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曉,劉生敏 FENG Chunxiao, LIU Shengmin
(上海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上海 200093)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密切關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以及經濟發展狀況。2021 年10 月8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提出了加強黃河流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目標,為了構建安全、便捷、智能、綠色的綜合交通網絡,要加快形成黃河流域現代化交通網絡,加快以“一字型”、“幾字型”和“十字型”為主骨架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建設,其中,“一字型”為東西向大通道,從濟南市開始,途徑鄭州市、西安市和蘭州市,通向西寧市,這條“一字型”通道將串聯起黃河流域的重要城市群,對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提高這條“一字型”通道的中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關鍵之舉。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在政策支持下,物流業將會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只有當對比濟南市、鄭州市、西安市、蘭州市和西寧市物流競爭力水平,才能發現目前阻礙城市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不利因素,進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城市物流競爭力水平。
回顧過往學者們關于物流競爭力評價的研究,不管是在研究方法上還是在研究內容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研究方法上,有因子分析法、FCE-AHP 法、主成分分析法、ANP-TOPSIS 法以及熵權TOPSIS 法等,其中熵權TOPSIS 法憑借其評價過程中的優越性,在近些年開始引起學者們的注意,因此本文主要關注基于熵權TOPSIS 法的物流競爭力評價研究內容。選好物流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在熵權TOPSIS 法的運用過程中至關重要。關于物流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學者們眾說紛紜,其中,劉艷等(2016) 選取“一帶一路”內陸節點城市為研究對象時,科學構建了包含經濟發展能力、物流需求能力、城市供給能力、人才環境建設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在內的5 大類別評價指標體系。林華和羅瑤(2017) 在研究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物流競爭力時,選取了腹地經濟、港口狀況及物流產業3 項評價指標。李彤等(2019) 為了研究“一帶一路”沿海港口節點城市的物流競爭力,選取了包括腹地經濟發展、物流產業規模、港口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水平在內的4 大類別評價指標體系。岳朝龍和李丹丹(2019) 運用熵權TOPSIS 法對長三角(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市) 港口物流競爭力做出評價,得出安徽省物流競爭力最弱的結論,最后運用SWOT 分析法對安徽省港口物流競爭力提升提出建議。以上這些研究所涉及的評價指標均起到本文在測度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時的重要借鑒作用。
1.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為了科學準確地評價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水平,需要遵循全面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構建一套全面且科學合理的城市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對濟南市、鄭州市、西安市蘭州市以及西寧市物流資源的分析,本研究將影響城市物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歸納為4 大類、19 個具體指標,詳見表1。

表1 城市物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1) 城市物流經濟發展能力。經濟發展能力是基礎性影響因素,城市經濟發展能力越強,城市對物流業的需求就越大,物流競爭力就會越強。
(2) 城市物流作業能力。物流作業能力是提升城市物流競爭力的前提,城市交通運輸設施越完善,物流業發展越迅速,物流競爭力就越強。
(3) 城市物流需求規模。物流需求規模是提升城市物流競爭力的動力,物流需求規模越大,物流業發展的潛力越大。
(4) 城市物流創新能力。物流創新能力是提升城市物流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物流創新能力越強,物流業效率水平越高,物流競爭力越強。
1.2 熵權TOPSIS 法。為了更加客觀地分析城市物流競爭力,需要借助綜合評價方法來實現。在選取評價方法時參考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因子分析法以及TOPSIS 法等,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模糊綜合評價法在確定各個指標權重時缺少客觀性,因子分析法無法反映所有指標的信息,TOPSIS 法會存在不同因素的權重對競爭力的影響不同、指標易重復等問題。因此,本文選取熵權TOPSIS 法并借助EXCEL 運算對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研究。熵權TOPSIS 法即先用熵權法對各個指標進行客觀賦權,再借助TOPSIS 法進行指標評價,這樣在評價城市物流競爭力時就會相對客觀、計算簡單、適應性強且可以實現局部評價和整體評價。
1.3 熵權TOPSIS 法具體步驟。熵權TOPSIS 法將熵權法與TOPSIS 法組合使用,建立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具體步驟如下:


2.1 實證數據來源及處理。本文選取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濟南市、鄭州市、西安市、蘭州市及西寧市為研究對象,以其2020 年的數據作為樣本進行研究。數據來源主要是各省市統計年鑒和各省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各省市郵政管理局、各省市通信管理局有關數據以及EPSDATA 官網。
2.2 模型運算。根據上述計算步驟從(1) 至步驟(7),對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19 個指標進行相關數據處理,依據熵權TOPSIS 法,借助EXCEL 計算出的各指標權重如表2 所示:

表2 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各指標權重
根據表2 所計算出的的城市物流競爭力各指標評價,按照上述計算步驟從(8) 到步驟(10),對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的物流競爭力分別計算各級評價指標的相對接近度,如表3 和表4 所示:

表3 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一級評價結果
2.3 評價結果分析。從表3 和表4 的評價結果來看,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在物流經濟發展能力、物流作業能力、物流需求規模以及物流創新能力4 個方面的實力存在差異。

表4 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結果
(1) 物流經濟發展能力方面:濟南市競爭力最強為0.684。雖然鄭州市經濟發展水平很高,2020 年GDP 總值、財政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高于其他4 個城市,但是其第三產業占GDP 比重卻是這五個城市中最低的,所以鄭州市經濟發展能力競爭力僅次于濟南市為0.667,位居第二。西安市GDP 總值接近于濟南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鄭州,但其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財政收入遠遠低于濟南市和鄭州市,導致西安市競爭力一般為0.461。蘭州市和西寧市人口少、經濟體量不大、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所以競爭力較弱分別為0.286 和0.251。
(2) 物流作業能力方面:鄭州市實力最強為0.883,以絕對的優勢領跑其他城市,雖然2020 年鄭州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投資低于濟南市,但是作為中國鐵路、公路、航空兼備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城市,其物流作業能力極強,快遞業務量遠遠高于其他城市。經濟發展實力強勁的濟南市和西安市競爭能力相近分別為0.789 和0.754。蘭州市競爭力較弱為0.170。西寧市競爭力為0.000,筆者認為導致此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西寧市在物流作業能力的4 項指標中的原始數據都遠遠低于其他城市,所以標準化結果均為0,以致于競爭力為0。
(3) 物流需求規模方面:郵政業、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經濟貿易活動及進出口活動等相關物流支持產業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影響著物流需求規模,所以鄭州市催生了很多物流需求,其競爭力最強為0.722,西安市競爭力與鄭州市接近為0.700。盡管濟南市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遠遠高于其他城市,但其進出口總額卻還不到鄭州市的三分之一,所以其競爭力中等為0.573。蘭州市和西寧市競爭力都比較弱分別為0.083 和0.039。
(4) 物流創新能力方面:人才是21 世紀最重要的資源,物流從業人員是物流競爭力提高的后備力量,而高校又是培育各行各業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可以為物流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鄭州市和西安市不管是物流從業人員還是高校數量、高校畢業生數量都很多,因此在物流創新能力方面競爭力都很強,鄭州市競爭力最強為0.997,西安市競爭力其次為0.794。濟南市競爭力排第三為0.538 的原因可能是其郵政、交通運輸及倉儲業從業人員不多,且電信業務總量和移動電話用戶數遠低于鄭州和西安。蘭州市有一所985 院校,高校在校生數和畢業生數都很可觀,所以蘭州市競爭力為0.305。西寧市無論是人才方面還是物流通信設施水平都不具備優勢,所以競爭力最弱為0.098。
(5) 橫向來看,鄭州市的綜合能力最強,盡管在物流經濟發展能力方面競爭力弱于濟南市,但不管是在物流作業能力、物流需求能力方面,還是在物流創新能力方面競爭力都居于這幾個城市中的第一,所以綜合競爭能力高居首位。西安市物流競爭能力較強,雖然無論哪一項評價指標都沒有排第一,但西安市在權重較高的物流需求規模方面和物流創新能力方面均排第二,因此綜合競爭能力排第二。濟南市綜合競爭能力中等排第三,盡管在物流經濟發展能力方面競爭力最強,但濟南市的物流作業能力比鄭州市弱排第二,且物流需求規模和物流創新能力中等均排第三。蘭州市綜合競爭力較弱,在每一項評價指標中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綜合競爭能力排第四。西寧市物流競爭力最弱,因為西寧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且人口規模小,所以對物流相關的需求程度低,再加上西寧市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缺乏相關人才,所以整體而言競爭力最弱。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從戰略需要上來看,需要加速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加強全流域協同合作,進而促進民生改善。為進一步促進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港口物流發展,加強各個城市競爭力,本文根據上述評價結果提出增強城市物流競爭力的相關對策和建議,具體如下:
3.1 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近幾年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的物流基礎設施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貨運通道不完善、公路貨運總量不高、高速鐵路建設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加強沿黃通道、貨運通道和高速鐵路建設是提高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互聯互通水平的基本要求。還要加快建設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同時提升濟南市、蘭州市和西寧市的區域樞紐機場功能。此外,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還應該加快建設物流園區及其配套設施,建立現代化倉儲與配送中心提升快遞業務量,濟南市和西寧市應該有針對性地建立專門的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物流與配送中心,鄭州市和西安市應該積極建設航空港區,建立國際化的物流園區。
3.2 加強城市物流人才建設。人才在各行各業都是推動科技創新進步、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培養和引進物流人才是促進物流業發展,進而提高物流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短期來看,當前物流行業人才匱乏、物流從業人員流失問題嚴重,如蘭州市和西寧市2019 年、2020 年的物流從業人數和在崗員工平均工資甚至低于2018 年以前的工資水平,因此要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薪資福利待遇、加大物流行業人才扶持力度,從而營造良好的物流行業從業環境,進而留住人才。長期來看,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因此,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應該增設和改革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校企合作,多多開展大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為培養更多知識儲備充分且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物流人才做好長期規劃。
3.3 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為了緊跟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步伐,物流行業也需要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構建現代物流網絡體系。以鄭州市和西安市為例,要增強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功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加速建設5G 網絡,拓展5G網絡在物流行業的場景應用,在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率先推進泛在感知設施的規?;ㄔO及應用。此外,還可以通過提供“人工智能+”服務加強物流產業鏈的人工智能平臺等建設。通過構建物流信息平臺,不僅能高效整合現有物流資源,還能優化物流運作流程。
3.4 加強城市區域合作。從物流競爭力評價的綜合得分來看,鄭州市在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中以絕對的優勢位居首位,濟南市和西安市物流競爭力相對較強,蘭州市和西寧市城市物流競爭力都很低,發展水平很不平衡。作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以及現代物流中心,鄭州應該強化對外開放,加強與其他中心城市的物流交流與合作,加強交通和通信網絡等互聯互通,協調各個中心城市之間的高水平發展,避免同質化建設和不必要的低水平競爭,形成黃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高效協同、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