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伍勝
《人民周刊》增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收錄了49種精神,系統闡釋了每種精神的內核。增刊中的文章以史論結合的方式,弘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風范,具有一定的精神引領價值。其中,講述工匠精神的報道,深深吸引著我。
作為一名從事實體經濟的民營企業家,筆者對工匠精神深有感觸,深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科技實力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一個個超級工程、一臺臺大國重器、一項項高精尖技術背后,都離不開工匠精神的支撐。只有把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理念融入技術、產品、質量、服務等每一個環節,才能更好地服務市場。
我們正通過自主研發核心安全用電保護技術,融合智慧物聯,系統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構建起技術層面上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以滿足人們對安全與便利生活的美好向往。我們的抱負就是以工匠精神做產品,在人類用電保護技術上追求精致、卓越、精美、典雅,在充分反映不同文化審美創造力方面,創造有利于新技術快速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著力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匠心精神作用,使企業成為創新的源頭活水。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義。他們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嚴謹、執著、專注、敬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對于企業來說,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一個員工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謀生的手段,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認真、專注、熱愛的態度,持有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員工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他一生的職業,也就是他的理想所在。對工匠精神的追求,有助于培養個體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完美、探索未知、專心致志的人格和精神。
因此,筆者認為,社會應當高度重視工匠精神培育,為工匠精神培育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從個體維度看,保護匠人的技術專利,是維護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敬業奉獻、專心致志的職業品質和勞動精神,也是尊重勞動者的職業價值取向。從社會維度看,工匠精神體現了經濟發展、社會價值的發展趨勢。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產品制造、商業服務、科研創新等領域,還體現于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昭示著一種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價值觀。工匠精神需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必須緊緊跟上。如何在弘揚工匠精神的同時,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日益成為在實踐中需要探索解決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