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鑫 黃培昭 岳林煒 辛斌 青木 李曉驍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我國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83.5公斤”,“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10月17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第一場記者招待會,宣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都有充分保障,在重大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國際糧食能源安全敲響警鐘的大背景下,給世界帶去穩定和信心。17日下午的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則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十年磨一劍”,“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1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日,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致電、致函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表示中共二十大將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新的里程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定能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10月17日10時,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一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叢亮,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等參加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保障糧食安全的能力更強了”,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17日用這個標題報道記者會傳遞的信息。英國《環球先驅報》17日說,當天中國官員稱,10年來,中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糧食年產量提高,市場運行穩定。文章引用叢亮的話說:“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裝中國糧?!睋榻B,2012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站上1.2萬億斤臺階,自2015年起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爸袊心芰τ袟l件牢牢抓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7日報道說,叢亮表示,中國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83.5公斤,即使不考慮進口的補充和充裕的庫存,僅人均糧食產量就已超過國際上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談到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叢亮認為,中國的糧食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國在冬季取暖需求激增之前擁有充足的能源庫存?!甭吠干?7日報道說,中國能源部門的負責官員任京東當天表示,中國將大幅提高國內能源供應能力和關鍵大宗商品儲備能力,重申保障供應、穩定原材料價格等政策。他還說,目前,北方地區正在陸續進入冬季供暖期,“我們的目標是要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美國彭博新聞社17日稱,在經濟低迷和全球能源市場動蕩之際,中共二十大除了將能源安全列為重要任務,還承諾將穩定地減少導致全球變暖的排放量增長。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用任京東的話說:“碳達峰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主動要做?!?/p>
高質量發展繼續鼓勵外資
17日,法新社、路透社等媒體紛紛報道了趙辰昕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闡述,“三季度(中國)經濟明顯回升”,“從全球范圍看,中國經濟表現也依然突出”,“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與全球通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俄羅斯塔斯社17日稱,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調低了對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但中國經濟形勢肯定會好轉。中國官員在記者會上說,隨著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必將進一步鞏固。德國電視臺17日稱,趙辰昕在記者會上承認,受外部環境、疫情、極端天氣等一些超預期因素影響,中國經濟月度之間有所波動,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他表示,總體而言,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復蘇,中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力”。
會上,彭博社記者問,中國政府將如何進一步減少對鐵礦石、原油、天然氣和大豆等外國進口資源的依賴,以實現更加自給自足的經濟?趙辰昕在回應中糾正說,國內外有一些聲音,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著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收縮,甚至講要搞自給自足的經濟,“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任何國彖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
美國CNBC記者報道稱,與以前相比,中國官員現在較少提及GDP的快速增長,趙辰昕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吸引外資“也面臨新的形勢”。報道強調,中國官員表示鼓勵外商投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鼓勵外商投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最徹底的自我革命”
環球時報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