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空間互塑的理論淵源、邏輯關系與發展進路

2022-10-10 05:54:58馬仁鋒
學術論壇 2022年4期
關鍵詞:文化

馬仁鋒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革,雖然變革背后的邏輯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但可以肯定的是,變革的推動力是人類創造力的提升①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29-31.。知識(knowledge)、創意(creativity)及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正替代資源(resource)、勞動力(labor force)等傳統要素,成為城市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的主要源泉,并將成為城市乃至國家競爭的關鍵要素。思想的非競爭性是創意經濟實現內生性增長的重要動力,意味著有效參與創造和分享思想的人數越多,思想產生就越多,經濟增長就越顯著②SHUTTERS S T,MUNEEPEERAKUL R,LOBO J.Constrained pathways to a creative urban economy[J].Urban studies,2016(16):3439-3454.,導致參與創意生產個體數量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③JONES C I,ROMER P M. The new Kaldor facts:ideas,institutions,population,and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2010(1):224-245.。可見,人才尤其是創意人才的集聚已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動力,創意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伊始,關于創意人才的研究就已經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20 世紀60年代,Peter 提出“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用以指代地位與重要性不斷上升的新興工人階層①DRUCKER P F. Landmarks of tomorrow:a report on the new“post-modern”world[M]. Piscataway:Transaction Publishers,2011:114-118.;70年代,Danie提出了生產型工業時代向消費型后工業時代轉變所造就的更為精英化的新興社會階層,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管理者等②BELL D.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w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8:32-37.;80年代,Lenski 創造性提出“專業型職業者階級”(professional class),用以描述由傳統社會教士等精英階級轉化而來的部分群體③LENSKI G E.Power and privilege: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M].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13:13-18.;90年代,Robert 提出了“符號學家”(symbolist),用以指代那些操作概念和符號的工作人員④REICH R B.The work of nations:preparing ourselves for 21st century capitalism[M].New York:Vintage,2010:185-196.。2000年,Brooks 描述了一個新型群體并稱之為“波波族”(Bobos),由波希米亞(bohemia)和布爾喬亞(bourgeoisie)兩詞合并而成,意指該群體價值觀的交融⑤BROOKS D. Bobos in paradise: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Paperbacks,2000:145-148.。隨后,Florida 將這些成長中的新興階層歸為“創意階層”(creative class),定義為“致力于發現問題,找出新的解決方案,并以創新的方式結合知識的員工”⑥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29-31.。基于創意階層的提出及其發展,國內外學者廣泛探討創意階層的內涵、構成類別、區位指向假說及社會經濟效應,理論探索與案例研究成果頗豐,但是創意階層所產生效應研究更偏重經濟,對社會文化影響關注不夠。為此,文章將系統梳理創意階層概念、集聚擴散的多尺度區位指向假說,闡釋城市經濟、社會與文化空間對創意階層集聚的響應,進而詮釋創意階層集散過程網絡化與創意城市網絡發展機理。

一、研究脈絡與邏輯解析

(一)創意階層研究脈絡與主題

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數據庫2000年以來期刊刊發論文為數據源,通過文獻主題詞聚類分析發現,創意階層研究議題不斷擴展,西方學界研究議題逐漸泛化,從創意階層構成及其區位指向擴展至創意集群、紳士化及文化認同等前沿領域(圖1),進而依據最先使用或定義主題詞的學者為代表學者,將中外研究主題進行學科樹構建,得到創意階層研究的脈絡框架(圖2)。

圖1 創意階層研究前沿領域

圖2 創意階層研究主題的演進

(二)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空間多尺度互動邏輯

聚焦城市尺度,著眼于經濟、社會與文化三個維度,可以探討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空間多尺度互動邏輯(圖3)。Florida 提出創意階層假說,在實踐層面圍繞國家、城市群或大都市案例進行實證分析,進而探討創意階層的構成及其區位指向。以Florida 的“3T”(即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假說、Glaeser 的“3S”(即skills、sun、sprawl)假說與Scott 的“創意場”為代表的假說,都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創意階層集聚指向。創意階層在城市內部集聚,創意溢出推動城市不斷創新,不可避免地影響甚至重構城市經濟、社會與文化空間,最終促進城市發展動力迭代升級轉向創意城市。同時,城市競爭、城市品牌塑造等外生因素也會推動城市趨向創意發展,創意城市理念廣泛的實踐催生了創意城市網絡的形成。然而,無論是城市趨向創意城市還是創意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創意階層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

圖3 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空間多尺度互動邏輯

二、創意階層構成及其區位指向假說

創意階層尚未被明確界定,多數實證研究遵循Florida 對創意階層的定義與分類,創意階層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也缺乏深度解析。總結不同規模城市創意階層集聚實證研究進展,可以深入闡釋創意階層的區位指向。

(一)創意階層的構成

創意階層的概念出現之前,英國政府將創意產業定義為“源自個人創意、技巧與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①錢紫華,閆小培.西方地理學界關于文化產業研究述評[J].人文地理,2010(2):13-19.。顯然,從事創意產業的人員不是創意階層全部,Florida提出創意階層來描述該群體,進而基于職業而不是資質將創意階層分為以下三類:一是創意中間群,基本上由科學與工程、建筑與設計、教育、藝術、音樂和娛樂等相關職業人員組成,是新想法、新技術的創造者;二是專業創意群體/創意專家群體(creative professionals,其歸為創意邊緣群體),擁有高學歷,從事解決復雜問題的工作,包括大量獨立的判斷,主要在商業、金融、法律、醫療保健及相關領域就職①錢紫華,閆小培.西方地理學界關于文化產業研究述評[J].人文地理,2010(2):13-19.;三是波希米亞群體(Bohemians,將其作為創意核心群體),主要從事文化和藝術方面的工作,其作為創意階層一員,反映了寬容的城市文化,在吸引其他兩類創意階層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以上分類在實證中得到了廣泛支持,主要是出于實用主義的原因②BOSCHMA R A,FRITSCH M.Creative class and regional growt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J].Economic geography,2009(4):391-423.。基于Florida 的分類方法,結合國際標準職業分類(ISCO 08)對應職業3位數字代碼,可得到西方國家關于創意階層的分類;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關于中類職業的分類,可得出中國關于創意階層的分類(表1)。由上可以看出,由于中國與西方職業分類體系存在較大差別,許多職業無法對應,與西方創意階層相比,中國職業分類體系中的職業集中于創意中間群體與邊緣群體,核心群體的職業較少。

表1 中西方創意階層類別和具體職業劃分對比

在概念層面(誰可以歸入創意階層)和實踐層面(如何衡量創意階層),Florida采用了實用主義的方法。在概念層面,許多專家批評創意階層的范圍太寬或太窄。例如,Markusen 認為Florida 將跨度大的不同職業融合在一起,而這些職業間幾乎沒有共同之處③MARKUSEN A.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a creative class: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artist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6(10):1921-1940.,其強調有必要使用更窄的創意階層定義(即局限于藝術職業),以便更好地評估其對地方和區域發展的貢獻;Corbett 批判了Florida 城市中心集聚創意階層觀點,認為農村地區有一種建立在傳統基礎之上很大程度未被承認的創新能力④CORBETT M.Rural schooling in mobile modernity:returning to the place I’ve bee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2009(7):1-13.;Noack提出老年人在一定條件下也可成為推動創新的重要力量⑤NOACK A,FEDERWISCH T.Social innovation in rural regions:older adults and creative community development[J].Rural sociology,2020(4):1021-1044.。在實踐層面,創意階層劃分諸多職業似乎合理,但仍然受到一系列批判和質疑,其中對創意邊緣群體的批判最為突出。Markusen認為,創意邊緣群體職業是根據技能內容和工作過程的特征進行分類,不是Florida所強調的創意,因此,界定創意階層的職業構成往往偏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而排斥教育水平較低的創意工作者⑥MARKUSEN A,SCHROCK G. The artistic dividend:urban artistic 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J]. Urban studies,2006(10):1661-1686.。由上不難得知,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區分創造性職業和非創造性職業的標準,否則,創意階層理論與人力資本理論相比并無新意。無論創意階層的范圍是寬泛還是狹窄,更多源于創意本身的不確定性,但為了理論拓展與實證需要,亟待廓清能被廣泛認同的創意階層概念及其職業統計范疇,同時應積極推動建立創意階層及創意產業統計標準。

(二)創意階層區位指向假說及其評判

創意階層的流動性尤其對城市的偏好備受學界關注,許多學者探究創意階層區位指向大城市的原因,形成了以下觀點:一是寬容和多樣性的開放是創意階層流動的重要吸引力①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29-31.;二是城市舒適物在吸引和留住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②SHAPIRO J M.Smart cities:quality of life,productivity,and the growth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6(2):324-335.;三是城市創意場的存在是吸引創意人才的先決條件③SCOTT A J.Cultural economy and the creative field of the city[J].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2010(2):115-130.。

1.城市氛圍包容性。創意階層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其會被包容、開放且具有不同文化和種族多樣化人群的地區所吸引。文化多樣性對創意階層所向往的城市包容性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創意階層更容易融入多樣化環境而不必放棄自己的身份;二是寬容和開放的氛圍可能會產生多樣性,使創意階層有機會獲得新經驗,刺激和啟發靈感①FRITSCH M,STUETZER M. The geography of creative people in German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 policy,2009(3):7-23.。Florida 提出復合多樣性指數(CDI),用以驗證多樣性能夠吸引創意階層并促進地區增長。此后,學界②MELLANDER C,FLORIDA R,ASHEIM B T,et al.The creative class goes global[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3:20-30.③WIMARK T. Is it really tolerance?expanding the knowledge about d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class[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14(1):46-63.④RAO Y X,DAI D Y. Creative class concentrations in shanghai,China:what is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social tolerance and life quality supportive condition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7(3):1237-1246.⑤張蘇秋,周錦.中國區域創意指數的測度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17(20):44-48.⑥余文濤,吳士煒.基于異質性視角的創意階層區域分布的影響因素[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64-72.⑦方遠平,曾慶,唐瑤,等.廣東省創意階層集聚的時空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16(6):58-65.⑧BEREITSCHAFT B,CAMMACK R. Neighborhood diversity and the creative class in Chicago[J]. Applied geography,2015,63:166-183.雖然提出許多新的多樣性衡量指標,但都是基于復合多樣性指數的衍生(表2)。同時,學界基于不同地區、不同背景案例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即多樣性能夠有效吸引創意階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區發展。然而,也有部分學者持批判態度,如Reese指出統計上相關并不能說明變量存在因果關系⑨REESE L A,SANDS G. Creative class and economic prosperity:old nostrums,better packaging?[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8(1):3-7.。Kr?tke則進一步質疑衡量地方社會文化品質的相關標準(即“開放性”和“容忍度”相關衡量標準),認為這些標準很難實施,必須有合理的輔助指標⑩KR?TKE S.‘Creative cities’and the rise of the dealer cla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4):835-853.。以上批判集中反映了Florida 的“3T”假說存在內部邏輯不清、層次不明及指標構建不夠科學等問題。雖然備受質疑,但由于其關注并強調城市軟環境,已經成為研究創意階層的重要假說。

表2 關于多樣性衡量指標對照

(續表)

2.城市設施便利性。Glaeser 承認Florida 觀點的正確性,但認為Florida 的相關假說中的“創意資本”,究其根源,是傳統的人力資本論,也質疑波希米亞效應的合理性,其對Florida的相關數據進行系列回歸檢驗后發現,波希米亞指數與經濟增長并不存在相關性,進一步數據處理結果顯示,大學這一變量的重要作用開始凸顯①安樹偉,倪君.“3T”理論與“3S”理論的比較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6(2):127-132.。于是,Glaeser 提出技能(skills)、陽光(sun)和城市蔓延(sprawl)是推動城市發展最重要因素,即“3S”假說②GLAESER E L,RESSEGER M G.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skill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1):221-244.,理論核心是技能,基礎是陽光,擁有技能的人才趨向于陽光充足即生活環境較為優越的地方。當然也有質疑者指出,陽光所指代的條件并不清晰,將人才作為城市蔓延的前置條件并不恰當,因為當今城市發展進程中宜居環境只是人才流動的傾向因素而非直接因素。

相較于“3T”假說強調的包容性城市氛圍,“3S”假說更強調具體且優越的生活環境,包括社區安全、街道整潔、福利待遇優渥等。大都市發展日益從生產導向轉為消費導向,消費導向成為后工業時代新型城市的形態③GLAESER E L,KOLKO J,SAIZ A.Consumer cit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1(1):27-50.,這種新型城市形態能否吸引創意階層在于城市是否能夠提供令人滿意的舒適物。經濟增長與舒適物具有強相關性,這在新經濟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④CROWLEY F,WALSH E. Tolerance,social capital,and life satisfaction:a multilevel model from transition countr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21(3):1-28.。新經濟尤其是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對高素質人員具有高度依賴性,而高新技術產業從業者十分重視生活質量,尤其重視舒適物對生活的影響。城市舒適物的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高新技術和創意人才的流入,高新技術公司越是以人力資本及創意理念為主營業務,就越注重舒適物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作用⑤鄭姝莉.制度舒適物與高新技術人才競爭——基于人才吸引策略的分析[J].人文雜志,2014(9):106-113.。顯然,這與“3S”假說強調物質環境與創意階層中以高新技術人才和高級知識分子為代表的中間群體更為匹配的觀點不謀而合。

3.城市“創意場”。創意場(creative filed)由Scott 首先提出,是用以分析城市創意經濟發展動力的假說,是由個體工作者、公司、產業部門和專業化機構、基礎設施、交流渠道等構成的創意主體,通過相互交流而產生知識累積和流動的過程,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創新網絡。創意場的構成要素包括城市內部專業化和互補性生產者的網絡、當地勞動力市場和城市社會網絡、更廣泛的城市環境(包括各種記憶、休閑和社會再生產場所)、治理和集體執行機構(圖4)。創意場可用來解釋創意階層的區位選擇,較高的創意場域是吸引創意階層的關鍵⑥馬仁鋒,吳丹丹,張文忠,等.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微區位模型及杭州案例[J].經濟地理,2019(11):123-133.。

圖4 城市創意場

穩定、可持續的就業體系是真正能吸引并留住創意階層的主要原因,這也是創意場核心圈層中的文化經濟核心部門。此外,圖4中第四圈層表現出較強的創意階層吸引力⑦GRANT J L,KRONSTAL K.The social dynamics of attracting talent in Halifax[J].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10(3):347-365.,該圈層主要表現為廣闊的城市環境,其承載內部三圈層的創意交往,具體分為當地休閑機會,文化景觀,傳統、規范和歷史遺跡,社會網絡,教育與培訓活動,住宅社區等六個方面。從整體上看,創意場假說綜合了“3T”“3S”假說的觀點,即在重視舒適物的基礎上仍然強調氛圍,但不同于“3T”假說過分強調寬容氛圍,創意場所提的氛圍更為廣泛,包括一系列可以促進創意生產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氛圍,同時將營造這些氛圍的娛樂休閑場所(如咖啡館、酒吧等)也納入其中。

4.創意階層區位假說之間的關系。“3T”“3S”和創意場三種假說對創意階層的區位研究均有一定影響力,此外還有一些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假說。例如,Florida 通過完善Trip 提出的地方品質(quality of place)指標①TRIP J J. Assessing quality of plac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msterdam and Rotterdam[J].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7(5):501-517.,重新提出“地方品質”假說,地方品質即一個地方吸引創意階層所具有的資質和稟賦,是一地區別于另一地所獨有的特征。此外,還有基于城市社會學的文化場景理論,主要解釋創意階層的區位指向。綜合而言,以上幾種假說本質上一致,都是探討城市創意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意階層群集的因素,從不同角度承認創意人才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創意階層區位研究假說中,“3T”假說強調包容性的城市氛圍,“3S”假說更加強調具體而優越的現實生活環境,“創意場”假說在綜合突出多種要素前提下重點強調了職業體系對創意階層的重要性,“地方品質”假說綜合了吸引創意階層的所有稟賦,“文化場景”假說關注獨特地方文化消費對創意階層的吸引力(表3)。

表3 創意階層區位指向假說對比

事實上,以上假說并沒有令學界完全信服,因為它們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值得肯定的是,任何規模的城市或國家創意階層的區位都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此,以上假說解釋創意階層的區位選擇具有互補作用,但是它們均是在城際實證范疇,未能深入微觀層面,即未對城市內部創意階層的區位進行刻畫。現有案例研究大多沿用以上假說來探索城市內部創意階層的集聚地點,未提出城市內部創意階層區位假說。在現有研究中,一類注重傳統城市功能分區中創意階層區位傾向的分析,如選擇容易接納外地人的社區進行居住和生活,關注創意集群或創意空間等地方①呂可文,袁豐,高露,等.多元場和集群創新:河南省神垕鈞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案例分析[J].人文地理,2019(3):128-136.,過度解釋藝術文化機構、咖啡館等休閑場所的消費和社交重要性;另一類認為在創意階層工作和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背景下,創意從業者往往選擇充滿活力的文化街區及創意集群進行生產、生活②YOU H,BIE C.Creative class agglomeration across time and space in knowledge city[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7,60:91-100.。此外,創意階層內部的不同職業群體也存在著區位分異③鄧宇凡,陳忠暖,肖雁飛.廣州市創意產業從業者地域分布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9(2):34-39.,但聚焦創意階層內部群體異質性相關研究不多,大多案例認為創意核心群體更傾向于寬容的城市環境,創意中間群體更強調城市舒適物質量。

概言之,一個國家或城市越發達,創意階層集聚因素便越復雜;相反,一個國家或城市發展水平越低,創意階層集聚因素便越簡潔。城市基礎設施與就業機會等傳統因素在創意階層區位指向的解釋中仍然發揮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的是,寬容與開放的氛圍是創意階層區位選擇的重要解釋變量,且其重要性隨城市等級而遞增,這源于創意階層自身所秉承的價值觀,決定其強調文化多樣性、寬容、環境保護等,又因全球化時代城市等級越高,其寬容與開放的程度也會越高,因此,創意階層往往傾向集聚于大城市。

三、城市創意階層集聚與空間互動

創意階層傾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隨著創意階層在城市集聚,創意溢出推動城市創新,不可避免影響甚至重構城市經濟、社會與文化空間。

(一)創意與城市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城市作為競爭主體,備受各國重視。國家構成主體(區域或城市)在各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國家可能不是研究競爭力與競爭優勢的最佳單元,為了更好地發展,城市需要大量資金,爭取投資驅使城市間產生激烈競爭④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6):77-90.。因此,全球化過程中城市必須更加依靠自身獨特性解決全球化與地方化矛盾,只有通過創意途徑,城市個性才能在競爭中獲勝。

無論是創意資本或人力資本理論,作為創意主體,創意階層都是城市發展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動力。無論是城市舒適度還是宜居度,由于具有完善物質設施與營造寬容氛圍,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吸引著創意階層集聚。但是,城市空間資源是有限的,隨著新群體的進入,不同群體面臨公共資源短缺,引發生存競爭,需要不同群體自適應解決并傳遞給其他群體。因此,創意階層向城市優勢街區集聚勢必引起城市空間重組。在創意主導下,城市經濟、社會與文化三維一體重組、解構及耦合得以實現(圖5)。

圖5 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空間互動

創意階層介入地方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形成創意資本,進而催化地方文化與物質基礎趨向創意場景、社會文化氛圍趨向創意消費主導與地方認同,奠定了創意階層集聚于城市經濟、文化與場所的基礎。創意階層以其創意生產、消費活動生產知識引領消費和企業創意品牌溢出,從而促進城市效率變革與創新,而其參與流通和消費環節會進一步影響創意生產活動。創意通過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不斷累積,直至重塑城市經濟組織效率和經濟生產關系格局,當然也深刻影響著城市社會與文化空間⑤麥詠欣,楊春華,游可欣,等.“文創+”歷史街區空間生產的系統動力學機制——以珠海北山社區為例[J].地理研究,2021(2):446-461.。一方面,創意階層參與社會生產活動及其與地方文化互動,不僅表現為各類創意經濟活動相互影響,而且這種相互影響還會誘發地方文化消費的新趨勢;另一方面,創意經濟活動相互影響也會伴隨一定的矛盾與沖突,如創意階層介入城市經濟空間重組的過程中,會導致產業演替而形成地租競爭升級、就業人群非屬地化等創意生產困境,如此累積循環會阻滯城市發展。

(二)經濟(物質)空間:創意的產業化

創意是后工業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不僅能讓個人創造力進入生產、流通環節而形成品牌文化創意商品,而且能以企業集合個體創意形成城市新興經濟部門。因此,創意生產活動是一種深層作用于城市發展的新興經濟體系①李蕾蕾.文化經濟地理學進展與“項目網絡地理學”的提出[J].人文地理,2010(2):1-7,36.。創意階層是創造力的基礎細胞,由于普遍富有創造力并以此謀生,不僅是新產品、新技術的創造者,也是新商業模式和新市場的開拓者。創意階層集聚使創意資本變成經濟資本,直接投入后福特主義生產體系②孫芳,張旭.城市創意產業園空間格局與形成機制研究——以武漢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8(2):45-52.。創意階層對經濟空間的塑造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在流通與消費環節也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創意階層的休閑消費活動具有明顯的個性化,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多元的體驗,往往通過城市舒適物及城市場景來實現③何金廖,彭玨,胡浩.設計創意人才的空間集聚及其影響機理研究——基于城市舒適性視角[J].地理科學,2021(9):1525-1535.。創意階層較高層次的場景消費需求既在消費理念上引領消費升級,又在消費實踐中推動場景升級。通過創意階層生產和消費的雙循環,城市經濟活動部門與經濟空間體系被解構直至重組(圖6)。

圖6 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經濟空間響應

從生產過程視角來看,首先,創意階層集聚能夠通過外部溢出促進城市創新與創業,推動城市新興經濟部門涌現及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創意階層所從事的創意活動是創新的源泉,而且創意階層往往不會局限于工作范疇,會擇機投入創業或進行自我雇傭,將個人創造力作為一項股權進行投資和創業①LAMPEL J,GERMAIN O.Creative industries as hubs of new organizational and business pract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7):2327-2333.。其次,創意階層往往通過促進城市生產效率變革實現經濟增長。創意階層集聚具有明顯的勞動力池和創新效應,進而提高區域勞動生產率②余文濤,翁明芳.創意驅動城市經濟增長與轉型:基于國外前沿研究的綜述[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2-48.,勞動生產率提升發生在創意工作室、文化創意園、創意街區、創意城區及創意城市等層次經濟活動集聚節點,這些節點涌現的新興經濟部門加速城市原有產業的創意轉型,形成創意+產業群等創意衍生經濟活動部門,進而帶動全行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

從消費視角來看,創意階層作為消費者,不但重視城市教育、醫療、交通等基礎設施以及博物館、劇院、展覽館等文化藝術品/服務的消費,而且日益重視地方作為整體性消費品,注重城市形象消費及消費過程體驗,尤其是城市包容性和多樣性文化感受③王寧.地方消費主義、城市舒適物與產業結構優化——從消費社會學視角看產業轉型升級[J].社會學研究,2014(4):24-48,242-243.。但是,消費視角創意階層與城市發展主要關注創意階層的環境偏好,探討創意階層推動城市物質空間更新符號化現象④馬仁鋒.文化創意產業動態及其空間效應: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269-273.。一是創意階層自組織集聚影響城市有機更新,特別是資本與市場導向下使消費符號空間化滿足創意階層的消費態勢;二是政府主導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基礎設施以滿足創意階層文化消費需求并進一步吸引更多創意人群。因此,隨著城市創意階層的快速群集,城市物質空間在創意階層的經濟活動與消費實踐中逐漸被重構。

(三)社會空間:創意的網絡化

伴隨城市創意階層的集聚,城市創意經濟活動部門崛起,由此重組地方生產關系,城市社會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表現為創意階層內部關系生成以及觸發其與其他社群的關系,進而重組已有經濟活動主體關系及其網絡。創意階層內外部社會關系的生成及其錯綜復雜的社會網絡的涌現,加速了創意社群的形成,誘發了不同主體使用城市空間的話語與權力配置重組,由此形成了在城市空間資源配置過程中創意階層、政府、投資者、經營者、市民能夠協同表達和協商的關系網絡⑤李二玲,魏莉霞.衍生、集群形成與鄉村空間重構——以河南省蘭考縣民族樂器產業集群為例[J].經濟地理,2019(6):127-135.。因此,無論是在創意階層內部還是其與外部社會關系的探索,更多是以創意社群為中心采用社會網絡分析,聚焦創意社群內部社會關系及其觸發的城市空間社會再生產(圖7)。

圖7 創意階層的集聚與社會空間響應

創意階層作為新生群體介入城市空間資源分配與使用,不可避免會引起創意階層工作場所及其毗鄰街區形成創意社會網絡。與傳統產業集聚區相似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的創意企業、從業者通過正式或非正式合作以提高創意產品生產效率及其公共設施成本①江瑤,高長春,陳旭.創意產業空間集聚形成:知識溢出與互利共生[J].科研管理,2020(3):119-129.;不同的是創意從業者偏愛咖啡廳、酒吧等“非家和工作場所”的非正式空間②MULLER L,FROGGETT L,BENNETT J.Emergent knowledge in the third space of art-science[J].Leonardo,2020(3):321-326.,此類舒適物能為創意從業者交流信息、靈感啟發、共同創作提供重要場所。正式與非正式交流場所中形成創意社群互動及其與其他社群互動形成多元社會網絡,將促進各主體根植于本地創意集群,進而形成本地化與全球化鏈接的創意產業鏈及其主導創意產業部門和與之匹配的創意社群之間的循環累積,不斷強化創意企業集群與公共設施舒適物質量、創意社會網絡互饋,誘發空間創意屬性生長及其網絡化③馬仁鋒.創意產業區演化與大都市空間重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1-3.。

創意社群及其社會關系網絡化深刻地影響著城市社會關系生產方式。一方面,集聚于城市特定地點的創意社群會直接改變地方就業結構,形成本地化創意專業人才以及相關消費群體。例如,美國紐約市百老匯、英國倫敦西區以戲劇聞名于世,伴隨戲劇專業人才的涌入和戲劇產業的持續繁盛,過去30年兩地的戲劇直接從業者增長數倍,當然市民日常消費也逐漸以戲劇及其相關文娛活動主導④馬仁鋒,王騰飛.寧波老工業區創意修復的周邊社區影響[M]//曾剛.中國城市研究:第15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73-88.。另一方面,創意社群社會關系網絡化過程深刻地改變了地方乃至城市社會關系的生產方式。創意社群最常見的形式是藝術村/畫家村、影視基地等以及利用城中村/老廠房過程所形成兼具創意商品創作、創意商品展覽、創意商品消費的聚合體,由此,藝術介入城市空間生產受到廣泛重視。藝術介入城市空間的生產過程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當地居民主動參與到藝術生產鏈中并成為重要主體,進而生成創意商品創作—展覽—消費的網絡。例如,深圳大芬油畫村的發展,當地居民逐漸摒棄傳統的生產方式,成為出租房屋、經營店鋪、畫工甚至畫商經紀等創意商品社會關系網絡的多樣化主體。顯然,隨著藝術創意從業者的介入,傳統、簡單而熟悉的社會關系生產方式變得復雜且陌生。

(四)文化空間:創意的地方化

創意階層或創意經濟活動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創意的靈感源,創意逐漸成為商品生產的文化符號與文化消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創意階層被地方文化氛圍所吸引,如紐約、倫敦、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海納百川的文化吸引眾多創意從業者;另一方面,創意階層的創作過程及其創意商品產權保護直接影響地方制度與法律規范,創意階層日常消費習慣會間接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習俗,進而共同建構新型城市文化空間⑤段杰,朱麗萍.城市創意產業園區空間演化與集聚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深圳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5(10):76-82.(圖8)。

圖8 創意階層集聚與城市文化空間響應

文化圈層理論顯示,精神文化/價值觀是最深層次的文化,主導并決定了外層的行為、制度及物質文化。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場所,創意階層所推崇的價值觀通過創意活動表現并影響城市氛圍,增添或激活城市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多樣化,由淺入深影響城市及其街區文化。創意階層集聚使地方文化更多元、開放與包容,在此影響下,進一步發展的地方文化氛圍又會吸引更多創意從業者集聚,形成城市發展的良性循環。2015年以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致力于打造城市文化景觀與創意園區,招來大批創意從業者,形成鮮明的創意文化簇群。例如,深圳市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這不僅是創意的地方集聚與擴散,更是創意融入地方和城市日常文化事件或元素逐漸共生的累積循環生產①趙美婷,王泳捷,沈珺琳,等.非表征理論視角下的城市再生方式——廣州創新創業空間案例[J].世界地理研究,2020(4):834-844.。此過程不僅是創意的地方集聚與擴散,更是創意融入地方和城市日常文化事件或元素逐漸共生過程。

創意階層與地方文化互動并不總是線性發展,也會遇到沖突與挑戰,甚至產生文化排斥或新型隔離。創意階層價值觀與文化生產或消費,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份認同往往使其在新環境中不僅影響和重新定義生活方式和身份,也會將相關生活方式與身份轉化為城市空間實踐②晏雄.民族文化產業集群發展與區域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研究——以云南麗江為例[J].學術論壇,2015(5):131-136.。城市多樣文化與優越自然環境吸引眾多創意人士集聚從事創意生產活動,創意生產過程難免被資本逐利導向或地方政府追逐級差地租所左右,盲目地將創意投入商業運作,以及由于現代性生活方式并不能被創意生產或消費完全改變,導致地方陷入原生文化漸消解、原住民搬遷、商業氣息愈加濃厚的惡性循環③馬仁鋒.城市觀嬗變與創意城市空間構建:核心內容與研究框架[J].城市規劃學刊,2010(6):109-118.。

四、創意城市形成及其全球衍生

(一)創意階層集聚催生創意城市

創意階層是創意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存在創意階層的城市都會發展成為創意城市。概觀國內外學界關于創意城市的構成要素可知,只有當一個城市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與開放包容的環境,所集聚的創意階層達到一定數量,創意活動能夠催生創意產業并使其蓬勃發展,從而自發地進行創意空間營造并系統優化城市發展,才可能使城市發展為創意城市④唐思慈,蔡新元.國際創意城市研究進展與前沿的知識圖譜分析[J].現代城市研究,2021(7):95-103.。在此過程中,創意階層集聚是創意城市形成的基本條件,創意生產是創意城市形成的核心條件,創意經濟集聚是創意城市形成的轉換條件⑤文嫮,張蘇緣.北京電影產業創新發展研究——以城市網絡聯系為視角[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890-899.,創意氛圍是創意城市形成的環境條件,創意產業園是創意城市的空間實踐,進而形成創意聚合體。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發展為創意城市的模式較為多元,既有自然演進結果(內生型模式),也有政策等外力驅動(外生型模式)(圖9)。其中,內生型模式指在勞動力市場、文化多元化、包容性、低進入障礙和各類高水平城市服務等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創意城市,大多具備孕育創意的良好環境,適宜條件催化下能夠通過自組織演化及“帕累托”優化發展為創意城市;外生型創意城市往往是城市先天不具備聚焦創意階層的條件,但基于城市復興與全球競爭的需要,施以系列政策優化創意資源配置,將城市創意戰略進行放大后系統重組城市發展要素及其發展動力,最終同樣使城市產業轉向創意部門占據主導。兩種發展模式并不是涇渭分明,也不存在高低優劣之分。顯然,以創意促進城市文化、經濟與人才平衡發展,創造性地解決城市發展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等問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不同生長模式創意城市的共同目標。

圖9 創意城市的形成機理

(二)全球層面創意城市網絡的形式

在現實世界中,諸多創意城市通過規劃而成長起來,外生型創意城市實踐遠早于創意階層概念的提出。20世紀80年代創意產業的概念出現,當時人類認知創意的水平不夠深入,創意城市理念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直到20 世紀末英國首先明確創意產業的概念并致力于其發展,Florida 提出創意階層的概念并強調創意資本的重要性,其后相關學者重新審視創意城市概念以及其內生型模式(如Hospers①HOSPERS G J.Creative cities:breeding plac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Knowledge,technology&policy,2003(3):143-162.等)。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者不承認創意城市,他們認為創意城市仍然是規劃理念②厲無畏.邁向創意城市[J].理論前沿,2009(4):5-7.,創意城市濃重的規劃色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UNESCO Creative Cities Network,UCCN)成員中部分較為明顯受政策驅動,部分則是內生驅動成長。

創意城市理念在全球擴散形成多樣化實踐模式與主導創意經濟部門。無論是城市自組織演化結果還是城市競爭需要規劃結果,創意城市成長模式成為許多城市的愿景選擇。面對全球化與地方化日益尖銳的矛盾,破解文化多樣性難以為繼,UCCN 于2004年應運而生,旨在提供常態化的交流平臺展示各類創意城市特色,面向全球輸出地方特色文化產品③李蕾蕾.媒介—空間辯證法:創意城市理論新解[J].人文地理,2012(4):44-48,82.,進而建成“全球文化多樣性聯盟”常態機構。為此,UCCN致力加強各地城市文化生活展示與參與,將文化融入城市的發展過程。

截至2021年底,已有295 座城市加入UCCN,涵蓋了工藝與民間藝術、設計、電影、美食、文學、媒體藝術和音樂等7 個創意部門,其中,中國創意城市數量最多(16 個),涉及除了音樂之都的6 類(表4)。由此可以發現,UCCN 更強調基于地方文脈延續所提出的城市規劃,強調傳承城市特色,是典型的內生型創意城市發展模式。此外,創意城市網絡所突出的創意領域是一種偏重文化且較為傳統的創意生產,不是廣義的創意或創新,一些軟件與計算機生產領域未被納入。當然,每一領域內部存在千差萬別的創意,創意城市在標榜創意領域時需要合理運用這些差別并發揮自身優勢,避免陷入同質化無序競爭。

表4 全球創意城市數量情況

(續表)

五、研究展望

創意階層假說是在新經濟增長背景下基于人力資本、競爭優勢及城市多樣性理論基礎上提出的,其實質是城市增長機制及可持續發展探索。國內外研究顯示,創意階層區位、創意階層集聚過程中的城市空間響應是研究主要領域。總體而言,現有研究以個案描述分析為主,缺乏理論突破,主要體現在:一是鮮見深入探究創意階層集聚成因與演化機制及效應案例。創意階層區位探索仍然停留在待系統驗證狀態,僅提出創意階層集聚可能相關因素及相關度驗證,因素間相互作用及因果關系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案例研究仍沒有闡明創意階層的區域與城市增長效應、影響機制,創意階層集聚、創意社群演化與創意產業繁榮如何聯動并推動創意城市的形成。上述領域的探索有助于科學引導創意經濟發展與創意城市形成。

中國學界對創意階層的研究沿襲西方,其中,創意階層區位研究與西方學界高度同質,僅在指標遴選上更符合中國實際;創意階層集聚及其經濟社會和文化效應探究多拘泥于西方研究思路,僅拓展了部分研究方法。具體而言,國外創意階層及其與城市空間互動研究常采用經濟學、新文化地理學理論與方法,國內學界多采用人文地理學或管理學思路方法。從經濟學視角研究創意階層多挖掘不同尺度數據構建模型,分析創意集聚及集聚效應,或構建指標體系評價創意經濟發展水平;從社會文化視角進行研究則常在不同案例中采用訪談、地理民族志、社會網絡、嵌入性等方法,分析創意階層群集及其社會文化效應。總體而言,案例研究創意階層較好地適用中國實際,相關研究結論能夠指導城市有機更新與趨向文化傳承,提升城市活力與競爭力。

國內外創意階層及其與城市空間互動研究應予以重視。一是進一步系統研究創意階層及其衍生概念的理論闡釋。創意階層研究集中在創意階層與區域創新、經濟增長間關系以及創意城市概念等,較少將創意作為內生變量進行討論,或者說以創意為“利基”研究經濟發展的理論體系尚未出現清晰輪廓。盡管有學者試圖采用Florida假說分析創意階層與創意產業的城市經濟影響,提出創意城市理念,但是并未闡明創意階層、創意產業、創意城市的內在關聯,未能整體揭示創意經濟發展理論。二是重視時空關聯視角下創意階層與(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創意與創意階層已由經濟學拓展到管理學、社會學、地理學乃至多學科交叉研究,圍繞城市或國家可持續能力,采用地方綜合、空間棱鏡的地理學視角詮釋創意階層的時空屬性,厘清創意階層全球流動的城市選擇機制,揭示創意階層及其地方屬性、創意經濟區位與空間規劃關聯導則。無論是社會資本、人力資本或創意階層等理論假說,其實質都是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動力。以創意階層假說為代表的后工業城市發展理論,旨在尋找自然資本不可被替代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其實質是經濟、文化與自然環境共生、靈活、動態的發展。因此,要結合城市發展背景,系統闡明創意階層主導下城市可持續發展動力機制。三是重視城市政策與創意空間治理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關切城市發展方向的相關政策,其政策目標應從提升效率、促進增長與發展視域轉向城市可持續發展、城際合理分工與合作潛力上來,以推動國家與城市公平與均衡發展。其中,城市政策應重視全球化、創意化發展趨勢中創意階層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在城市發展戰略中的效用。因此,應優先研究政策的系統設計與實施評估,衡量政策主導下創意生產過程的空間效率、空間效應與空間治理。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在线不卡|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91在线|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亚洲精|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欧美激情福利|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99国产在线视频| 97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视频你懂得|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99|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丁香六月综合网|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欧美国产视频|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三区二区|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婷婷中文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色|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色婷婷狠狠干| 国产成人三级| 婷婷亚洲天堂| 国产流白浆视频| 欧美中文一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九九香蕉视频|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午夜国产理论|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午夜精品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婷婷亚洲最大|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