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連棟 薛興翠 王鑫
(青海紅十字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人類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男性、女性惡性腫瘤中分別居第3位和第2位,全球每年新發病例約800萬人,主要集中于40~50歲人群〔1,2〕。據統計,2017年美國癌癥發病例數、死亡例數分別為168.878萬、60.092萬,其中大腸癌發病例數、死亡例數分別為13.543萬、5.026萬〔3〕。2015年中國癌癥發病例數、死亡例數分別為429.2萬、281.4萬,其中大腸癌發病例數、死亡例數分別為37.63萬、19.10萬,發病率、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上升趨勢〔4,5〕。目前臨床常規治療大腸癌手段包括切除原發腫瘤、化療后放療和手術后的免疫治療,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術后復發、轉移患者約占62.4%〔6〕。大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60%,術后轉移是影響生存期的重要因素,是導致大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7,8〕。替吉奧是新型抗癌藥物,臨床上其治療胃癌安全有效,可降低胃癌細胞增殖、侵襲能力,促進凋亡〔9〕。蛋白激酶B(AKT)通路是癌細胞侵襲、遷移過程中重要信號轉導途徑〔10〕。但目前替吉奧對大腸癌的影響尚不明確。本研究將基于AKT信號通路探討替吉奧對大腸癌細胞株HT-29增殖、遷移和侵襲的影響,為大腸癌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理論價值。
1.1試劑與儀器 大腸癌細胞株HT-29細胞、胎牛血清、基質膠、蛋白提取試劑盒、二喹啉甲酸(BCA)蛋白試劑盒、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抗體、磷酸化(p)-PI3K抗體、p-AKT抗體、AKT抗體、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抗體、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抗體、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Ig)G(貨號:SCC-110711、S9030、354234、BC3640、PT0001、bs-0128R-2、bs-5538R-2、bs-5194R-2、bs-0115R-2、K101310P、K002290P、M1000110、SR134)購自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替吉奧(國藥準字:H20080802)購自山東新時代制藥有限公司;RPMI1640培養基、胰蛋白酶、化學發光試劑盒(貨號:ZY-3291R、ZY-B4637、ZY-11256)購自上海澤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鏈霉素(貨號:PPSJ-100247、PPSJ-100309)購自廈門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CK-8試劑、結晶紫染液(貨號:QN1293-OIR、GL0942-PYK)購自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Transwell小室(貨號:354480)購自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養箱(型號:MIR-162-PC/MIR-262-PC)購自日本松下公司;全自動酶標儀(型號:ELX800)購自BIO-TEK公司;顯微鏡(型號:CX31)購自日本Olympus公司;化學發光成像系統(型號:ChemiDocXRS)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1.2實驗方法
1.2.1細胞培養與分組 將HT-29細胞培養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l鏈霉素、100 U/ml青霉素的RPMI1640培養基中,于37℃、5% CO2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待HT-29細胞進入對數期時,用胰蛋白酶消化,制備成1×105個/ml的單細胞懸液,接種于6孔板中,每孔100 μl。待細胞融合率達到70%~80%時,分為:對照組(HT-29細胞);2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20 μg/ml替吉奧);5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50 μg/ml替吉奧);10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100 μg/ml替吉奧)。
1.2.2CCK-8法檢測各組HT-29細胞增殖情況 培養1.2.1中各組HT-29細胞,分別于培養24 h、48 h、72 h后加入CCK-8試劑,繼續培養2 h,用全自動酶標儀(450 nm波長)檢測各孔吸光度值(OD)。
1.2.3Transwell法檢測各組HT-29細胞遷移情況 用無血清培養液制備1×105個/ml HT-29細胞懸液,按1.2.1中分組處理,分別向Transwell小室上層加入200 μl,下室中均加入500 μl含10%胎牛血清的培養液,置于37℃、5% CO2培養箱中孵育24 h,擦去小室膜上未穿膜的細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下層遷移細胞,10 min后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用0.5%結晶紫染液染色,20 min后PBS洗滌。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拍照,隨機選取200倍鏡下的6個視野,統計遷移細胞數。
1.2.4Transwell法檢測各組HT-29細胞侵襲情況 用無血清培養基稀釋基質膠(1∶8),并向每個Transwell小室中加入50 μl,37℃放置1 h凝固。后續操作均與1.2.3中檢測細胞遷移情況步驟相同,選6個視野統計侵襲細胞數。
1.2.5Western印跡法檢測各組HT-29細胞中AKT、p-AKT、PI3K、p-PI3K、PCNA、MMP-9蛋白表達情況 培養1.2.1中各組HT-29細胞,48 h后收集細胞,使用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各組細胞總蛋白,使用BCA試劑盒檢測蛋白濃度。將蛋白樣品與等量的上樣緩沖液混合均勻,100℃變性5 min,依次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分離、轉膜、封閉,加一抗(1∶500稀釋的AKT、p-AKT、PI3K、p-PI3K、PCNA、MMP-9抗體與1∶1 000稀釋的GAPDH抗體)4℃孵育過夜,TBST洗滌后加二抗(1∶1 000稀釋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兔IgG)室溫避光孵育1 h,TBST洗膜,使用化學發光顯影試劑盒進行顯影,Tanon 600圖像分析系統掃描灰度值,以GAPDH為內參,分析AKT、p-AKT、PI3K、p-PI3K、PCNA、MMP-9表達水平。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SNK-q檢驗。
2.1替吉奧對HT-29細胞增殖的影響 隨著時間延長,各組HT-29細胞OD450值均顯著升高(均P<0.05)。在24 h、48 h、72 h時,20、50、10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OD450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且隨著替吉奧濃度升高,HT-29細胞OD450值依次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替吉奧對HT-29細胞遷移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20、50、10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遷移細胞數均顯著降低(P<0.05);隨著替吉奧濃度升高,HT-29細胞遷移細胞數依次降低,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1。
2.3替吉奧對HT-29細胞侵襲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20、50、10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侵襲細胞數均顯著降低(P<0.05);隨著替吉奧濃度升高,HT-29細胞侵襲細胞數依次降低,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2。
2.4替吉奧對HT-29細胞中AKT、p-AKT、PI3K、p-PI3K、PCNA、MMP-9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20、50、100 μg/ml替吉奧組HT-29細胞中p-AKT/AKT、p-PI3K/PI3K、PCNA、MMP-9蛋白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隨著替吉奧濃度升高,HT-29細胞中p-AKT/AKT、p-PI3K/PI3K、PCNA、MMP-9蛋白表達水平依次降低,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3。

表1 各組HT-29細胞OD450值比較

表2 各組HT-29細胞遷移、侵襲細胞數及AKT、p-AKT、PI3K、p-PI3K、PCNA、MMP-9蛋白表達比較

圖1 各組HT-29細胞遷移情況(結晶紫染色,×200)

圖2 各組HT-29細胞侵襲情況(結晶紫染色,×200)

圖3 各組HT-29細胞中AKT、p-AKT、 PI3K、p-PI3K、PCNA、MMP-9蛋白表達情況
大腸癌作為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較高,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大腸癌發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往往已處于晚期,采取手術、化療治療的療效并不顯著〔11〕。目前用于治療大腸癌的化療藥物大多通過競爭性抑制核苷酸合成、細胞毒作用殺死腫瘤細胞,常引起嘔吐、骨髓抑制、耐藥性等副作用〔12〕。替吉奧是一種新型抗癌藥物,屬于氟尿嘧啶衍生物,是由活性成分替加氟、奧替拉西鉀和吉美嘧啶組成的復合制劑,生物利用度好,作用時間長,能減輕化療藥物氟尿嘧啶的不良反應〔13〕。張杭等〔14〕研究表明,替吉奧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局部晚期胃癌,能顯著降低血清中腫瘤轉移侵襲相關指標表達水平,提高近期療效、預后生活質量,并減低毒副反應。郁昊等〔15〕研究表明,替吉奧輔助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對晚期胃癌進行化療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并抑制血管新生因子及細胞侵襲分子釋放。黃丹等〔16〕研究表明,替吉奧聯合草酸鉑可能通過調控ATK信號通路抑制胃癌細胞侵襲。本研究結果提示替吉奧可以抑制大腸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且其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但具體調控機制尚不明確。
大腸癌的發生發展涉及多種信號通路的多階段、多步驟過程。PI3K/AKT信號通路是重要的細胞內信號通路,調節細胞增殖、細胞凋亡、細胞轉化等各種細胞功能,與癌癥發生發展亦密切相關〔17〕。研究表明,AKT信號通路在許多腫瘤細胞增殖、凋亡、遷移、侵襲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AKT是PI3K下游調控腫瘤發生發展的核心靶基因,PI3K激活后使其發生磷酸化,將信號傳遞至下游底物,調節凋亡、轉錄及翻譯等生物學效應〔18〕。PCNA參與DNA甲基化、DNA修復、染色質重塑等多種細胞代謝途徑,是一個非致癌的抗癌靶點〔19〕。劉皓葳等〔20〕研究發現,下調PCNA蛋白表達可能抑制大腸癌細胞增殖。MMP-9是一種蛋白水解酶,在腫瘤細胞轉移、侵襲、新生血管形成、降解基底膜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惡性腫瘤細胞轉移、侵襲的潛在標志〔21〕。覃輝等〔9〕研究表明,替吉奧在抑制胃癌細胞侵襲、促進胃癌細胞凋亡過程中能顯著下調MMP-9蛋白表達。本研究結果提示替吉奧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相關蛋白AKT、PI3K磷酸化,進而下調PCNA、MMP-9蛋白表達,發揮抑制大腸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作用。
綜上所述,替吉奧可能通過抑制AKT信號通路激活,發揮抑制大腸癌細胞HT-29增殖、遷移和侵襲的作用。但替吉奧對其他大腸癌細胞系的作用是否也是如此尚不明確,另對大腸癌細胞凋亡、細胞周期、促血管生成的影響亦不清楚,還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