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山
在今年的國慶檔中,《萬里歸途》是較受關注的影片之一。在其題材的選取和觀眾的熱議背后,也真切地折射出了我國主旋律電影發展的新階段、新使命。
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社會逐漸完成了從被卷入全球化、被動地參與全球化,到逐漸適應世界貿易的規則和規律,主動地走出去、主動地參與全球化的結構性轉變。如今,在全球的各個角落都有中國公民的活躍身影。
的確,隨著綜合國力的穩步增長,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在政治、經濟領域日益深度、有機地融入到全球協作體系,并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電影的文化邏輯也在底一歷史進程中發生著無聲無息的歷史性嬉變。以主旋律為代表的我國電影產業,顯然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國外商業類型電影的初級階段,從《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到《萬里歸途》,這些在海外奏響的“主旋律”都是階段性的標尺,電影乃至我國文化產業都需要找到和我國與日俱增的政治、經濟影響力相適應的自身特色及定位。
而且,這將注定不是一條坦途,不斷“走出去”的中國電影,不可避免地會不斷涉及其他國家、地區的民族、宗教、主權等重大議題。面對相似的情境,例如好萊塢就在一系列成熟的商業類型中,積累了豐富的處理相關問題的影視技巧和文化經驗,這也保證了它們在全球化階段長時間傳遞美國意志、保護美國利益的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相關的風險和爭議。在這方面,我們還缺乏相關應對技巧、經驗,還將有著漫長的摸索過程。
以主旋律電影為例,在經過初始化的第一階段,上世紀80年代末的《巍巍昆侖》《彭大將軍》和《開國大典》,以及隨后被視為主旋律大片原典的90年代初的《大決戰》系列之后,隨著外部氛圍的變化,官方參與主旋律的拍攝、制作、發行、傳播,包括相對保守的歷史講述方式等,曾經鮮明的“色彩”就已開始逐漸淡化和消退。到90年代中期,實則已經是主旋律的第二個發展階段。主旋律在拍攝、制作、發行、傳播等諸多領域,都在初步嘗試、摸索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進化發展路徑,在歷史講述方式上也更加多元化,涌現出了《長征》《離開雷鋒的日子》《鴉片戰爭》和《紅河谷》等一些藝術性突出的影片。而在包括《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十月圍城》《集結號》等主旋律電影的第三個發展階段,不僅已找到了遠比前兩個階段更加市場化、產業化的資本運作模式,在內容制作上也開始在局部大膽調用商業類型元素。
最終,從《湄公河行動》開始,《建軍大業》《戰狼2》為代表,包嘉《紅海行動》《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長津湖》.等影片為代表的第四個發展階段,主旋律電影基本完成了市場化、產業化的有效轉型,并贏得了票房、口碑的雙重認可。而今,主旋律電影在當代正不斷實現更加豐富化、多樣化的類型。
顯而易見,對于主旋律電影而言,在其第四階段成功的標志,就是和商業類型電影開始互相深度有機融合。無疑,并不是只有《大決戰濾長津湖》這一類大制作、高概念的主旋律大片才叫主旋律,現實題材的中小成本商業類型電影同樣可以起到主旋律的價盅和作用。《戰狼2》作為當代現實題材,就既有商業類型屬性,又兼顧主旋律的價值觀。《萬里歸途》是這一邏輯的延續,是主旋律影視生態的重要完善和補充,而且這種融合今后還會越來越豐富和多樣。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下威脅和侵害海外中國公民、組織和機構的安全和正當權益以及國家海外利益的行為和形態,都正呈現出新的樣貌,也是我們從未面對過的全新國際局勢的一部分。在這個意義上,《萬里歸途》只是起點,我們還需要更細膩、多維地展現我國的外交、司法、安全等政府部門,在全面、系統地保護海外中國公民、組織和機構的安全及正當權益,保護國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脅、侵害的過程中,那種無聲堅守和默默付出。
近年來,為了統籌推進和加強對海外利益的保護,我國相關部門正在努力實現從官方到民間,從政策、法律到文化、輿論等諸多領域的步調一致、協同配合。所以,我們就更需要《萬里歸途》這樣的影像力量,影像書寫同樣是捍衛我國海外利益的重要武器。因為,當代中國在與世界深度融合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維護著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現代文明秩序。我們也堅信,努力探索的中國將與其他國家一起,以更高的文明形態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更高維度的發展周期。▲(作者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環球時報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