給讀者。
一個網絡平臺,為何能成為中國式民主的生動樣本?本刊記者采訪長期關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專家學者,請他們解讀“領導留言板”如何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
2020年8月,針對“十四五”規劃編制,黨中央首次決定在網絡平臺上,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領導留言板”承建建言專欄,一位來自內蒙古的網民提出的“互助性養老”建議被采納,最終被寫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文件。
網絡平臺不僅具備幫助群眾解決身邊麻煩事的功能,還可以讓群眾參與到國家治理中來,這無疑為中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的內生動力。
2020年以來,“領導留言板”相繼推出了人民網“戰疫”求助與建議通道、@中小微企業幫您減負紓困等重要專欄,傾聽來自網民的意見和建議。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觀點最基本的體現就是群眾路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張榮臣認為,群眾路線體現的是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論,領導干部只有善用互聯網走好群眾路線,才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
陳承新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系主任,在她看來,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徑就是黨的群眾路線。她認為,黨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關鍵在于堅持走群眾路線。進入新時代,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努力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關鍵,就在于同步更新迭代群眾路線這一實現路徑,即堅持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陳承新認為,“領導留言板”一頭連著社情民意,另一頭通往政策落實;一端源自使命初心,另一端具備完整的法律保障。“領導留言板”在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的同時,對中國民主貢獻出了自己的理論詮釋與解題思路,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實踐范例。
作為長期探索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領域的學者,陳承新建議,在“領導留言板”平臺上,進一步增強整個留言辦理過程中的民主互動性,尤其是增進人民監督的分量,真正體現網上群眾工作的平臺優勢和治理價值。
2022年3月底,山東省煙臺市476家職能單位入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這些單位分別來自煙臺市及下轄的芝罘區、福山區等11地,覆蓋交通、公安、農業等多個民生領域。截至發稿前,全國已有1.6萬家各地黨政機關及相關機構入駐“領導留言板”,進一步降低了群眾跨系統、跨部門的協調成本,提升了留言辦理的效率。
“網上群眾路線已經形成鮮活的實踐。”張榮臣認為,特別是主流媒體應該把網上群眾路線作為常態,通過相關網上平臺,運用開門問策、網絡問計等方式將人民的智慧凝聚起來,使用群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達黨的聲音和政策。
群眾如何在網上建言獻策呢?張榮臣認為:第一,群眾要對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欠缺的地方提出批評,以便改進工作;第二,對黨和國家重要事宜提出好的想法、建議,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第三,對收入、就業、教育、社保、住房等民生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言,以便取得可行的效果。
專家建議,“領導留言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路線,把人民建議滲透到政府的“大城小事”中,為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隨著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互聯網成為民眾行使民主權利的新渠道。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網絡也成為民意表達最常用的渠道,成為各級部門與人民群眾交流互動的新橋梁。
“‘領導留言板’是主流媒體發揮黨、政府和群眾之間橋梁紐帶作用的典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王潤澤一直關注著“領導留言板”的成長。她說,領導和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和媒介應該是物質形態的有效傳播,“領導留言板”就是這樣的有效媒介,成為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最快捷溝通的渠道。
“黨報實踐群眾路線是中國新聞事業獨有的特色。”王潤澤說,黨報實踐群眾路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新聞線索來自基層群眾;其二,表達形式運用群眾喜聞樂見和熟悉親切的語言;其三,最重要的是,報道使用群眾身邊的典型事例,最終達到影響群眾和組織動員群眾的目的。王潤澤認為,網絡時代黨報群眾路線的實踐創新,就是通過優化網絡技術手段,讓更多對國家和社會有價值的意見被聽到、被討論、被落實。

中央黨校哲學部馬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焦佩鋒認為,主流媒體應該通過網絡更多地傾聽百姓呼聲,這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力渠道和有效手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主任黃楚新認為,互聯網思維是基于網絡媒介技術、重新審視整個社會生態的思維方式,互聯、互通、互動是其典型特征。在領導干部層面,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價值觀念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領導留言板”也給黃楚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覆蓋范圍廣、扎根深,回應快且反饋全面;對于群眾反映的事情辦理起來不分大小,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可以說,“領導留言板”廣泛連接人民群眾和領導干部,是暢通干群互動的渠道,有助于領導干部把民情民意記到心里、落到實處。
從直抒胸臆的“百姓反映”到暢通民意的“群眾點贊”,“領導留言板”在網上網下形成了同心圓。黃楚新說:“一方面,‘領導留言板’通過與群眾的深度互動,持續增強群眾對互聯網主流輿論陣地的信服度;另一方面,通過引導群眾建言獻策,為群眾提供了參與國家大事的平臺,匯集起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同時,可以引導群眾通過理性參與,認識自己的權益,實現合法訴求。”
專家認為,“領導留言板”未來可聚焦于增強作為中間平臺的監督服務功能,監督領導干部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另外,可定期跟進重點領域事件的解決進度,通過對各地區留言處理情況進行統計整合,形成示范效應。可以更好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性,在網絡上構建起強大的社會連接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真正踐行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不斷創新實踐中,為黨的群眾路線和全過程人民民主增添時代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