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重癥肺炎是一種危重疾病,也是ICU 的常見疾病,需及時使用機械通氣進行較長時間的治療。但是人工氣道建立后會導致呼吸道喪失正常的濕化、加溫等功能,并且一些鎮靜類藥物、肌松類藥物還會導致氣道纖毛運動功能降低,使大量分泌物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在深部支氣管聚集,對氣道造成阻塞,肺部通氣功能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1],機械通氣效果較差,患者預后不良,需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2]。振動排痰則是通過肺部振動和定向叩擊的方式促進痰液排出,促使粘附在支氣管黏膜表層的黏液、代謝物質脫離并進入到大氣道中[3],使痰液排出體外。因此,振動排痰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可提升治療效果。本文對振動排痰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應用于重癥肺炎機械通氣中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入ICU 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106 例重癥肺炎患者,患者均以自愿形式加入實驗,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3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 例,女25 例;年齡28~72 歲,平均年齡(50.11±3.56)歲;病程4~16 d,平均病程(10.12±2.34)d。試驗組中男27 例,女26 例;年齡27~72 歲,平均年齡(49.64±3.72)歲;病程4~17 d,平均病程(10.67±2.25)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s)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進入ICU 并實施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②呼吸頻率>30 次/min[4];③PaO2/FiO2<250 mm Hg[5];④試驗方案提交至醫院倫理委員會,患者簽署試驗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肺部腫瘤患者;②精神疾病、無法配合實驗的患者;③無完整臨床就診資料的患者;④中途退出實驗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治療,連接心電監護、血壓血氧監護設備,將氧濃度調整至100%,在氣管套內部直接滴入2 ml 濃度為2.0%的利多卡因,完成麻醉后插入導管,在支氣管鏡引導下找出病變位置,將痰液引導至病變肺段支氣管開口處,將其吸出,之后進行生理鹽水(≤100 ml/次)灌洗直至灌洗液澄清,如操作期間PaO2<80%則需立即停止,待恢復后再操作,完成后退出器械。
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振動排痰治療,振動排痰在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之前20 min 進行,使用美國G5 震動排痰機,頻率設置在15~30 MHz,持續時間15~20 min/次,2 次/d。操作時選擇健側臥位,對背部進行由外向內、自上而下叩擊。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生命體征指標、呼吸以及血氣指標。①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血象恢復正常,咳嗽、發熱等臨床癥狀消失,PaCO2≤50 mm Hg,PaO2≥80 mm Hg;有效:治療后白細胞較治療前下降,咳嗽、發熱等臨床癥狀顯著緩解,PaCO2為51~70 mm Hg,PaO2為70~79 mm Hg;無效:治療后白細胞、咳嗽、發熱等臨床癥狀均未發生改變,PaCO2>70 mm Hg,PaO2<70 mm Hg。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生命體征指標包括呼吸頻率、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等。③呼吸以及血氣指標:PaO2/FiO2、WOB、Cdyn、PaO2、PaCO2。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平均動脈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注:兩組比較,P>0.05
2.3 兩組患者的呼吸以及血氣指標比較 試驗組PaO2/FiO2、Cdyn、PaO2均高于對照組,WOB、PaCO2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呼吸以及血氣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的呼吸以及血氣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重癥肺炎屬于危重疾病,多合并呼吸衰竭,常規全身抗生素治療無法保證局部病灶的藥物濃度,治療效果較差,且病死率高。纖維支氣管鏡的使用改善了對于該病治療的盲目性,其通過內鏡對病灶進行觀察,將痰液及時排出體外,可對氣道功能進行有效改善[6]。但是患者因為疾病和藥物等綜合作用,分泌物較多,具有較高的粘稠度,肺內細小氣道被痰痂堵塞,而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的效果不足,需進行改進[7]。
本文數據對比可見: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平均動脈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PaO2/FiO2、Cydn、PaO2均高于對照組,WOB、PaCO2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振動排痰屬于一種物理排痰方法,取健側臥位,進行垂直方向叩擊,水平方向擠壓[8],可促使痰痂的液化和震落,同時還可以促痰液上移,可快速將痰液排出體外,效果突出[9];振動排痰方法操作簡單便捷,操作力度適中,具有較好的穿透性,對于深部痰液也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但是在單獨使用對于干燥的痰痂和分泌物無法去除[10-13],因此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技術,在將痰痂震落之后通過灌洗使痰液發生移動,排出至大氣道,并且可以在病變明顯部位注入抗生素,保證局部藥物濃度,以提升整體治療效果,改善呼吸功能和血氣指標。
綜上所述,在重癥肺炎患者機械通氣期間聯合使用振動排痰和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可提升疾病的整體治療效果,保持各項生命體征的穩定性,同時可提升呼吸功能,并改善血氣指標,綜合治療作用突出,能促進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