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鈜琛
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因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在此建都而得名,地處陜西關中平原中部、咸陽市城區西半部,與西安市、西安市長安區、西安市鄠邑區、咸陽興平市、禮泉縣、渭城區接壤,現為咸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咸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53個行政村,106個城市社區,區域總面積200.56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9萬人。
咸陽市秦都區相傳是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周、秦、漢、唐等11個封建王朝先后建京畿于此,是古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站、歷代商賈云集之重地。區內文物薈萃,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秦風、秦韻、秦文化氛圍濃厚,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的美稱,是咸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魅力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秦都區與省會西安“零距離”相接,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是西安—咸陽一體化的核心區。隴海鐵路、312國道、連霍高速、福銀高速穿境而過,距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15公里,距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17公里,占據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和對外開放的絕佳區位。
咸陽市秦都區工業基礎雄厚,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5戶,康惠制藥、步長制藥、彩虹股份在主板上市,形成了以隆基光伏單晶組件、法士特咸陽產業基地、正泰智能電氣等企業為龍頭的百億級裝備制造、輸配電產業集群。秦都商貿服務業繁榮,擁有各類大型酒店賓館20余家,萬達廣場、華潤萬家、國美電器、蘇寧電器、人人樂等大型連鎖超市、購物中心30余家,人民中路中央商務圈、人民西路高端家居商圈、渭陽西路特色美食商圈、玉珠時尚潮流商圈、玉泉西路地鐵商圈、西郊綜合服務商圈等六大商圈初具規模。秦都城郊型現代農業發展迅速,設施蔬菜、苗木花卉、果品種植、畜禽養殖成為農業四大主導品牌,擁有西北地區營業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咸陽新陽光西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充分釋放發展活力。近年來,該區先后榮獲全國工業百強區、科普示范區,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區、掃黑除惡先進區等多項榮譽。縣區是要素齊備、功能完整的基礎經濟單元,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本刊以秦都區為調研樣本,深度剖析該區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全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本期刊發第一篇——區情篇。
咸陽市秦都區是國家星火計劃技術密集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區內云集著陜西中醫藥大學、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陜西中藥研究所、陜西區域地質礦產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12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2家,省級科技型企業133家,毗鄰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每年產出科技成果數百項。秦都職業教育走在全省前列,擁有電子、機械、紡織、服裝等各類專業技術工人4.8萬人,每年輸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5萬人,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優勢明顯。區職教中心被省教育廳評為“陜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在22所認定學校中排名第一。

咸陽市秦都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地形以渭河淤積平原和黃土臺塬兩種類型為主,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素有“沃野”“膏腴”之稱。地熱資源豐富,“咸陽地熱田”大部分在該區境內,東西長近100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出水溫度達90℃—120℃。地熱井自流出水量達300立方米/小時,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境內河流長達39.87公里,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橫貫東西,與灃河、新河相互交匯,是陜西省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咸陽市秦都區始終秉承“企業家至上、納稅人功高”的理念,做到“墻內的事幫辦、墻外的事包辦”,積極為客商投資、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政務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主城現代商貿服務核心區,基礎設施完善,教育、醫療等資源豐富,國內知名地產開發企業紛紛落戶秦都,是創業居住首選之地。裝備制造產業園是大西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主要承載區,以輸配電、汽車核心零部件和節能環保裝備主導的500億級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西部科技創新港隔河相望、一橋相連,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300億級生物醫藥和百億級新型合成材料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咸陽經濟開發區體育旅游、體育會展、體育健身等產業優勢突出、潛力無限。渭河南城交通便捷,是咸陽新的城市會客廳、最具活力的中央商務區。馬莊北部臨空經濟帶與西咸空港新城一體規劃、聯動發展,正在成為新的產業聚集區。
2019年以來,在咸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咸陽市秦都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和省委、市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貫通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創新驅動,加速結構調整,深化改革開放,堅持人民至上,促進共同富裕,全面從嚴治黨,統籌發展和安全,西安都市圈咸陽發展核心區、西部智能智造業集聚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1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442.01億元、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635.53億元、增長18.7%,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80.46億元、增長11.4%,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0.26億元、同口徑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78.04億元、增長20.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2645元、增長8.1%。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3年榮獲咸陽市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