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對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作出部署。《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立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標準體系更加完善,行業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監督機制有效運行,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為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通知》明確3方面11項政策舉措。一是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加強包裝領域技術創新,推動包裝企業提供設計合理、用材節約、回收便利、經濟適用的包裝整體解決方案。防范商品生產環節過度包裝,督促指導商品生產者嚴格按照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生產商品,公開其執行的包裝有關標準編號和名稱。避免銷售過度包裝商品,督促指導商品銷售者細化采購、銷售環節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有關要求。推進商品交付環節包裝減量化。加強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二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加強行業管理,進一步細化商品生產、銷售、交付等環節限制過度包裝配套政策,加強對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的監督管理。強化執法監督,針對重要節令、重點行業和重要生產經營企業,聚焦月餅、粽子、茶葉、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重點商品,依法嚴格查處生產、銷售過度包裝商品的違法行為;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建立健全對電商渠道銷售過度包裝商品的常態化監管執法機制。三是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健全法律法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制修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地方法規。完善標準體系,制定食用農產品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適時修訂食品和化妝品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強化政策支持。加強行業自律,將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納入行業經營自律規范、自律公約。
9月初,中國物流集團攜旗下所屬企業在服貿會上重磅亮相,向社會各界展示了集團的成立背景、使命愿景、資源稟賦,以及綜合物流服務、供應鏈集成服務、國際物流服務、物流設施綜合服務、物流生態服務等五大業務集群。
展會上,中國物流集團全面展示了“鐵路燃油配送系統、中儲智運數字供應鏈平臺、SO56倉儲配送系統、華貿物流可視化平臺”4個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數據可視化平臺。
鐵路燃油配送系統是鐵路目前唯一的燃油供應鏈物流管理及生產作業信息平臺,為鐵路油品提供基礎應用服務、運維支持服務、鐵路上油點庫區油罐監控、智能大流量加油等信息化服務。
中儲智運數字供應鏈平臺集成客戶管理、訂單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財務結算、數據分析等系統功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物流服務。
SO56倉儲配送系統為滿足現代物流倉、干、配一體化業務而打造的現代物流信息管理平臺,與客戶ERP系統、國家貨運平臺、電子地圖平臺等數字化資源,為用戶提供全程可視化服務。


華貿物流可視化平臺與行業需求實現深度結合,打通倉庫、海關、航司、碼頭等數據,并結合AI技術實現高效的數據自動采集、狀態實時更新、分析隨時展示,大大提升客戶的物流體驗。
這是中國物流集團組建以來,首次在大型國際性展覽會上的整體亮相。集團高度重視此次服貿會參展工作,成立服貿會參展領導小組及工作組,組織集團所屬鐵物股份、中國儲運、華貿物流、物流股份、中國包裝、國際控股等子企業積極參與。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梁偉華、杜波、李向陽一行赴現場參觀指導。
2022年中國“包裝之星”獎評審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世界之星”包裝獎作品推薦組委會及專家評委共10人參加評審會議。
2022年中國“包裝之星”獎作品征集工作于5月1日開始,至7月9日截止。經過兩個月的征集工作,共收到來自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808件參賽作品(有效稿件),最終評選出中國“包裝之星”獎金獎1名、銀獎3名、銅獎15名、優秀獎30名、可持續獎1名;中國“包裝之星”創意獎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296名。獲獎作品公示在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官網(http://www.cepi-china.com)。
獲獎作品最終將有資格推選世界包裝組織(WPO)主辦的2022年“世界之星”WorldStar包裝獎、“世界學生之星”WorldStar Student包裝獎、亞洲包裝聯合會(APF)“亞洲之星”AsiaStar包裝獎的申報。
《生物降解塑料快速鑒定 裂解氣相色譜質譜法》團體標準研討會于8月31日-9月1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召開,團體標準組織起草單位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和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及蚌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豐原生物新材料公司、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了標準研討。
為響應各地防疫政策,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部分單位因當地疫情影響通過線上的方式參與了標準研討會,其余單位參加了現場會議。
標準起草組代表匯報了標準編制情況,就標準的制定背景和前期工作情況進行了說明,介紹了標準的適用范圍、試驗原理、儀器參考條件以及試驗步驟和結果分析等內容。與會專家圍繞標準條款及后續研究工作部署等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和交流研討,并就下一步協調推進相關工作達成了共識。
第六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近日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在“固本開源,構建綠色低碳循環體系”為主題的框架內,來自全國回收紙行業相關部門、行業專家、造紙企業、回收企業、廢紙貿易商、設備服務商等人士共同探索回收紙行業發展新路徑。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張凡在致辭中表示,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健全廢紙回收利用體系。一方面大力推動廢紙加工行業的規范管理,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建立規范企業的運行跟蹤機制,對行業發展情況、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監測,鼓勵造紙企業與廢紙利用企業合作,建立大型的廢紙回收集中配送中心。同時,聚焦工業固廢,再建設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和優勢地區集聚,帶動行業規范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鼓勵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現代化通信技術,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廢紙加工質量管理和品質溯源過程中的應用推廣,加強廢紙回收加工的環節分級、分值、分類管理,提高廢紙加工產品質量,完善環保安全設施,提升行業整體的綠色發展水平,推動廢紙加工企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批發業發展處處長武傳亮介紹了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建設工作開展計劃及思路。一是加強規范管理,加強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法規建設,進一步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的責任。二是完善標準體系,構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協調統一,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相互補充的回收標準體系,鼓勵發展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三是加強統計分析,按照構建循環經濟統計指標體系要求,依托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健全再生資源回收統計制度,統一再生資源回收統計數據范圍、口徑和方法,優化統計樣本結構。四是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引導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會長徐鐵城說,我國的回收紙企業、造紙企業不僅迫切需要提升原有回收體系的運營管理能力,通過規范化、網絡化、體系化夯實現有體系基礎以“固本”,更要迅速調整原料結構和采購策略,通過產業鏈合作、數字經濟、開拓新的回收模式和回收領域賦能傳統回收體系以“開源”,奠定下一步的發展基礎。
北京工業大學戴鐵軍教授介紹了廢紙循環利用產業碳減排貢獻研究情況。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承擔了2022年《再生資源推廣使用制度及對碳達峰、碳中和貢獻研究》研究任務,計劃2022年底發布《廢紙回收利用產業碳減排研究白皮書》。
大會期間,主辦方還進行了首批“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認證企業”授牌儀式,發布了“2020、2021年度回收紙行業20強企業”榜單及報告。
9月2日,國內無菌包裝頭部企業山東新巨豐科技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新巨豐設立于2007年10月,主營業務為無菌包裝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伊利、新希望、夏進乳業、歐亞乳業、莊園牧場等國內知名液奶生產商,及王老吉、東鵬飲料等知名非碳酸飲料生產商。2021年末,公司資產總額達17.3億,實現營收12.4億,年利潤近1.6億。
中國無菌包裝市場在過去五年經歷了快速增長,2017年至2021年,中國無菌包裝年均增長達到8%,未來幾年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市場需求量突破2000億包。目前全國范圍內無菌包材銷售量在50億包以上的廠家僅有四家,而內資控股無菌包材供應商僅新巨豐一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新巨豐的液態奶無菌包裝市場份額分別為8.9%、9.2%和9.6%,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截至2021年末,新巨豐在國內液態奶無菌包裝市場份額已達10.4%,年銷售量增長達24.8%,是國內銷量最高的內資控股企業。
在此契機下,新巨豐計劃擴大現有產能,提高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此次上市募集資金5.4億元主要投向50億包無菌包裝材料擴產項目、50億包新型無菌包裝片材材料生產項目、研發中心(2期)建設項目并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上述擴產項目完成后,新巨豐的無菌包裝年產能將大幅提升,能夠提高公司產能上限,增強公司供應能力。此外,結合國家產業政策需要、下游客戶需求等,50億包新型無菌包裝片材材料生產項目上線后將增加企業的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增強企業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可以使產品的品種、規格多樣化,專業化協作能力高,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培植企業新的增長點,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研發中心(2期)建設項目完成后,新巨豐將完成由無菌包裝材料分析試驗中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服務平臺、無菌包裝材料技術信息咨詢服務系統組成的研發中心。依托研發中心,新巨豐將密切跟蹤世界先進技術、持續改進現有技術、聘用高端人才,打造一支更加專業、更加穩定的研發團隊,提高無菌包裝方面的研發水平。通過更高水準的產品研發,新巨豐能夠更好地發展綠色環保和實現進口替代,從而成為國際一流的液體食品無菌包裝材料供應商。
《科學進展》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一種新型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分解并重新組合成高質量的產品,這可以減少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垃圾數量。
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利用,剩下的則被傾倒進垃圾填埋場、焚燒或暴露在環境中。例如在美國只有約10%的塑料垃圾得到回收。
回收塑料如此之少的一個原因是其很難分解,而改造舊塑料的過程會削弱其化學結構。因此,回收塑料通常只用于制造低價值的產品,如戶外長椅和垃 圾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Eugene Chen和同事開發了一種塑料,這種塑料在回收時能夠保持其原有的品質。
該材料叫做PBTL,由一種被稱為雙環硫代內酯的化學物質構成。研究人員表示,PBTL具有優異的強度、韌性和穩定性,這意味著它可以被用于制造塑料包裝、運動器材、汽車零部件、建筑材料和其他產品。
據研究,在添加一種化學催化劑的情況下,將PBTL加熱到100℃保持24小時,可以很容易將其回收,這一過程可把塑料干凈地分解成原來的結構,然后可以重新組裝成新的高質量PBTL。
然而PBTL的回收也面臨著一個挑戰,即PBTL只有單獨存在時才能被分解和改造。Chen說,這意味著在回收之前,需要在混合塑料廢料中將PBTL與其他類型的塑料分開。
中國已進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階段。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
數字化+經濟帶動了標簽形式的創新和多樣化,智能標簽正是這樣的產物,如二維碼、VR/AR、NFC、RFID等。IDTechEx數 據 顯 示,2021年RFID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16億美元,呈現上升趨勢。這是因為智能標簽不僅滿足了了疫情下人們養成的非接觸采購的習慣和需求,而且滿足了人們對于防偽追溯等數據透明化的要求。
尤其是超高頻RFID標簽,具有較高的傳輸速率、能夠實現群讀等特點,在短時間內快速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因此可以大幅度提升供應鏈的管理效率等。再加上隨著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超高頻RFID標簽的價格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現在不僅應用最為廣泛,而且增長非常快。2021年,全球超高頻標簽的出貨量達到了230億枚。國內RFID技術已經在服裝業、零售、制造業、醫療、身份識別、圖書館、汽車、防偽、資產管理、物流、動物識別等眾多領域實現了應用。
目前,中國是全球智能標簽最大的生產國,美國是最大的使用國(中國排名第二)。根據AIoT星圖研究院的報告,中國超高頻RFID標簽的產量占全球的份額有70-80%左右。2021年中國境內超高頻標簽的生產量達到了168億枚。主流的智能標簽生產企業如艾利丹尼森、永道、信達、上揚無線、保點等,其工廠主要都在中國境內。
目前,RFID行業最關注的市場是快遞物流。順豐、菜鳥等頭部物流公司紛紛成立RFID事業部,并在物流管理、產品管理等方面已有成熟的案例應用。但一個很關鍵的制約因素還是成本問題。在這個千億枚的潛在市場,非常小的成本優化也能帶來很大的節約。
科思創以“創·續未來”為主題,9月8日亮相第25屆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行業年會。
圍繞年會主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科思創全面展示多行業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聚焦包裝創新、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新品發布,旨在以原材料創新賦能行業迭代升級。
在中國“雙碳”目標及環保政策引導下,水性膠粘劑作為溶劑型膠粘劑的替代品實現高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水性膠粘劑市場規模的擴大有效帶動水性聚氨酯分散體(PUD)應用需求的不斷攀升。基于PUD生產的涂料與膠粘劑有望成為包裝、家具、鞋類、汽車、建筑等下游應用領域的優選。
為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科思創于今年7月在上海一體化基地投資建設PUD新工廠,以及PUD原材料聚酯樹脂生產線,持續布局中國及部分海外市場的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
科思創此次發布的適用于消費電子配件產品的水性聚氨酯膠粘劑和包裝創新方案,可應用于包裝和消費電子產品收納盒、智能音箱包覆、平板電腦保護殼等領域。科思創水性解決方案符合國標GB 33372-2020要求,與傳統溶劑型膠粘劑相比,可有效降低VOC含量。該解決方案在滿足環保性能的同時并未犧牲材料本身的高適配性、易操作性及良好粘接性能。采用科思創水性解決方案可幫助行業客戶拓寬基材選材范圍,實現個性化3D外觀造型。另外,其高耐濕熱性能也將確保產品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有效解決包裝與消費電子產品多場景化的應用需求。
針對軟包行業可持續發展趨勢,科思創推出Dispercoll?U可堆肥的軟包裝貼合膠粘劑方案。該解決方案基于歐洲DIN EN13432和美國ASTM D6400-04標準,在受控有氧條件下達到較高的(約90%)降解率。這將更有利于包裝材料的高效能降解。
部分生物基瓶標膠粘劑原材料Decovery?是一款生物基含量達約35%的水性堿溶性丙烯酸共聚物分散體。據科思創內部計算數據,每1公斤Decovery?可實現總體減碳0.3公斤。同時,其易除標的特性也更有益于簡化回收流程,助力包裝行業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
科思創致力于多措并舉,布局日常生活各領域的創新及可持續產品解決方案的研發,通過技術革新及減碳方案為行業引入全新視角,激發創新活力。(顧 瑩一)
8月26日,為期三天的2022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LET-a CeMAT ASIA event,簡稱LET)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圓滿收官。
今年,展會以“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擁抱智慧物流新時代”為主題,吸引了300多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展示智慧物流領域新產品與新技術,展出面積達30000平方米。超30000名專業觀眾到場共同見證這一年一度的粵港澳大灣區最專業的智慧物流裝備展。
重磅新品首秀LET,智慧物流再迎變革。此屆展會以智能、創新、技術作為切入點,緊跟數智化的物流發展新態勢,現場匯聚了物流系統集成、智能工廠集成、物流機器人、輸送分揀、叉車、倉儲自動化等行業先鋒企業,眾多知名品牌攜重磅新品亮相,為觀眾呈現頂尖的智慧物流裝備技術與行業解決方案,演繹數智化物流新未來。
豐富的展品全方位展示了物流數智化發展新趨勢,展會現場咨詢一度火爆。輪番上演的新品發布會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圍觀,一睹物流黑科技之美。
蘭劍智能盛大舉行了超級物流中心上線運行發布會。如果用最簡單最形象的詞語形容超級物流中心,那便是“更高、更快、更強、更智能”,超級物流中心的堆垛機立體庫高度已達45m,多穿立庫高度已達30m,且均在正常運行中。
勱微機器人結合行業痛點屬性和客戶需求,重磅推出適用于冷庫的無人叉車解決方案,并發布第一款冷庫應用新品——冷庫版前移式無人叉車MWR16H,可滿足-30℃低溫環境搬運需求。
豐富同期活動,共享行業新知。除了玲瑯滿目的智慧物流新產品與新技術展示之外,豐富的同期活動亦是吸引行業內外人士參與LET 2022的關鍵。展會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發展、“金螞蟻”行業標桿應用、物流元宇宙、柔性制造、醫藥物流、汽車物流、3C電子等最新趨勢與熱點話題,3天重磅呈現近20場專題活動,進行行業深度解讀,引導產業發展方向。
第七屆“金螞蟻”頒獎盛典閃耀全場,頂級企業解讀“智慧物流”最新發展,分享行業標桿應用,展示物流數智化升級解決方案。“金螞蟻”獎杯是榮譽,更是責任,旨在推動物流裝備技術產業發展,賦能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元宇宙火爆全球,物流行業機遇何在?由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漢諾威米蘭佰特展覽(廣州)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沙龍上,房殿軍博士為在場觀眾深度解析《物流元宇宙時代——虛實融合的智能物流系統發展趨勢與應用》。大咖獨家觀點,引發行業新 思考。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物流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網絡貨運誠信經營簽約大會成功舉辦。峰會與2022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同期同展館舉辦,現場交談不斷、氣氛熱烈,共謀高質量發展。
3天展期共有300個知名買家團蒞臨展會。從現場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絕于耳的商貿洽談聲可以感受到本屆展會的超高人氣。廣東省機場集團、邁瑞醫療、國顯科技、廣汽新能源、時代動力、周大福、加多寶、美味鮮、明門幼童用品、米思米、陳李濟、緯創資通、華陽通用電子、弗蘭卡餐飲設備、卡西歐、江博士、完美日記、陽光麥田、真維斯、百果園、維尚、大自然家居、邁德樂糖果、王老吉大健康、索菲亞、寶潔、唯品會、TCL、晨光乳業、藍月亮、李錦記、徐福記、立白、金龍魚、白云山陳李濟、樸樸、711、太古可口可樂、臺達電子、大參林等知名企業帶著最新采購需求到場觀展,開展商貿交流,尋求內部物流升級發展方案。
旭恒精工新加工中心項目8月竣工后舉辦了“旭恒精工·新加工中心啟用儀式”。此次儀式由旭恒精工董事總經理謝強博士與總經理高級助理紀海紋先生為新加工中心的揭幕拉開序幕。謝強博士指出:“加工中心的啟用,使得核心零部件能夠實現自主加工,生產模式可以有效把控產品質量,生產服務模式確保產業鏈有效協作與整合。”
公司領導層在簽字后再次重申6S管理理念,新加工中心也將貫徹這一核心管理模式。此外,研發中心舒象林和其團隊為公司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納,經公司決定頒發“合理化建議采納獎”并授予象征榮譽的旭恒司徽。而年初線上舉辦的留言活動因受疫情影響遲遲沒有為獲獎人員頒獎,借“新加工中心啟用儀式”,也為獲獎人員頒發了現金紅包。
近日,由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2第五屆電子束固化技術高級研討會”在中山市利和希爾頓酒店圓滿召開。本次研討會就EB固化原理、EB固化原材料、配方及EB固化設備等相關研究、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交流,進一步促進EB固化技術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推動EB固化技術的應用。DIC集團受邀參加本次研討會,包裝&印藝材料事業部市場經理劉沖先生分享了“EB技術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
EB電子束固化技術是一種先進的底層共性技術,具有高效、創新、經濟、節能、環保等特征。歐美等發達國家從20世紀末開始,就將電子束技術用于軍工、飛機、航空航天等方面,并逐步開始應用到民用領域;近些年開始,EB技術開始應用在印刷包裝領域。
印刷之所以選擇EB電子束固化,是因為EB固化產品相較傳統的油墨產品具有以下優勢:無VOC,符合全球和國家“碳中和”趨勢要求;是一種能量高效的“干燥”技術,同樣也可以減少CO2的排放;低氣味、低遷移,符合食品包裝的法規要求;高耐性、交聯反應的涂層和油墨層可實現包裝的輕量化;快速固化,印刷速度可達400M/MIN;無光引發劑,符合安全的食品包裝要求;“冷”工藝,可用于不耐熱的基材;可持續兼具成本效益優勢,非常適合軟包展凹印轉膠印/柔印。
EB固化技術在印刷領域的應用,離不開EB固化印刷設備供應商、基材供應商和油墨供應商等上下游產業的通力配合,目前在歐美已經有數十家包裝企業成功應用EB印刷技術進行商業化生產。DIC作為全球領先的油墨供應商,創新研發的SunBeam? Advance 5 EB膠印工藝和WetFlex? EB柔印工藝,已在軟包裝里印、表印,無菌包裝印刷、折疊卡紙印刷等方面成功應用。
中國美妝網攜手包裝之家,于近期首次頒出2022中國美妝包裝百強企業,上海外貿界龍彩印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此獎項是對外貿界龍在化妝品包裝市場所做出成績的肯定,也是對外貿界龍的支持和信任。
過去一年,美妝行業在磨礪中經歷蛻變,在時代變革中砥礪前行。界龍立于潮頭,快速應變,逆風而行,勤練“內功”,鞏固、強化、再升級,是界龍當下正在做的事。在供應鏈白熱化的當下,如何能層層突圍,在新秀涌出的市場依舊占據一席之地,這是全體界龍人努力的動力源。榮獲百強殊榮,是榮譽也是見證。界龍將堅持匠心美學,創新包裝技術,創造多彩生活。
對于瑞典咖啡制造商Arvid Nordquist而言,除了采用100%的可持續認證咖啡豆和無化石分銷外,在可持續方面重點考量了包裝材料和工藝。憑借星德科最新的真空包裝技術,該公司正朝著持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化石基卷膜消耗的方向穩步邁進。
“我們將自己定位為社會責任貢獻者,堅定致力于可持續和負責任的商業運營。”首席執行官Anders Nordquist表示。“這不僅包括原材料,還包括生產,尤其是包裝。”作為可持續性的諸多方面之一,咖啡所用的卷膜和包裝類型會極大地影響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對于研磨咖啡,我們采用了三條真空包裝線,以減少每包的空氣量,以實現高效節能的運輸。”他表示。
尤其是在運輸線路很長的斯堪的納維亞,每克都極為重要。與松散填充的站立袋相比,緊密的真空袋包含更多的咖啡和更少的空氣。一立方米的真空包裝咖啡可以達到94%的咖啡與6%的空氣的比例,這是任何其他類型的咖啡包裝所無法比擬的。Anders Nordquist說:“就可持續性而言,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為我們每次能夠運輸更多的產品,從而減少每一次貨運的二氧化碳足跡。但我們會繼續努力,進一步打破邊界。”

當真空包裝本身已沒有太多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包裝材料則成了另一個考量目標。傳統的真空包裝包括多層復合材料,其中含有大量鋁,易于成型。鑒于其可持續目標,在瑞士薄膜專家O.KLEINER AG的支持下,Arvid Nordquist已逐漸轉向無鋁復合薄膜。眾所周知,鋁膜的生產對環境是一種負擔。作為化石薄膜的替代品,目前的解決方案包含90%的可再生資源材料,支持Arvid Nordquist的二氧化碳減排。然而,這種材料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其他塑料一樣,它在成型后又容易恢復其初始形狀。“由于材料中缺少鋁,這種所謂的記憶效應更加突出。”O.Kleiner首席執行官Martin Kleiner表示。
“基于這個原因,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咖啡真空包裝的方式,因為傳統的密封和成型技術可能會犧牲非傳統薄膜的密封性。”Anders Nordquist解釋道。新的包裝膜需要新的設備,也需要長期合作伙伴星德科的支持。自1994年安裝第一條真空包裝線以來,Arvid Nordquist一直依賴星德科的PKD真空包裝技術。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2021年采用升級版本的PKD幫助優化包裝操作。
高性能心軸輪包裝機器通過袋成型、填充和密封對研磨咖啡進行真空包裝,速度高達130包每分鐘。在更換卷膜前,Arvid Nordquist一直用一種PKD模型來處理鋁和化石基薄膜。雖然機器的熱封技術與需要高溫的傳統卷膜配合良好,但它無法與Arvid Nordquist的新包裝形式相匹配。
這些需要較低的密封溫度和較短的密封窗口,以防止外層膜熔化并粘附在密封鉗上——這正是星德科的改進型PKD可以避免的。由于密封鉗上的集成熱保護,最新型號不僅可以在較低溫度下密封,通過使用預熱工具繞過記憶效應,它還可以更有效地實現包裝材料成型,這對于無鋁薄膜來說非常方便。由于伺服驅動的應用,心軸輪可以進一步適配更多不同種類的包裝,增加了整體成型和包裝靈活性。
2020年初,Arvid Nordquist為其咖啡包裝業務購買了兩臺最新的PKD機型。最新的PKD為進一步實現可持續性做了重要貢獻。另一個重要的支柱是與O. KLEINER密切合作,對卷膜進行微調,使PKD能夠以與傳統材料相同的速度和容量進行處理。該公司與其卷膜和包裝機械合作伙伴進行了充分的測試。
以上還不是Arvid Nordquist的最終目標。聰明的咖啡愛好者已經發現了另一個值得探索的可持續性方向。“易于回收的單層材料是我們積極探索的可行選擇,”Anders Nordquist說。這再次證明,與星德科和O.KLEINER的互信合作是有益的:由于其溫和的密封技術,最新的PKD系列也非常適合運行這種材料。O.KLEINER憑借其長期的包裝專業知識支持我們的目標。“測試進展順利,速度比預期快。”Martin Kleiner表示。
成立于2021年的Avestar包裝集團股份公司,是越南一家年輕的包裝印刷商,專門為三星、佳能、樂高、Brothers、Verizon等眾多品牌提供折疊紙盒包裝。
為了更好地滿足業務迅速增長的需要并實現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近日,該公司與曼羅蘭首度攜手合作,引進全新一臺具有世界上最大幅面1300 x 1870毫米的ROLAND 906 XXL(幅面8)。
“只有當我們能夠將效率和成本效益與始終如一的高質產品相結合時,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盈利能力。這臺最新引進的大幅面單張紙印刷機ROLAND 906 XXL不僅可以滿足我們對高品質和高生產效率的需求,而且還能帶來在大幅面包裝方面的獨特競爭優勢”,Pham Huu Hung先生強調。
ROLAND 900 XXL六項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技術能幫助Avestar包裝集團提高印刷質量和生產效率,并同時降低生產總成本,顯著提升其在大幅面包裝印刷市場中的競爭力。
大幅面印刷機設計。大幅面并不會影響印刷質量。ROLAND 900 XXL堅固的印刷機結構、優質的驅動齒輪和創新的液壓穩定裝置共同確保了從一項作業到另一項作業始終如一的出色印刷質量。此外,在具有五個或更多印刷單元的印刷機上使用縱向軸,消除了齒輪齒中的齒隙,從而保持完美的套準并進一步確保卓越的印刷質量。另外,7點鐘位置的圓柱幾何結構為穩定的大幅面印刷提供了更平坦的輸紙路徑。
SPL同步換版技術。SPL同步換版技術支持所有印刷單元印版同步更換。此外,由于印版更換時可同步進行橡皮布及壓印滾筒清洗操作,每次換版可節省高達7分鐘,省時又省力,提高利潤率和生產效率的同時又增強了印刷廠商的市場競爭力。SPL同步換版技術尤其適合短版作業。
OnePass一次走紙技術。作為全球最大的雙面印刷機,ROLAND 900 XXL一次走紙可以印刷64頁A4圖文,印刷速度高達11000印張/小時。曼羅蘭的“一次走紙技術”及其標志性的“最高效率,最高質量”的生產方法,可顯著減少清洗周期數和印刷準備時間,能為如Avestar包裝集團等的大幅面印刷廠商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
InlineInspector 2.0第二代聯線檢測系統,可以穩定可靠地檢測到極小的環狀白斑、色斑、劃痕、折痕、條紋污跡或者顯著色差以及承印材料的瑕疵,從而降低人工勞動成本及保證卓越的印刷質量。
InlineColorPilot 2.0第二代聯線色彩控制系統,可以自動測量控制套準和色彩,無需從收紙紙堆中抽出印張,在保證色彩高穩定性的同時,大量節省時間和減少廢張,提高生產效率。
全新一代InlineFoiler 2.0聯線冷燙系統,是一種突破性的增值印刷解決方案,可滿足市場對更具創意、更引人注目和更生動印品的需求。使用InlineFoiler聯線冷燙系統,印刷企業可以在多種承印材料上實現一次走紙,聯線完成冷燙和套印全光譜的顏色,并且可以與精美的壓花,或點涂層,或上光相結合,在獲得絕佳印刷品處理效果的同時還可大幅地提高生產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