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勝令,白繼磊,孔維邦,范世昌,馬彥飛,牛強衛
(河南宏力醫院 骨科,河南 新鄉 453400)
脛骨平臺骨折多由外力因素導致股骨髁與脛骨平臺相撞,并在壓力、扭轉作用下發生的壓縮、劈裂及粉碎現象。以膝關節處腫脹、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為主要癥狀,嚴重者可導致腓總神經損傷,對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2]。關節鏡下復位、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具有微創性及較高的穩定性[3]。Schatzker分型將脛骨平臺骨折分為六型[4],本研究采用該方式對Schatzker 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進行治療,并探討關節鏡下鎖定加壓鋼板治療的效果。
回顧性分析2018年1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Schatzker 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臨床資料。男48例,女34例;年齡28~71歲,平均(49.68±3.97)歲;致傷至治療時間 0.3~11 d,平均(5.03±1.02)d;其中重物擊落傷22例,交通事故傷23例,跌倒傷37例。
納入標準:⑴經X線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脛骨平臺骨折;⑵無其他部位骨折;⑶可耐受麻醉及手術;⑷無患肢血管神經受損。排除標準:⑴受傷前膝關節功能異常;⑵伴隨病理性或多發性骨折;⑶陳舊性或開放性骨折。
關節鏡探查:取仰臥位,行硬膜外麻醉,扎止血帶。以膝前內外側作為標準入路,置入關節鏡頭,多次沖洗關節腔,并將關節腔中的積血和游離碎骨塊及增生滑膜等清除。觀察骨折部位及骨折的移位情況,對軟骨缺損程度及交叉韌帶損傷等情況進行觀察。按照關節鏡探查情況對關節腔內合并損傷實施處理。
復位及植骨:針對Ⅰ型骨折,關節面未出現塌陷,只發生水平移位,可采用復位鉗內外側平臺進行夾持,使裂隙消失。對伴隨垂直移位者,推頂骨折塊至消除平臺臺階,并在關節鏡監測下確認外側平臺復位情況良好,采用規格為1.0 mm的克氏針進行固定;針對Ⅱ型及Ⅲ型骨折,需在關節鏡監測下明確塌陷骨塊,對塌陷關節面下部進行開窗,將骨塊剝離后,使脛骨平臺臺階消除。采用皮質骨條支撐關節面,填充間隙物質為松質骨。在關節鏡下確定復位良好后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
鎖定加壓鋼板:髕骨旁膝外側關節面下行4.5 cm切口。在脛骨脊外側置入鎖定鋼板,C臂機下對骨折復位和鋼板支撐情況進行觀察,之后在近端予鎖定釘固定,遠端采用皮質骨螺釘固定。將關節腔充分沖洗后,縫合切口。
術后處理: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及消腫藥物治療,24 h內對患肢進行冰敷;術后36 h可指導患者行關節功能訓練;發現關節腔積液及時穿刺抽取;7周后進行負重行走訓練,術后隨訪6個月。
⑴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⑵隨訪采用美國膝關節功能評分表(HSS)評估患者術后30 d、60 d膝關節功能,總分100分,分數越低,膝關節功能恢復越差;⑶并發癥發生率。
本文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82例手術時間74~96 min,平均(88.25±2.69)min;術后愈合時間 11~15周,平均(13.06±0.54)周。HSS評分:術后 60 d HSS評分(81.26±8.14)分,較術后 30 d(71.49±7.03)分高(P<0.05)。并發癥發生率:82例經隨訪發現1例切口感染,1例繼發性骨關節炎,并發癥發生率為 2.44%(2/82)。圖1-4為Schatzker Ⅰ型右脛骨平臺骨折。

圖1 術前正位X線片

圖2 術前側位X線片

圖3 術后正位X線片

圖4 術后側位X線片
脛骨平臺骨折為臨床常見的由外力撞擊所致的關節內骨折。外力撞擊或墜落等會損傷韌帶及周圍軟組織,并對膝關節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患者骨折部位常伴隨腫脹、劇烈疼痛等癥狀[5-6],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引發關節面不平整,膝關節出現畸形、疼痛,并導致患者活動嚴重受限,降低膝關節穩定性[7-8]。
臨床常采用傳統開放關節手術進行復位,但這種手術方式需要將關節囊切開,對人體創傷較大,且術后極有可能出現關節粘連等并發癥,導致傷口感染、局部皮膚壞死等,不利于術后恢復[9]。關節鏡下鎖定加壓鋼板是在關節鏡監測下進行的手術,可以對骨折面壓縮部位及嚴重程度進行觀察,且具有微創性[10-11]。有研究發現,關節鏡下鎖定加壓鋼板在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方面具有較好效果[12-13]。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⑴采用關節鏡進行引導可以全面顯示患者膝關節內部情況,并評估韌帶損傷及半月板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可以提高骨折復位的完整性;⑵該方式無需將關節囊打開,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操作時間,并能縮小關節腔暴露范圍,創傷性較小,可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⑶該方法在關節鏡監視下有助于直視手術視野,主要采用鎖定鋼板進行固定,能促進患者早期進行膝關節功能訓練,并促進術后恢復。此外,在手術治療中需要對骨折類型進行全面分析,并明確其類型,以此來確定固定鋼板的選擇。在進行鉆孔的過程中盡量爭取一次完成,避免螺釘松動,鎖定加壓鋼板可以有效保持固定作用,減少復位丟失,促進早期功能訓練。
本研究針對Schatzker 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采用關節鏡下鎖定加壓鋼板治療,經術后隨訪發現,82例手術時間74~96 min,平均(88.25±2.69)min;術后愈合時間11~15周,平均(13.06±0.54)周;術后60 d HSS評分(81.26±8.14)分,較術后30 d(71.49±7.03)分高(P<0.05);82例經術后隨訪發現1例切口感染,1例繼發性骨關節炎,并發癥發生率為2.44%(2/82),可見該治療方式能夠取得理想治療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此方法可能難以發現關節腔外的損傷情況,對于較為嚴重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其軟骨面塌陷嚴重,可能無法徹底清理關節腔。
綜上所述,關節鏡下鎖定加壓鋼板治療Schatzker 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時間短,可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骨折情況和關節功能,具有較高安全性,臨床效果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