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玲
(湛江市鼎盛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 524008)
森林資源是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其在緩解土地沙漠化、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森林資源的破壞較為嚴重。如何保護森林資源,發揮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要想切實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就要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入手,借助科學的分析方法研究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結合森林資源保護現狀及經濟發展形勢,制訂完善的森林資源管理措施,提升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效率。
森林資源利用,主要是指對于森林中木材的使用及對于非木質產品的利用。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環境的前提條件下,對森林中的木質資源及非木質資源進行有節制地開發。森林資源保護是森林資源開發與利用基礎,而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又對森林資源保護起到監督作用生產實踐中,應根據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具體需求,對森林保護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只強調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而忽視資源的開發利用,那么森林資源就無法實現其經濟價值。若森林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會導致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缺少資金來源,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如果只注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而忽視森林資源保護,則易造成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導致森林生態環境急速惡化。這種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會在短時間內將森林資源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消耗殆盡。由此可以看出,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既要重視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避免森林資源遭到破壞,也要重視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問題。科學合理地開發森林資源,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可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確保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之間的平衡狀態,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在“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后,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更應該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森林資源作為拉動當地經濟的重要戰略資源,大力開展非木質資源利用工作,進一步挖掘森林資源的旅游價值、康養價值、文化價值,推進當地產業結構優化。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森林資源稟賦及氣候條件存在顯著差異,為了方便介紹,筆者將湖南省森林資源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常用的SWOT分析法,對該省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進行系統分析。SWOT分析法最早應用于企業戰略決策方面,是一種能夠抓住影響企業經營核心因素、操作較為簡單的分析工具。隨著研究學者對SWOT分析法的優化,該分析工具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從宏觀層面來看,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與企業經營存在相似性:第一,二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無論是產業政策還是經濟結構變化,都會對其產生直接影響;第二,二者在管理方面都屬于“金字塔”結構,上層管理部門負責制定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而中下層部門負責貫徹落實各種管理制度,且部門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第三,二者的管理內容均較為靈活,管理制度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靈活調整。因此SWOT分析法適用于對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的研究。
采用SWOT分析法,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影響因素分為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2個部分。其中,優勢(Strength)與劣勢(Weakness)屬于內部條件,是從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內部出發,審視此項工作具有的優勢及目前存在的不足;而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en)屬于外部條件,表示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后可能會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帶來影響。從有利因素入手,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水平,并針對劣勢與威脅制訂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劣勢與威脅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所產生的影響,方可提高森林資源保護成效。
2.1.1 地形地貌條件良好。從地理環境方面來看,湖南省位于高原丘陵地貌向平原地區過渡的緩沖帶,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地區山丘微微隆起,與四周形成明顯的海拔差,崗地與盆地數量較多。湖南省北部為大面積的平原,并有大量湖泊,橫跨珠江、長江水系。湖南省發達的水系及大量的山地地貌,使得當地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同時,大量的森林使得當地的土壤與水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2.1.2 森林資源豐富。湖南省的氣候與土壤條件十分適合林木生長,且林木種類較為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湖南省現存的高等植物超過6 200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種類的20%左右,其中木本植物超1 900種。湖南省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湖南省林業局發布的“湖南省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林業面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湖南省林地面積達1 299.8萬hm,森林覆蓋率達61.25%。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湖南省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能。
2.2.1 森林資源管理不到位。湖南省雖然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在森林資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森林資源結構不合理。部分地區單位面積蓄積量不高,一些地區林分蓄積僅為34.2 m/hm,明顯低于湖南省平均林分蓄積量52.4 m/hm。由于各個地區的森林資源結構差異巨大,導致一些森林資源保護措施及開發方案的落實受限,無法對全省范圍內的森林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第二,樹種分布不合理。湖南省大部分地區的森林樹種以松樹、柏樹為主,僅在城市公園及城市綠化帶內種植觀賞用闊葉樹。由于樹種較為單一,缺少多樣性,導致湖南省森林資源面臨較大的外部風險,一旦出現針對針葉樹種的病害、蟲害,會導致森林資源遭受重大損失。
2.2.2 森林資源保護方式有待改進。要想切實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效率,就要對森林資源培育問題給予高度關注。湖南省在開展森林資源培育工作過程中,存在“重造林、輕管理”“重利用、輕培育”等問題。湖南省大部分林業工程以封山育林作為主要的管理手段,針對林區周邊的疏殘林及低效林地區,沒有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時缺少資金投入,導致森林資源浪費問題突出。同時,湖南省林業技術人員缺口巨大,大量從事林業工作的人員不具備林業專業背景。由于很多員工未經過系統性的森林保護管理知識培訓,導致其工作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使得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工作效率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
2.3.1 政府規劃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林業生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就為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基于“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理念及“兩山”理論,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社會上逐漸形成了“人人談環保、人人愛森林”的良好氛圍。在此背景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復同意山西太行洪谷等77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批復的77個森林公園中有6個屬于湖南省(見表1)。成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對于普及森林資源保護知識、推廣生態文明理念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國家級森林公園兼具自然景觀旅游與文化旅游的優勢,將國家級森林公園打造為新的旅游名片,能夠進一步帶動當地生態旅游業發展、深度挖掘當地森林資源的經濟 價值。
2.3.2 湖南省推行森林保險。湖南省為了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水平,在全國率先嘗試推出森林保險制度,且參與森林保險的農民數量不斷增加,保險賠償金額也在持續增加。截至2021年,湖南省參與森林保險的農戶累計達到421萬戶,森林保險承保的林地面積達到701.60 hm,風險保障金額達到408億元。從宏觀層面來看,湖南省參與森林保險的市場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及國壽財險等企業紛紛開設森林保險業務。湖南省保險公司提供了超過1 000億元的森林保險金額,賠償款超過2億元。在具體保險業務方面,湖南省各大保險公司根據森林資源保護現狀,推出了更具商業價值的林權抵押保險及森林火災保險等險種,為林業企業及林農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保險服務,滿足林業企業及林農各種保險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航拍、北斗衛星定位等技術在森林保險行業得到普及應用,顯著提升了定損、理賠效率,切實維護了林農及林業企業的合法權益。森林保險業務的推出實現了對森林資源管理風險的有效分攤,進一步提高了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工作抵抗風險的能力。

表1 湖南省已批復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主要指標
2.4.1 火災威脅。一直以來,森林火災防控都是湖南省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依照過火面積及損失程度,可以將森林火災分為4個等級:一般性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特大森林火災。通過對造成森林火災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80%~90%的火災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進一步走訪調查發現,一些農村的傳統習俗,如祭奠燒紙、樹林邊緣燒荒等,易造成森林火災,且這些習俗在當地根深蒂固,難以在短時間內根除。同時,湖南省農村地區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留守的老人與兒童無法在森林火災發生初期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往往導致火災規模擴大,損失 嚴重。
2.4.2 病蟲害威脅。除了森林火災之外,病蟲害也是威脅森林資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湖南省由于針葉林比重過大,且針葉、闊葉混交林數量較少,導致森林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弱,加之過度使用化學農藥,導致森林抗病、抗蟲能力進一步降低,森林生態平衡遭受嚴峻挑戰。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無災區逐漸演變為有災區,次要病蟲害演變為主要病蟲害。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缺少應對森林病蟲害問題的綜合性治理措施,尚未建立病蟲害預防體系,只能等到病蟲害暴發再進行緊急處理。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處理方式無法從根本上預防病蟲害。例如,對益陽市、岳陽市等地開展調查,發現當地森林害蟲種類超40種,其中光肩星天牛已經呈現出蔓延趨勢,森林病蟲害防治面臨著巨大壓力(見圖1)。

圖1 2011—2021年湖南省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與防治面積
3.1.1 整體性原則。所謂的整體性原則,就是從整體上分析影響森林資源保護效果的各種因素,從全局出發審視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得出具有普適性且能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森林資源管理方法。
3.1.2 可持續原則。在森林資源開發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堅持以可持續原則為工作指導,確保森林資源開采工作不會破壞森林生態平衡。人們需要以可持續發展原則重新審視人類社會發展方式,在不破壞森林資源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明確森林資源開采標準;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及自然條件等因素,合理開發森林資源,維持和諧的人地關系。
3.1.3 保護與開發并存原則。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資源開發在本質上是相互矛盾的,森林資源保護必然會阻礙森林資源開發,森林資源的開發也會對森林保護造成負面影響,二者相互影響,但又相互依存。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來分析這一問題,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是開發森林資源的前提,而開發森林資源,發揮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因此,要從辯證的視角看待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問題,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確保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能夠齊頭并進。
通過對湖南省森林資源保護SWOT矩陣的分析,相關工作人員制訂出不同類型的管理策略。
3.2.1 擴張型策略。該策略也被稱為SO策略,其特點是依靠內部優勢及外部機會,即發揮當地森林資源特點,充分借助國家森林公園規劃及森林保險等的實施,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森林公園品牌,進一步發展森林保險市場。
一方面,湖南省擁有多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但是對于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側重于體現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社會價值,其背后蘊含的經濟價值未被挖掘。針對這一情況,當地林業工作人員要與旅游行業工作人員合作,挖掘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旅游價值,從自然景觀旅游與人文旅游兩條主線入手,通過設計景觀雕塑、優化森林公園內部空間、更新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等方式,將國家級森林公園打造為集休閑健身、有氧康復、度假放松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景區。另一方面,湖南省率先開展森林保險試點工作,在森林保險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實際工作中,保險公司與當地林業和草原局要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通過走訪調查了解林農及林業從業者對于森林保險的實際需求,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森林保險服務,引入外部資金,盤活當地森林保險市場,進一步降低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可能遇到的風險。
3.2.2 扭轉型策略。該策略也被稱為WO策略,是利用外部優勢來彌補行業內部固有的缺陷,利用外部機遇補足內部短板,確保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能順利開展。
一方面,完善森林資源保護監督管理體系。目前,湖南省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方面的法律體系存在一定缺陷,導致很多管理活動由于缺乏法律依據而難以開展。要想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林業和草原局及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當地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現狀,優化并完善森林資源保護監督管理制度,確保林業和草原局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能得到制度支撐。例如,針對森林資源過度砍伐等問題,建立綜合決策機制,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采伐數量。監督機構要嚴格履行監督責任,確保森林資源采伐總量不超過國家規定的采伐限額。
另一方面,重視技術研發。通過對森林資源開采技術的更新,降低森林資源開發工作對于森林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要以市場需求為基礎,集中人才、資金、設備等生產要素,加大對科技研發工作的投入力度,創建森林資源管理科技創新平臺,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為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開辟全新道路。
森林資源擁有巨大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如何科學保護與開發森林資源,已成為林業從業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當地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在此基礎上制訂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切實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效率,推動當地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