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秀丹 章平
為系統提升大孵化集群建設水平,樂清聚焦孵化空間打造、專業團隊運營、基金規模壯大、科創項目引進和青年人才集聚等攻堅導向,加快重構創新格局,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今年以來,樂清市緊密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做好規劃定位,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推行“龍頭企業+孵化基地”建設模式,推動全域創新創業,支撐大孵化集群發展。樂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牽頭研究大孵化集群發展工作,對產業布局、科創平臺等重點任務做了研究部署。目前,樂清市有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各3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今年年初至今,已確認新增孵化基地5個,新增面積11.9萬平方米,培育溫州市級眾創空間2個,新建技術轉移中心2個。
制定落實《樂清市大孵化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樂清市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若干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梯隊式培育“8+N”產業孵化集群,建設智能電氣、智能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物聯網傳感、鐵皮石斛、總部經濟、臨港經濟、文旅等八大特色產業(領域)及育苗育種、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孵化集群,向四周輻射,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形成全鏈條科創賦能體系。
支持各孵化基地加大力度引進創新創業項目,共計引進思控機器人、睿視視覺等100多個入孵項目,另有意向入駐項目50多個,引進大專以上創新創業人員數量達600多人。

樂清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支持已經具備條件的孵化基地,根據“七個一”標準進行提升。指導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產業園,調整園區發展規劃,聚焦物聯傳感產業,數字賦能,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新鏈,已入駐正泰智能制造裝備有限公司、勃嘉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中車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浙江云谷數據有限公司依托工信部信通院(溫州)無線經濟創新中心行業資源、京東智聯云(浙江)數字經濟區域總部的研發能力,培育“云邊協同+AI應用” 的創新創業團隊,打造人工智能技術孵化的智能電氣互聯網創新中心,以商招商,已簽約入駐科技企業20余家。
以“騰籠換鳥”為契機,推動龍頭企業、鏈主型企業、運營機構積極建設孵化基地,比如人民集團建設20萬平方米的數字化智能電氣產業園。通過樂清·南翔科創合作基地,引進高導熱復合型相變材料項目、無源智能鎖項目等,落地在智能裝備科技加速器。推動雙創載體提質增效,今年已組織5家孵化基地申報溫州市級眾創空間,其中2家成功備案。
持續加強對科技孵化載體的分類指導,努力打造多樣式、差異化的創新創業業態,引導創建健康有序、生態融合的雙創孵化載體發展體系,為創新創業創造提供與市場高度契合的實踐平臺。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前往工信部電子五所對接洽談合作事宜,計劃共建中國賽寶(東南)實驗室,即將簽訂合作協議。
此外,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共建樂清物聯網技術創新實驗室,與樂清地區5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承接通信性能檢測業務。與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有限公司共建樂清工業軟件創新賦能中心,落戶于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產業園,形成基于數字模型的虛擬企業和基于自動化技術的現實企業鏡像,目前已制定組織結構及展廳搭建、展位布置,人員已入場辦公。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華為(浙南)區塊鏈創新中心,以“區塊鏈+云技術”應用服務平臺為底座,為樂清數字化改革構建“根技術”和可信數字底座,助力樂清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技術和先進制造產業高地,目前3000平方米場地正在裝修。樂清市與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已簽約,共建同濟-平安智慧出行(樂清)AI實驗室,以智慧出行、交通管控、車路協同等為重點研發方向,推動交通出行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
以政策引導孵化鏈條的完善構建,從市級宏觀層面到每個集群再到每個園區,層層構建或長或短的孵化鏈條,每個圈層相互融通。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以“基金+孵化+產業”的模式,正在籌建科創基金。
今年8月,舉辦高能級平臺成果展示暨項目投融資對接會,4個項目完成簽約轉化,金額超2400萬元。推進成果轉移轉化,8月上旬組織人員赴武漢、上海等地的大院名校對接科技合作事宜,目前已新成立國家技術創新方法與實施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樂清技術轉移中心。與浙大圓正集團洽談電子信息科技加速器運營事宜,通過引進專業運營機構,提升虹橋片區優勢產業。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系列報道大孵化集群發展,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