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陽

秦亮、田會靜家庭
“這片‘長出’的國土是我們團隊施工的!”“這片水域的生態修復方案是我們團隊設計的!”中交天津航道局的秦亮和田會靜夫婦看新聞時常有這樣的對話,二人相視而笑,目光里有自豪、有贊美,更有感謝。2022年5月16日,中宣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10戶2022年“全國最美家庭”先進事跡,秦亮夫婦名列其中。
家住天津濱海新區的秦亮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科學技術與數字化部總經理,妻子田會靜是中交天航局生態環保院副總工程師。他們是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領域共同成長奮斗的“戰友”,是常年奮戰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一線的科技工作者,也是朋友圈里羨煞旁人的模范夫妻。
秦亮是天津航道局史上最年輕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持參與了天津港、京唐港、曹妃甸等20 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參與國內疏浚旗艦“天鯤號”“天鯨號”調試升級工作,以及國內最大的耙吸船“通途輪”設計建造……工作十余載,秦亮破解了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難題,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12項、出版著作2項。
讓秦亮記憶猶新的是2014 年那次遠海工程項目的建設。“那時我身體不太好,遠海項目條件又艱苦,但我必須扛起中國疏浚史上最大項目總工程師的重任。”“我們都是黨員,知道這個項目的重要性,這場硬仗肯定要打。”田會靜最了解丈夫的性格,“你放心出發,我們在家給你加油鼓勁。”
帶著妻子的支持和關心,秦亮和團隊在季風期遠下大洋,頂著大風大浪在海上作業。秦亮回憶說,大浪不停,團隊的所有人幾乎都吐得站不起來。共事的工程師來了又走,而他堅守了近三年,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任務,也因此成為首屆中國航海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疏浚協會首批優秀技術專家。
秦亮做乘風破浪的戰士,田會靜忙于描摹祖國的大好河山。作為一個專業“治水”人,“把蔚藍還給海洋,把透明留給河湖”是田會靜最大的夢想。從業以來,她幾乎跑遍整個中國,哪里水臟、哪里泥臭就去哪里。在丈夫眼里,她是勤儉持家、通情達理的內助之賢;在同事眼中,她是無私奉獻的“拼命三娘”,曾先后參與并主持成都錦江流域治理等項目30余項,取得國家及專利及成果5項、省部級成果10余項。
2017年5月,雄安新區剛剛設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工作便全面啟動。作為中交集團首批進駐雄安的專家團成員之一,第一次來白洋淀的田會靜對眼前的景象有些吃驚:“大片的蘆葦蕩里漂浮著各種垃圾,水域上蓋著一層厚厚的油污,湖水幾乎成了黑綠色。”參與“千年之城”雄安新區的建設,意味著連續三個月高強度封閉工作,一年出差200 多天,這時,秦亮也對妻子說:“放心去吧,我們都支持你,就像當初你支持我那樣。”
田會靜和團隊很快投入白洋淀內源清淤方案規劃工作中。“必須確保白洋淀362 平方公里水域的下墊面生境現狀數據詳細到可研深度,在一個月內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說實話,我們當時也沒底。”田會靜坦言。那段時間,為了拿出方案,田會靜帶著團隊窩在臨時改造的工作室里,31天沒有出過房間,持續熬夜是家常便飯,困了就睡上一兩個小時,醒來后繼續投入工作。為了優化方案,田會靜又是幾天幾夜沒合眼睛。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實施方案》《白洋淀淀區綜合清淤工程專題規劃報告》等成果先后完成,為白洋淀治理工作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完成規劃工作后,為滿足數字化轉型要求,田會靜又帶領隊伍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新挑戰。她建流程、立制度、帶隊伍,先后在雄安新區白洋淀內源污染治理試點項目、唐河污水庫治理修復工程、引黃補淀工程、雄安棗林莊修復等工程中進行了BIM技術應用。其中,基于白洋淀內源污染治理試點工程研發的“環保疏浚工程BIM施工管理平臺”于2020年11月經天津市科學技術評價中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田會靜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有時出差航線交錯,可能還看到過對方的航班,想想也是一種風景。”秦亮從最浪漫的角度詮釋自己和妻子一直聚少離多的生活。在秦亮和田會靜的婚姻里,如何處理出差和分離是兩個人走進婚姻的第一課。
相識于大學實驗室的秦亮和田會靜是彼此的初戀,不善言辭的兩個人一度靠手機短信談戀愛。田會靜回憶:“那時候,白天各自忙學習、做實驗,晚上回到宿舍短信聊天,有時候會聊到很晚。有趣的是,我倆不約而同地都將手機上聊天的內容記在了日記本上,現在還保存著。”后來,兩人最初表達感情的模式也延續到了婚姻里。
田會靜笑著說:“無論誰出差,都是代替另一半去看異地風景,回來和家里人一同分享所見所聞,當然,禮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遠海工作的那段時間里,秦亮每天沿著海灘撿貝殼,回家后帶給妻子、女兒。田會靜知道,秦亮每天都在想著她們:“我們夫妻一人挖沙、一人治水,專治‘水土不服’。”雖然出差是常態,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夫妻倆都會坦誠溝通、互相體諒,在工作和家庭中間找到平衡點。
秦亮至今記得,當他在遠洋工程項目埋頭苦干時,家里曾亂成一鍋粥:“孩子發高燒了,妻子整夜照顧,第二天還得繼續去工作。”有一次,秦亮的母親摔傷了腿,田會靜一邊帶著孩子,一邊照顧老人,“母親上下樓梯都是她背著一步步走的。”
結婚十三年,秦亮和妻子聊起家庭總會覺得虧欠:“我們沒法像別的家長一樣每天都陪著孩子,更多是以身作則影響女兒,培育自律、嚴謹、認真、踏實的家風。”但懂事的女兒卻給了他倆最大的慰藉和鼓勵。他們的女兒秦添祺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開始,她對爸爸、媽媽總是經常出差感到不滿,有時會噘起小嘴,也會埋怨幾句,可隨著漸漸長大,想到爸爸媽媽一個是祖國海疆的建設者,一個是“千年之城”的設計師,她又感到很自豪。秦添祺高興地說:“爸爸媽媽,你們經常加班和出差,是因為你們優秀呀!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像你們一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聽了女兒的話,夫妻倆倍感欣慰。
秦亮、田會靜家庭先后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稱號。當被問起“什么是最美家庭”時,田會靜笑言:“對于我們科技工作者來說,就是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家庭觀,相互理解支持,這樣我們才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只有國家這個大家好了,我們的小家才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