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鋼琴是人們在聲樂表演中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樂器之一,由于其獨特的音色與極強的表現力,被人們稱為“樂器之王”。想要打造一場完美的聲樂表演,既需要演唱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技巧,還需要具備專業的樂器,一同對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與主題進行完美呈現。因此,人們需要深入探索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二者之間協作的基礎條件及實施路徑進行分析,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完美的聲樂表演。
[關鍵詞] 鋼琴藝術指導;聲樂演唱;相互作用
[中圖分類號] J624.1?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5-0186-03
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二者之間的完美配合,不僅可以對聲樂作品的主旋律進行強有力地烘托,還可以充分展現聲樂作品內部蘊含的情感及風格特征。藝術指導與演唱人員二者在聲樂表演過程中不僅要精準表達自身旋律聲部,還需對對方聲部進行襯托,促使聲樂作品的呈現更具表現力,給予觀眾一場聽覺盛宴。本文主要將當前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為出發點,對二者之間的協同條件及路徑進行探索分析,期望可以給予相關從業人員數據資料參考,使其充分表現音樂作品情感。
一、鋼琴藝術指導對聲樂演唱的作用
(一)長音補充與和聲功效
以《秋風詞》樂曲為例,該聲樂作品情感基調極為悲傷,旋律清晰。在14—18小節第二次重復主題時運用三拍子和四拍子長拍停止,鋼琴伴奏在樂曲中的出現具有長音補充功效,即使在長音之中也會持續抒發情感,演唱人員演唱長音時給予觀眾層層遞進、回味無窮的遐想空間,也彌補了長音演唱過程中的空白之處,促使人聲與鋼琴完美和諧[1]。鋼琴與聲樂演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以《死神與少女》為例,該聲樂作品在a段9—19小節之中,鋼琴在伴奏環節采用了柱式和弦弱彈的形式,以一種極為微妙的節奏感促使整體樂曲節奏較為緊促,充分彰顯了少女內心深處驚慌無措的情緒。而演唱人員在鋼琴引領下也加快速度,重點突出樂曲的緊張感。在b段22—37小節,鋼琴在彈奏過程中運用了d小調柱式和弦,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死神來臨的腳步,同時與a段少女內心深處的惶恐不安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促使演唱人員的演唱過程鮮明立體,富有活力。鋼琴自身具有極為獨特的和聲色彩,通過演唱人員與鋼琴伴奏二者之間的和聲,可以對樂曲作品蘊含的人物角色性格特征進行補充表達。
(二)輔助情感抒發功效
鋼琴伴奏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既不是獨立存在的,也不是跟隨演唱人員的節奏隨意彈奏,其不僅需要與演唱人員之間具有完美的配合,更需要推動演唱人員進入作品,對情感抒發進行輔助,引發觀眾產生情緒變化。優秀的藝術指導要比演唱人員提前了解樂曲的情感基調與主旨內涵,促使演唱人員更為精準地掌握樂曲情緒變化,與鋼琴伴奏一同配合,激發觀眾情感的共鳴。藝術指導指的是在深入感知樂曲情感、旋律、內容的基礎上給予演唱人員必要的指導,促使聲音與伴奏和諧交融[2]。藝術指導如若對樂曲的理解層層剖析、極為深刻,則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帶動演唱人員的情感,充分彰顯樂曲藝術風格。鋼琴可以利用大、小調直接生動地描繪樂曲,并通過倚音、和弦、震音等與演唱人員的旋律聲部完美交融,幫助演唱人員感受到不同樂曲的情感,提高演唱人員情感表達強度。以《秋風詞》樂曲為例,在29—31小節,鋼琴伴奏可以通過和弦震音將相思的情緒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帶動演唱人員進入作品。
(三)對演唱人員的指導帶領功效
藝術指導會在第一時間捕捉到演唱人員在表演過程中出現的節奏、音準上的失誤,并通過靈活的演奏技巧,利用放慢、加快速度配合演唱人員或加大伴奏音量掩蓋失誤等手段,給予演唱者充足的反應時間,幫助其快速找回作品旋律。同時,藝術指導在鋼琴伴奏過程中需要充分彰顯高、貼、襯、托的作用,以《秋風詞》為例,在間奏、伴奏、尾奏時,只有藝術指導人員具有清晰明了的旋律線條,才可以推動演唱人員快速融入歌曲。在14—18小節再次重復主句式,鋼琴藝術指導需采取“對題”的手法襯托出樂曲主題,將整首樂曲推向高潮。在表演過程中,藝術指導需要依據演唱人員自身特色一同對語句進行協調,像氣口位置、分句等。而在實際表演過程中,部分演唱人員缺少大型舞臺表演經驗,會不自覺地產生緊張焦慮情緒,藝術指導需做演唱人員堅實的后盾,給予其肯定的目光,安撫情緒,二者之間完美配合、精細調節,呈現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二、聲樂演唱對鋼琴藝術指導的作用
(一)強化專業技能
大部分樂曲都具有較為復雜的節奏及豐富的情感,在練習過程中,鋼琴伴奏人員也會不斷強化自身專業技能。針對部分樂曲而言,只有其具有極為豐富的伴奏組成才可以完美詮釋情感,像藝術樂曲或歌劇等。因為在演唱環節并沒有其他樂器進行輔助,只有鋼琴伴奏結合實際表演,靈活變化才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樂曲情感。以《我哭泣為我的命運》樂曲為例,在1—12小節中,采用了柱式和弦長音,為演唱人員向神明控訴自己的命運進行簡單鋪墊。為了更好地迎合演唱人員情緒,鋼琴藝術指導在演奏過程中需柔弱、低沉彈奏。進入13小節后,整體節奏轉化為八三拍附點節奏,以此呼應演唱人員哭泣訴說的神態。在表演過程中,當演唱人員利用連續、重復、強調的歌詞表達情感時,鋼琴藝術指導需從旁予以相應的情緒配合,給予演唱人員力量,提高樂曲的整體演唱效果,給予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提高聽辨能力
在傳統概念中,人們簡單的認為鋼琴伴奏僅僅只是伴隨演唱人員的節奏展開,并不需要高超的技術能力。但其實鋼琴藝術指導往往是在表演過程中最為了解演唱人員之人,藝術指導需要時刻觀察演唱人員是否存在節奏紊亂、走音等現象,及時予以反應[3]。在演唱過程中,藝術指導還需時刻觀察演唱人員呼吸、情緒狀態,巧妙融合演奏技巧,結合演唱人員實際情況,予以長音、重音等。通過聲樂演唱的開展,可以強有力地提高鋼琴藝術指導的聽辨能力與臨場反應能力。
(三)培養二次創作能力
在表演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鋼琴藝術指導與演奏人員二者配合不好的現象,此時鋼琴藝術指導需要結合演唱人員實際情況,對樂曲進行靈活的刪減、加工或改變。在演唱過程中,鋼琴藝術指導需要立足于樂曲具有的獨特之處,采取鋼琴技法靈活地添加自身理解進行創作。像可以在長音位置增添對題,與之相呼應,采用震音16分音符來表達情感的強烈波動等。在不斷表演磨合過程中,可以培養鋼琴藝術指導二次創作的能力,對樂曲進行深加工。
三、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協作的條件
(一)精準掌握樂曲情感
每一首樂曲都具有極為深刻的內涵,飽含著作曲者與作詞者的情感風格。演唱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必須對樂曲進行深入剖析,了解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意圖與情感融入,掌握樂曲中各個樂句及音符具有的特征,并采取合理的形式將其進行展現。同時,雙方在對樂曲進行理解的基礎上,還必須進行情感升華,運用獨特的演唱與演奏技巧,為觀眾營造音樂意境,彰顯樂曲情感,提高樂曲感染力[4]。鋼琴藝術指導與演奏人員是樂曲與觀眾之間的重要紐帶,二者必須對樂曲情感及內涵進行精準把握,雙方達成高度的一致,方可全面地對作品進行呈現,帶領觀眾一同深度欣賞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二)演唱人員與藝術指導人員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
為了推進表演活動順利開展,演唱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二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雙方需要不斷磨合交流,知曉對方身份的重要性。鋼琴藝術指導需不斷強化自身專業技能,依據樂曲實際內容,對節奏與旋律進行科學掌控。同時,還需對演唱人員的風格進行深入了解,對其在表演過程中的部分技巧主動進行配合,精準表達樂曲的情感與內涵,在短時間內將觀眾迅速帶入良好的藝術氛圍中。演唱人員必須與鋼琴藝術指導時刻保持密切交流,及時告知對方表演需求,隨著音樂節奏、旋律的發展,不斷對自身演唱方向進行調整,利用自身富有個性的唱法帶動鋼琴藝術指導。只有二者通力協作,方可增強表演感染力[5]。
四、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協作的途徑
(一)了解聲音特質
表演過程中,鋼琴藝術指導必須充分掌握演唱人員自身具有的聲音特質,對不同音域的演唱人員音色有針對性的調整[6]。例如,抒情女高音由于其自身音色線條柔美、富有詩意,當鋼琴藝術指導與其合作時,需要積極運用婉轉旋律來襯托演奏人員音色,呈現樂曲中人物性格特征。同時,鋼琴藝術指導在伴奏過程中應避免過于突出旋律部分,將彈奏重點放于左手上,演奏人員與鋼琴伴奏二者之間不應產生聲部重疊,利用左手手臂下沉力量,充分彰顯低音區聲部的圓滑過渡。而戲劇女高音由于其音色極具爆發性,較為飽滿,在伴奏過程中,鋼琴藝術指導應對低聲音量進行合理控制,重點突出樂曲旋律部分,避免在伴奏過程中產生與演唱者相互對抗的聲音。對低聲曲演奏過程中,如若鋼琴藝術指導仍舊采取相同力度為男中音和女高音伴奏,那么極易將女高音聲音掩蓋,因此在實際表演環節,鋼琴藝術指導必須立足于演唱人員實際音色特征,靈活調整伴奏策略,以鋼琴伴奏襯托演唱人員的聲色。
(二)模擬現場演出
在正式演出前,鋼琴藝術指導及演唱人員二者需要一同開展現場模擬演出,在真實情境中模擬真實舞臺表演,直觀感受演出現場的氛圍與效果,對在模擬演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失誤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制定出對應的解決對策,提高表演自信心,保證正式舞臺表演效果。在模擬現場演出過程中,鋼琴指導人員及演唱人員需牢牢掌握各個表演細節,并與錄音、攝像等多個部門之間深入交流探討,確保任何一個環節都將精準開展,提高各個部門之間配合的協調性,保證表演的完整程度,充分彰顯樂曲情感與內涵,打造完美的表演效果。任何一場完美舞臺的呈現皆需要多次的排練與交流,鋼琴藝術指導與演唱人員需要立足于表演作品,對內部情感、表現手法進行探究分析,二者之間達成共識,形成互相呼應、襯托的演奏形式,將歌聲與琴聲進行完美融合,保證演出效果。以《我愿是那棵白楊》現場表演為例,鋼琴藝術指導與演唱人員需要保證三連音與旋律正常節奏之間的完美融合,充分彰顯樂曲作品中的純真善良,促使觀眾真正沉浸在音樂作品中[7]。當我們對國外樂曲《紫羅蘭》進行欣賞時,在舞臺上伴奏與歌聲二者之間互相補充追逐,營造了趣味活潑的舞臺氛圍,具有良好的表達效果。
(三)加大交流頻率
積極有效的交流溝通是演唱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在表演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雙方在彼此交流過程中了解對方需求,并互相給予、互相成就,保證表演效果,給予觀眾聽覺、視覺的雙重享受,賦予樂曲生命力與感染力。演唱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需對排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交流,雙方獲得表演感悟與意圖,對樂曲存在的情感進行深入挖掘,努力做到表演環節零失誤,以最完美的狀態完成演出,帶領觀眾一同感受到樂曲作品具有的魅力。在表演過程中,僅僅憑借演唱人員嫻熟的技巧表達作品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其必須與鋼琴藝術指導圍繞樂曲調式、曲式、情感、節奏、旋律、演奏音量等一同進行交流,達成一致,促使伴奏與演唱真正合二為一,保證樂曲表演的完整性,樂曲作品真正升華。同時,在樂曲作品中高潮是極為關鍵的構成部分,是點睛之筆,對表演效果起到直接影響。因此,演唱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必須確定高潮部分的旋律發展勢態,確定情緒聲音的演唱類別,并從音色、速度、節奏等多個方面入手,精準掌控伴奏旋律,確保伴奏與演唱二者相互依托。以《祖國·慈祥的母親》為例,演唱人員在高潮部分換氣結束后,鋼琴藝術指導應利用反向半音音節將整首樂曲的情感推至高潮,烘托演唱部分。
(四)相互學習探討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表演人員與鋼琴藝術指導二者之間需要具有良好的技術配合。首先,鋼琴藝術指導必須結合演唱人員的音色、唱法技巧選擇合理的伴奏形式,對伴奏聲音進行有效控制,不可蓋過演唱人員。在意境、旋律、節奏、情感等多個方面相輔相成,對演唱聲音進行襯托,二者完美融合發揮樂曲情感[8]。同時,鋼琴藝術指導必須在業余時間對自身演奏技巧進行提升,像踏板、大跳、輪指、三六度音階等皆需掌握,每一個樂曲都具有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及情感,鋼琴藝術指導必須選擇適宜的形式,以最完美的狀態將樂曲呈現給聽眾。其次,鋼琴藝術指導必須充分意識到自身并不是一臺會發聲的機器,需要對演唱人員的狀態實時進行觀察,根據氣息推動給予氣口,使其更好地把握歌曲。在實際演唱環節,一旦面對臨場失誤,像演唱人員情緒不夠飽滿、唱錯詞、未及時進入唱段等現象,鋼琴藝術指導需要隨時配合調整,并安撫演唱人員情緒。最后,演唱人員必須牢牢抓住樂曲情感,快速融入樂曲境界,將自我帶入人物角色之中,以自身情緒、生活經驗與藝術指導進行完美配合,對樂曲深層含義進行展現,給予聽眾良好的視聽盛宴。
結? ?語
聲樂演唱與鋼琴藝術指導是在舞臺中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二者必須相互作用,相互襯托,以默契十足的表演將樂曲中蘊含的情感與內涵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提高樂曲作品的層次感與感染力,給予觀眾最佳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高嘉鎂.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協同配合的思考[J].藝術評鑒,2023(08):164-167.
[2] 孫銘澧.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的相互作用[J].當代音樂,2022(08):20-22.
[3] 李丹妮.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配合的技術性問題[J].藝術研究,2018(03):204-205.
[4] 賈勇宏.論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教學與演唱中的作用[J].隴東學院學報,2018,29(05):131-134.
[5] 黃佳.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者的協調配合研究[J].黃河之聲,2018(05):22.
[6] 李子龍.淺談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演唱中的合作與藝術指導性[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2(06):264-265.
[7] 王倩.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演唱中的合作與藝術指導性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23(09):164-166.
[8] 駱楠.用鋼琴伴奏為聲樂演唱錦上添花——淺析高校聲樂藝術指導與教學[J].音樂生活,2018(07):79-80.
(責任編輯:莊? ?唯)
[收稿日期] 2023-12-25
[作者簡介] 孫愛竹(1992—? ),女,沈陽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師。(沈陽? 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