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穎

仙居醫械小鎮
近年來,仙居縣牢牢把握“創新引領、綠色跨越”主題主線,以科技創新引領動能轉換,走出了一條“產業+資本+飛地+平臺”的創新發展之路。
面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仙居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動能重構、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以現代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器械、新材料、工藝禮品為核心的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推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1至6月,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占營業收入比重、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均居臺州市前三位,為該縣實現跨越式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山區樣板、打造“智造仙居”貢獻科技力量。
6月10日,在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暨山海協作工程推進會上,仙居縣現場簽約臺州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約100億元,用地約1500畝,制造年產22GWh新能源動力電池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核心產品,是近年來臺州單體投資額最大的制造業項目之一。
“巧子活全盤”,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仙居以建設科創平臺、高能科創飛地為依托,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實現科創資源融通共享,全力破解產業能級不高、創新能力偏弱、空間容量不足等發展痛點。
以現代醫化園區、永安工業園區為核心的永安溪科創帶“首建區”建設正穩步推進。目前,首建區內集聚300多家企業,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多個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產業項目落地仙居,1至6月份新增億元以上高新產業項目8個。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建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已成為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優質成果轉化的聯結渠道,也是快速提升區域創新策源能級的最佳途徑。
今年2月,仙居綠色醫藥產業園區被列入省級高新區創建名單,園區內新增省科技進步獎項目2個。其中,浙江金晟環保有限公司的攻關項目依托園區平臺加速轉化,獲國家發明專利13項,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7億元,同比增長25%。仙居持續提升甾體藥物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服務能力,開展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技術咨詢、檢測檢驗等,已累計服務企業907次,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合發展,創新主體科創活力不斷迸發。2021年,仙居縣君業藥業柔性智能化甾體藥物高端原料藥企業研究院獲評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
產學研合作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法寶”。2022年,仙居縣科技局聚焦企業需求,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拓寬合作力度、廣度、深度,打通創新關鍵“堵點”,構筑人才集聚“強磁場”,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助推經濟發展。
上半年,仙居多次組織浙大臺州研究院仙居產業服務中心、浙江工業大學新能源材料及應用國際合作基地仙居分基地、仙居縣新材料研發(工程)中心等相關專家團隊走訪企業,排摸企業產學研合作情況,出臺校企技術合作實施補助政策,共向企業征集“尖兵”“領雁”需求項目17項。浙江大學工業生態與環境研究所與肯特催化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研究開發SSZ-13分子篩的制備技術,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與一都新材料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對車間耐火焰蔓延覆蓋膜產線升級改造。
此外,仙居不斷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引入人才資源、科技資源、創新要素,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今年初,仙居科技局聯合上海藍洲科技、上海市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在“仙居-上海生命科技協同創新中心”舉辦“招商引資及投融資路演大會”,組織9個高端人才項目參加路演,達成校企技術合作11項,實施專利產業化5項。
近日,仙居縣科技局邀請浙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韓金到永靈液壓、西一電氣、寧帆軸承等企業走訪,排摸企業最新技術需求及校地合作情況。

仙居科創中心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研發投入不足、項目申報難等問題。我們走訪了100多家次企業,開展‘科技服務企業發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行動,積極掌握企業在研發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最新技術需求,以便提高政策實效。”仙居縣科技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零距離、面對面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聽取企業意見建議,有效激發了企業內生動力、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
仙居縣還被列入科技成果轉移支付全省試點,該縣企業通過“先用后轉”方式,可免費使用全省1600多項專利技術,有效降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本。
為鼓勵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仙居縣出臺“科技新政十條”,如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補助力度,對研發費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3%以上的規上企業,按照年研發投入比上一年增額部分的15%給予獎勵,由原政策的獎勵封頂30萬元提升至300萬元,企業受惠面和受惠力度大大提升。2022年度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已兌現5097.77萬元,涉及278家次企業及創新載體。
強化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提升科技服務效能。在科技特派員點對點服務的基礎上,新增團隊服務鄉鎮、村的模式,實行組團式服務,以片區帶全域、組團促互補,構建完善的生產、產業、經營體系,推動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抱團發展,變特派員“單打獨斗”為“組團連片”。目前,已累計實施了科技開發項目276項,推廣新技術70項,引進新品種17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