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朗月

向晨曦
每天下午兩點,向晨曦準時出現在各網絡平臺開始直播,桌子上三臺手機同步工作。她穿著一身古風爛漫的衣裙,梳著兩個俏皮的辮子,戴著精致的耳環,笑起來溫柔又甜美,如果不是喉嚨上戴著的呼吸機,沒人能看出她是時刻有生命危險的罕見病患者。
1992年出生的向晨曦從小跟隨在無錫打工的父母租房生活。上小學二年級時,她的腳開始疼痛、紅腫,經常無緣無故摔倒,父親帶著她四處看病,最后在上海一家醫院才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類似“漸凍癥”。醫生說,這種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逐漸萎縮,直至全身癱瘓、呼吸衰竭。
站在門診室門口,向晨曦看見父親深深看了自己一眼,那迥異于常的奇怪眼神讓她刻骨銘心,長大后回想起那一幕,常覺心痛,父親的眼神似乎在說:為什么會是我家孩子呀?她才8歲呀,以后可怎么生活呀?
上初中后,向晨曦走路越發吃力。教室在三樓,上樓梯成了她每天無法逃避的噩夢。那時,她經常做夢,夢到父親背著自己上樓梯、進教室。
上高二時,她忽然發現雙腿徹底癱軟了。一次次嘗試站起來均告失敗。那天,父親從床上將她抱起來時,她默默地流淚,意識到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再也不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生活了。辦理休學那天,同學們給她唱了班歌,向晨曦哭了,盡管心里難受,仍強作笑顏說著安慰別人也安慰自己的承諾:“等我病好了,我就回來高考,和你們一起上大學。”
為了照顧女兒,母親辭去了工作。全家人的開銷和向晨曦的醫藥費全部壓到父親身上。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家里四處借債。聽說做游戲代練可以掙錢,向晨曦極力游說父母給自己買一臺電腦。家里本來就拮據,有必要再投入這樣一大筆錢嗎?父母對晨曦的要求既頭疼又心疼,最后咬咬牙,滿足了她。
游戲代練并沒有賺到錢,但網絡將向晨曦與外界聯系起來。后來,她找到了三家網站客服的兼職工作,總算有了一份微薄但穩定的收入。
2016年,向晨曦學著做直播,科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這種罕見病。有了粉絲們的相伴,她覺得自己重新找回了信心。
一次,向晨曦和外甥女一起捏超輕粘土,這種粘土有點類似橡皮泥。兩人玩得很開心,嘗試做出了一只憨態可掬的小熊。晨曦覺得很有趣,干脆又給自己網購了一份超輕粘土。
最初,向晨曦沒有專業工具,也不懂晾干的方法,更不懂制作的技巧,只能做一些形象粗糙、表情夸張的半身像。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她發現制作粘土娃娃有很多門道。比如,娃娃的造型大多來源于動漫人物,她就花大量時間看動漫,了解人物和劇情,琢磨粘土娃娃的細節應該如何表現,如何用最省力的方法克服身體障礙等。一點點的摸索后,向晨曦除了學會正確的晾曬方法、結構構建、人物比例等,連娃娃上的衣服都做得充滿立體感、發絲也捏得根根分明、表情更是塑造得惟妙惟肖,最后,她甚至能根據照片訂制娃娃。
在粉絲們的鼓勵下,向晨曦嘗試著開了一家淘寶店。隨著訂單日益增多,賣出的娃娃不僅承擔起了部分醫藥費,偶爾還能補貼家用。攢了一年多錢后,她給自己買了一輛電動輪椅。自此,她終于有了可以自由出門的“雙腳”。
期間,向晨曦的肌肉加速萎縮,坐久了屁股會特別疼,后來連客服的工作也做不了了。2021年3月,向晨曦入駐嗶哩嗶哩網站直播做粘土手辦,并創建線上教學的晨曦粘土學院。憑借多年的自學經驗,她摸索出一套粘土教程,將其詳細分解錄制成教程視頻:零基礎、省錢、省力、易懂,即使是剛入門的新手也能學會。
每次直播,愛美的向晨曦都穿得漂漂亮亮,花一個多小時讓媽媽用兩根綁帶固定站在桌前做手辦。獨自在家時,她常常一站就是一上午,腳上長泡是家常便飯。直到有一天,向晨曦連站立也困難,只能坐著直播了。無法久坐,她就要求自己在一定時間內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捏制。
向晨曦的手腕和手指雖然沒什么力氣,但在專門設計的桌板上來回移動時很靈活。她的左手因長時間墊在右胳膊下搖動抬手,手背骨節上磨出了黑黑的老繭皮。她的手臂抬不起來,意味著很難做高度超過20厘米的玩偶。
原來需要幾天或半個月做的手辦,到后來一個月只能完成一個了。2020 年2 月,病情急劇惡化,向晨曦一度危在旦夕。她甚至向醫生表達了遺體捐贈的愿望,希望自己去世后,身體可以提供給醫學研究。所幸,她最后挺過來了。但出院后的向晨曦,從此需要戴著呼吸機和制氧機才能維持日常生活。
在粘土學院,向晨曦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用手工養活自己,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每當聽到學員們叫自己老師的時候,向晨曦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粘土作品
線上店鋪越做越好,店里召集了很多有經驗的手辦娘做訂制娃娃;粘土學院的隊伍也越來越大,學員們年齡不同、身份各異,甚至還有明星。從最初的一個人直播教學,到分兩個班級教學,再到后來不斷有優秀的老師加入進來,許多老師都是在家不能出去工作的寶媽或者殘友。幾年來,學院前后招收超過五百名學員,其中包括二十多位殘疾學生。在學院里,所有的殘疾學員都是免費的,優秀的畢業學員還可以直接在晨曦的淘寶店接單。有個患內風濕的女孩,學習三個月就可以按圖片捏娃娃,圓了自己經濟獨立的夢想。
堅持捏粘土的六年,向晨曦賺了40萬元,完全承擔了自己的醫藥費和家里的房租、水電,還攢錢給媽媽買了個金戒指。向晨曦生活艱難,卻熱心公益。有次她帶著自己和學生的作品參加公益拍賣,將賣得的3000元全部捐了出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又捐出了一部分積蓄為武漢加油。
有個二十多歲的白血病男孩,找到向晨曦說要訂做一個摩托車模型。他想帶著摩托車模型一起去三亞,在碧海藍天下迎著咸咸的海風度過最后的時光。他還說,要是自己走了,摩托車模型可以留給爸媽做個念想。傷感的故事,讓向晨曦心里百味雜陳。從沒接觸過摩托車的她趕緊買了摩托車擺件,一比一臨摹。不久以后,男孩帶著做好的摩托車模型去往三亞。向晨曦和他約定,如果他從海邊活著回來了就告訴自己,但她再也沒有等到他的回信。
2021 年夏天,向晨曦在一場公益活動中突發呼吸衰竭。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她無法說話、動彈不得。在向晨曦對生命的信心跌到谷底時,她收到很多粉絲的鼓勵。有個女孩說自己經歷過三次死亡:2018年心梗,2019年肺栓塞,2020年感染新冠肺炎,她鼓勵向晨曦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堅持下去。
向晨曦愈加堅強,“我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健康的一天。”她的堅強和善良感染了一個男孩,終于等來了一份甜甜的戀愛。2022年年初,向晨曦又等來了另一個“奇跡”——她被重新確診為“免疫介導壞死性肌炎”。因與“漸凍癥”既相似又罕見,她被誤診耽誤了多年。如今大夫說有望治療,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足以讓她滿懷憧憬。
對于未來,向晨曦專門錄了個視頻告訴粉絲們,學院已經搭建完善,就算沒有她也能繼續報名學習。向晨曦想告訴所有人,無論身體如何,一定要努力,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