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孝聽
如今的蘇州工業園區之于蘇州,就如浦東陸家嘴之于上海,金融業態百花齊放,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以及蘇州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等城商行,還有渣打銀行、大華銀行等外資銀行,這里已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總部云集的金融高地。每每提及與園區相伴成長的金融往事,金融界大佬們總是感慨萬千。在園區開放創新的道路上,他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一路跟隨園區支行從東環路到星海街,中國農業銀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以下簡稱“園區支行”)辦公室主任郭慶華見證了園區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總部云集的金融高地?!白渣h的十八大以來,在城市高速發展的時期,作為金融業人士,園區支行與行業眾多人士一起為園區的蓬蓽生輝加磚添瓦。”
作為最早入駐園區的金融機構,園區支行最初的業務只不過局限于傳統的存、貸、結算領域。后來在區域四個鄉鎮城鄉一體化建設,“退二進三、退二優二”產業升級改造,湖東、湖西CBD配套設施建設,交通、教育、醫療、文體等重大民生工程項目上,園區支行都始終保持了介入最早、投入力度最大。例如:為園區首家民營醫院——九龍醫院提供了第一筆貸款;對蘇州大學人才引進提供全面支持;為西交利物浦大學、園區海歸子女學校等籌建提供了資金幫助……
“從為開發建設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工制造業貸款,到隨著區域轉型升級,轉向重點支持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是:為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內企業提供境內外聯動產品,供應鏈結算、融資服務,跨境金融產品等,積極為其復制和落地自貿區建設提供金融支持?!?/p>
作為園區首家入駐的新加坡銀行,從2007年至今,星展銀行從最初以服務外資為主,逐漸轉向外資、國有、民營協同跟進。
事實上,園區各大銀行一直緊跟園區主流經濟發展,助力園區企業蓬勃發展。
作為全國第一家實現跨區域發展的城市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蘇州分行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大局中實現了自身長足發展。多年來,蘇州分行緊貼園區重點產業方向,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建立了一套涵蓋財務咨詢、科創貸款、產業鏈服務、現金管理、投貸聯動等五個維度的產品體系。上海銀行蘇州分行行長邵云飛表示,后疫情時代,社會組織結構也正在發生深刻改變,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下,我們更應加強與政府的合作,通過“銀政”合作、互通有無,開辟新的路徑服務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一直以來,園區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承擔了在產業結構轉型、科技創新上先行先試的重任。當基礎設施建設到達一定程度時,區域進入了轉型升級階段。
為了及時對接區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2011年,農行蘇州分行成立科技支行(后更名為“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支行”),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高發展、高技術”的特點,建立“六項機制”:設立專營機構、組建專業團隊、研發專屬產品、建立專門業務流程、強化專業風險管理、實施專項考核,積極對接園區各類科技型企業和創新載體,依托科技支行專營優勢,通過科創貸、蘇科貸、園科貸等特色科技金融產品,大力支持園區的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中的科技型小微企業。
科技支行成立10多年來,已累計為30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提供了信貸支持,投放的科技型貸款總量超50億元,惠及幾十類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新興產業。
園區科技創新型企業集聚,2020年上半年很多中小微科技企業不能及時開工,企業運行受到較大程度影響,資金流成為企業生存下去的核心問題。上海銀行蘇州分行創新推出的“上行e鏈”服務解決了不少企業的燃眉之急。疫情期間,分行供應鏈團隊通過推行“上行e鏈”服務,幫助園區企業J集團建立60多個供應商微信群,手把手指導小微企業線上建檔—上傳營業執照—線上開戶核實—線上身份認證。整個業務從J集團發出付款指令,到資金到賬僅兩個小時。事實上,J集團只是上海銀行蘇州分行千百服務案例的一個縮影,一份付出,一份收獲,疫情期間,分行供應鏈團隊累計幫助630戶普惠客戶實現“上行e鏈”融資,累計放款金額超29億元,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0年的不平凡已經載入史冊。從疫情之初因不了解、看不明而產生的‘慌’到現在一盤棋、一條心油然而生的‘定’,給了這個社會每一名成員精神上的洗禮。身至金融行業,這場洗禮,帶給我們不僅僅是堅守的力量,更有改變的信心?!鄙墼骑w在談及過去近三年的感悟之時,淡然而篤定,而這份篤定,是這座城市所給的。
在邵云飛看來,園區整體金融環境非常好,相關職能部門和金融就像“水”和“魚”的關系,一方面,園區積極打造金融生態,鼓勵創新;另一方面,園區的銀行業經過多年激烈競爭,經營水平相互促進,金融集聚,在服務、產品、管理創新等方面均如魚得水,引領前行。
“特別感謝園區對我們的支持,蘇州分行一直感恩在心,園區市場化程度高,職能部門干預少,企業擁有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蘇州分行緊跟總行戰略部署,積極發揮作用?!?/p>
“園區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更有活力的產業,對我們的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惫鶓c華認為,在園區這樣一座科技創新之城,金融活力持續釋放,追夢者們得以大施拳腳。
2020年12月,園區生物醫藥企業艾棣維欣獲批農行蘇州分行5000萬元貸款,用于支持企業全力以赴推進國內首個新冠DNA疫苗INO-4800的臨床開發進度。記者了解到,當初人行發布推進各家商業銀行與全國44家疫苗生產企業金融合作通知,農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一接到通知就與企業聯系,以極低的利率投放貸款,成功達成農行系統全國首貸。
談起這筆“突如其來”的授信,艾棣維欣(蘇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董愛華感慨道:“艾棣維欣拿到的利率可以說達到了人行優惠下限,而且按照銀行貸款流程,正常情況需要一個多月,這次僅僅五個工作日就完成了批復。這與農行業務經理對行業的敏感性,對企業長時間跟蹤,以及前期調研充分不無關系?!?/p>
過去十年,是積累和沉淀的十年。未來,希望在這座創新之城,繼續金融助力,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