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堅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統領,落實新《軍事訓練大綱》關于實戰化訓練的要求,以培養新時代郭興福式教練員為主線,以提升軍事教練員隊伍教學組訓能力為核心,豐富時代內涵,拓寬培養渠道,始終把加強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擺在抓好軍事訓練的突出位置,充分認清抓好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以推進實戰化訓練水平向更深層次邁進。
科學設計規劃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是提高軍事教練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關鍵環節,對于抓強實戰化訓練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各級應認真研究特點規律,把握關鍵環節,確保管用實用。
各級應站在全局的高度,立足長遠發展,結合部隊實際來思考謀劃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在人員培養上主要抓好首長機關、分隊警官和專業技術、關鍵崗位、新型裝備的軍事教練員培養,在補弱、補缺中實現全員抓;在建設內容上主要以覆蓋大綱全部內容為基本要求,針對各專業內容的教學組訓特點,合理區分教學任務,分頭抓好相應軍事教練員的選拔和培養,達到所有訓練課目有人教、所有重點和難點課目有示教,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業齊全、課目配套的建設目標;在建設途徑上應把在崗自訓、分級培訓、學院強訓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多渠道培養格局。
要積極摸清軍事教練員培養成才規律,適應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工作的特點,科學制定建設規劃。嚴格按照一年抓重點,突出對重點專業課目軍事教練員培養,立足常訓實用課目軍事教練員隊伍培養,不斷夯實軍事教練員培訓中堅力量;兩年抓整體,通過以老帶新、崗位歷練、周期循環等方式,滾動式發展,不斷壯大群體規模;每年抓考評,通過金牌教練員評選、比武競賽等方式,不斷提高軍事教練員隊伍授課任教水平,每年圍繞一個目標,抓住一個關鍵,分步實施,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態勢,實現漸進式突破和滾動式發展,推動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應明確和規定各級在軍事教練員培養中的職責任務和培訓重點,充分調動各級抓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的積極性,科學調配培訓資源,健全責任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定人定責,從源頭上確立軍事教練員隊伍由誰抓、怎么抓、抓到什么標準的問題,這里主要是主官的責任,首當其沖的是軍事主官,制定軍事教練員培養計劃和目標,確定每個階段工作重點,定期組織考核、選派人員比武、力爭取得名次,長遠規劃確保達到預期目標;日常教學和組訓過程中,落實包教、包會、包質量的責任,讓每一個軍事教練員肩上有擔子、有動力;針對不同類型軍事教練員的能力素質標準,實施各有側重的針對性培訓,通過各級抓建的有效銜接,形成大抓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的整體合力。
加強軍事教練員隊伍培養,就是要把以訓謀戰、以戰促訓作為根本宗旨,積極拓寬培養渠道,使軍事教練員能力素質與時俱進,始終緊貼形勢發展、適應任務需求。
各級應有計劃、周期性地組織軍事教練員集訓,從抓重點專業、重點人員、重點課目向全專業、全層次、全課目輻射,形成“橫到各專業、縱到各層次、覆蓋全課目”的培訓體系,并深化拓展集訓培訓成果,研究解決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重難點問題。支隊層面,集中教學力量資源,拓寬人才培養渠道,采取外請專家、集中教學、現場答疑、以點帶面的方法,結合訓練進程,按照“系統學理論、攻關重難點、統一抓規范、實操強化練”的步驟,組織大(中)隊長能力集訓、組訓法集訓、戰訓法集訓、以及重難點課目軍事教練員集訓,打通大(中)隊教學組訓的關鍵難點。大(中)隊層面,結合訓練階段轉換,廣泛采取“小觀摩”“小培訓”等方式,靈活采用疑難問題講授、重點課目示范、集中備課示教等方法,重點解讀基本法規、研究難點問題、探索組訓方法、提高施教能力,統一訓練思想、步驟、方法,規范教學組訓程序,解決教學組訓不區分層次、專業一鍋燴、重難點課目研究不深入等問題,提升大(中)隊整體教學水平。
注重崗位鍛煉,堅持把本職崗位作為提高軍事教練員能力素質的“主陣地”,根據教學分工,強化軍事教練員立足本職崗位自覺鍛煉的意識,在“教中練、練中學”,在教學組訓實踐中增長才干。訓練展開前試訓。堅持落實備課試教制度,重點突出教案教具準備、教學課目設計、教學內容評審、教學組訓試教等環節,組織受訓人員提意見,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訓練過程中活訓。教學組訓過程中,軍事教練員深入分析受訓對象的接受能力和訓練層次,采取引導“學”、結對“幫”等方法,從理論與實踐中逐步提高組訓任教能力;大(中)隊結合“小測試”“小評比”檢驗軍事教練員組訓效果,指導軍事教練員改善組訓方法;通過學習觀摩,走入訓練先進的單位中,開闊眼界、取長補短。訓練任務下強訓。堅持把崗位當作培養人才的大舞臺,把各類比武集訓當作錘煉本領的磨刀石,從難從嚴給軍事教練員交任務、壓擔子,在實踐任務中砥礪,總結經驗做法,不斷提升教學組訓能力。
結合訓練預備期教學準備和各階段教學課目展開等時機,充分運用軍職在線、強軍網、融媒體、軍事職業教育等網絡學習載體,組織對歷年優秀軍事教練員或院校教員的教案和視頻集中進行學習研討,學習他們的教學技巧,圍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重難點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有計劃、有選擇、有重點的組織軍事教練員觀看、討論、點評,進一步開闊思路,促進對所學內容的消化理解;靈活運用現有訓練查控系統、訓練集成箱等網絡設施設備,組織網上集中備課、教學、授課、評比等活動,采取優秀教員網上授課輔導、群眾集體參與講評等方式,既實現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相互交流借鑒,又進一步促進軍事教練員查找短板不足,激發教練員主動研、刻苦練的激情,從而提升教練員愛崗敬業的熱情和動力。
各級應充分調動軍事教練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加大表彰和獎勵的力度,同時也要對一些不作為、不擔當的教練員實施懲戒,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軍事教練員隊伍。
為使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逐步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應結合基層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實際,健全和完善“五項制度”,即議教制度、定期培訓制度、按級(專長)任教制度、檢查評比制度和總結交流制度。要把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作為議訓的一項重要內容,真正突出軍事教練員在教學組訓中的主體地位,確保抓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三個到位”,即領導親自抓到位、教練員質量訓到位、優秀教練員獎到位。每半年應組織一次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情況分析,每年組織一次優秀軍事教練員評選活動;在軍事教練員選拔、集訓、考核時,堅持主官親自把關、親自組織、親自驗收;在對部隊訓練情況進行考核時,堅持按照高于、嚴于其他受考對象的標準考核教練員;總結表彰時,在對軍事教練員獎勵的人數比例上給予適當傾斜。通過以上舉措,激發軍事教練員教學任教提升能力的責任感。
考評是檢查和促進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各單位要澄清模糊認識,定期組織對軍事教練員進行考評檢查,把軍事教練員晉(級)升、評功評獎與教學水平、單位成績、任教課目質量緊密掛鉤。堅持階段、半年、年度訓練考核必考教練員,組織軍事訓練等級評定必評教練員教學組訓能力。組織軍事教練員考評,除考施教組訓能力外,必須將個人訓練成績和受訓對象訓練效果作為重要指標綜合衡量,實現由單一考評向綜合考評、定性考評向定量考評的轉變,全面準確反映教學組訓能力,切實形成責權利一體的教學責任制,解決軍事教練員培養只停留在教學分工表上的問題,不斷激發教練員研究訓練提升任教水平的主動性。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用人必以激勵為先,不激勵無以喚起人的進取心,無以激發人的斗志,無以增強其克服困難的決心。在教學管理中,要堅持獎勵與處罰并行,既充分關注個人發展進步,又“揮動鞭子”實施不間斷鞭策,只有真正做到獎得讓人“眼紅”、罰得讓人“心痛”,才能保證軍事教練員培養工作有持續動力。各單位應每年組織專題會議,按照從嚴檢驗、全面衡量、以評促教的思路,對軍事教練員年度教學履職情況進行總結表彰,全面調動軍事教練員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軍事教練員隊伍的“酵母”作用,對教學好、能力強、貢獻大的軍事教練員優先晉升使用、立功受獎、入黨入學等,真正使軍事教練員覺得“有干頭”“有奔頭”“有甜頭”。對教學責任不落實、教學組訓整體水平不高的單位和達不到“四會”標準、任教課目訓練成績達不到相應質量標準的軍事教練員進行通報批評、處分,并組織補差補訓,促進軍事教練員隊伍建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