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達州日報社特約作者劉姣
周末,從四川省達州市出發,坐上城際快巴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去重慶市萬州區體驗舌尖上的美味,去開州區觀賞漢豐湖美景……隨著萬州至達州、達州至開州城際快巴的開通,“萬達開”三地真正實現“1小時通達”。
城際快巴的開通,僅僅是“萬達開”三地頻繁互動的縮影。從“有界”到“無界”,三地攜手構建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
“萬達開”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開江縣是達州市對外聯動的第一“觸角”。
“以開州浦里新區黨工委、開江經開區黨工委為主體,開江探索跨區域聯合黨建運行機制,高位統籌推進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各項工作。同時,還探索建立跨行政區域合作項目財稅利益分享機制。”開江縣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是機遇也是挑戰。三地發揮各自優勢,齊頭并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建一體化管理體系至關重要。開江縣探索實行的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就是“萬達開”進一步完善協作機制的具體體現。
現在,“萬達開”一體化發展目標正變為實實在在的落地舉措。三地建立了“萬達開黨政聯席會議”“分管領導協調會議”“聯合辦公室+專項工作組”等工作機制,搭建起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地三級”運行機制,全力推動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
為加強規劃、政策支持、項目統籌,三地還共同編制實施《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
“三地共同編制方案,將在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實現跨區域合作,以謀求更大突破。”達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2021年,“萬達開”三地共同謀劃實施合作重點任務17項。今年,“萬達開”三地將共同推進30個重大合作項目,并編制萬達開新興產業合作示范區、萬達開川渝東出智慧物流港等六大功能載體建設及產業合作方案。
“嗚……嗚……”四川東出鐵水聯運班列響起了陣陣汽笛聲,搭載“大竹造”橡膠和其他化工產品的班列,駛向一百多公里外的重慶萬州港。這批貨物將經長江航道到達上海,再通過海運運抵阿爾及利亞。
四川東出鐵水聯運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達州班列、中歐班列達州專列,是達州市與萬州區攜手打造的東向物流大通道,也是萬州、達州實現交通協同發展的體現。現在,越來越多的“達州造”產品進入國外市場。
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標準化廠房
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必須緊緊牽住交通這個“牛鼻子”。當下,交通建設方面捷報頻傳——
重慶、成都、“萬達開”“1小時鐵三角”格局和“萬達開”同城化“半小時通達”格局加快構建;
達州金埡機場正式通航,成達萬高鐵加快建設,西渝高鐵項目已獲批,達萬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開梁高速公路(開江境)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萬州新田港二期項目順利推進,秦巴(達州)國際“無水港”加快建設,作業能力每年30萬標箱的達州國際集裝箱貨場建成試運行……
如今的“萬達開”,正在逐步形成“空鐵水公”立體交通體系,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
交通之變促使三地產業發展加速成勢、城市發展加速靠攏。
2020年,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選址于達州市達川區麻柳鎮。“落戶麻柳,離重慶萬州新田港近了36公里。通過水運,原料采購、鋼材銷售等運輸成本一年可節約3000多萬元。”四川省達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物流儲運中心相關負責人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建設正快速推進。
其實,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的實施,折射出的是“萬達開”三地相向發展的堅實步伐。
在制造業方面,三地協同共建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全產業鏈發展天然氣綠色精細化工和鋰鉀產業集群,引進行業龍頭企業38戶,簽訂產業項目148個。
在特色農業方面,三地加快推進開江梁平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合作園區省級試點項目建設,共同打造川東北渝東北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優質高產高效糧油基地和特色水產養殖基地等。
在文旅方面,三地共同參與“大三峽·大巴山”文化旅游發展聯盟,推出“達州城壩國家大遺址—開州博物館”等6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巴山大峽谷等80個景區,加快推進巴文化旅游藝術走廊、萬達開鄉村旅游示范帶等4個重點合作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