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 言
“兩個確立”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會把握“兩個確立”,切實增強對“兩個確立”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定不移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不斷在新的趕考路上奮力書寫新華章。
確立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是無產階級政黨實踐的寶貴經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重要原則。“兩個確立”是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實踐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民心所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新運用新發展。
領袖核心是指國家、政治團體、群眾組織等的最高領導人,是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人,是統帥、主心骨,是責任、擔當。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確立核心、維護核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一個政治原則。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總結國際工人運動時指出,無產階級實踐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有一個領袖,而且這個領袖要有權威、有影響,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進行武裝斗爭中也認為,無產階級是高度集中的統一整體,領袖、政黨、階級、群眾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領袖是政黨的領袖,政黨是領袖集團主持下的政黨,政黨沒有自己的領袖就不能形成統一的意志,就不會有戰斗力、號召力和凝聚力。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鄧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必須有一個眾望所歸的領袖;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九千萬黨員的大黨,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袖核心是最有權威、最有影響的,但最有權威、最有影響并非意味著無限權力,而是代表著無限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中央軍委民主生活會上指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對我來說就是責任,我要用畢生精力和全部生命來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主席負責制,就是軍委主席對我軍重大問題最后拍板、一錘定音。”“主席負責制,這個‘責’不是一般的‘責’,而是如山之責!”黨的領袖核心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靈魂,是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是時代所必不可少的權威力量。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關系原理的充分體現,是馬克思主義領袖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運用和發展。
黨的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行動指南,是指導我們黨全部活動的理論體系,是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的理論基礎。任何一個政黨的行動,都要受一定的思想、觀點或理論體系的指導和支配。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特征。馬克思認為,要革命,就要有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只有清晰的理論分析才能在錯綜復雜的事實中指明正確的道路。”恩格斯曾指出:“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列寧強調:“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毛澤東同志曾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一走上中國的政治舞臺就擔當了領導中國人民革命的責任,就以馬列主義來教育培養自己,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規定了革命的戰略、策略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擁有科學理論的政黨,才擁有真理的力量;科學理論指導的事業,才擁有光明前途。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規律性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創造性運用。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既充分肯定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領袖人物、英雄群體在推動社會變革、歷史發展和文明進步中的關鍵引領作用。“兩個確立”是唯物史觀的具體體現,遵循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相互關系的原理。
從領袖核心與歷史的關系來看,“兩個確立”遵循歷史發展客觀規律,認為領袖的作用在于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能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站在歷史斗爭的前列領導人民前進。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必須有權威;領袖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再大,也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規律,相反只能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具有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持續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大歷史觀分析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歷史潮流,引領前進方向,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在遵循客觀規律、順應發展大勢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走在了時代前列,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也必將在歷史發展規律的支配下、在不可逆轉的進程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從領袖核心與群眾的關系來看,“兩個確立”將領袖核心置身于群眾之中,群眾維護核心的權威,領袖核心忠誠于群眾、接受群眾監督。馬克思主義肯定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權威的重大作用,但認為無產階級領袖人物不是“神”,不是“救世主”,他們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并為之不屈不撓的奮斗,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他們不是站在群眾之上欺壓群眾,而是生活在群眾之中,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領路人”;人民對無產階級領袖權威的維護,本質上表現了對黨的、階級的、人民的利益的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對人民懷有深厚情感和強烈責任感的人民領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發展的指導思想,以“不讓一個人掉隊”、“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念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奇跡;以“千秋萬代”的視野大刀闊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擔當,親自指揮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等等。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生動踐行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幸福鐫刻在通向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上。
從領袖核心與政黨的關系來看,“兩個確立”將領袖核心作為全黨和黨中央意志的代表,并按照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發揮作用。領袖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發展至關重要,列寧指出:“群眾是劃分階級的,階級通常由政黨領導,政黨通常是由比較穩定的集團主持,這個集團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來擔任最重要職務而成為領袖的人們組成。”在領袖集體中,總有起作用大一點的第一把手、第一書記或第一小提琴手,毛澤東同志稱之為“班長”。我們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黨的領袖核心雖然代表全黨和黨中央的意志,是“第一把手”、“班長”,但在履行職責權力時,也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揮作用,遵守集體領導制度,遵守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法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的核心,非常注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民主集中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確立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但習近平總書記個人并未高踞于全黨和黨中央之上,相反,他高度注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時刻代表組織的意志、維護組織的意志,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實行主席負責制,不是說什么事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也曾舉例說,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黨的全會文件等,都要在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有的不止征求一次,還要多次征求,目的是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智慧、凝聚全黨共識把文件稿修改好。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后,最后的決定權在黨中央,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黨確立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正是體現了對民主集中制的堅持。
從領袖核心才能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來看,“兩個確立”認為領袖核心是從群眾斗爭實踐中產生的,領袖核心的才能是群眾斗爭實踐的產物。馬克思主義認為,天才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英雄人物的才能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總結人民群眾的智慧和經驗的基礎上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離開實踐,離開人民群眾,是不可能有任何天才出現的。無產階級領袖是在群眾的革命斗爭中成長和鍛煉出來的,并不存在什么與生俱來的天然的領袖人物,正如毛澤東所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中錘煉出來的,并不斷接受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檢驗。從陜西梁家河、河北正定,到福建、浙江、上海,再到中央;從一個生產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到一個泱泱大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能力、政治品格不斷得到鍛造和鍛煉,他的知識、經驗、意志、品質證明他已經具備作為黨的領袖的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展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的政治智慧、戰略定力、使命擔當、為民情懷,是當之無愧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
堅定捍衛“兩個確立”是保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不斷筑牢捍衛“兩個確立”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群眾基礎和制度基礎,并將其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政治保證。
一要筑牢堅定捍衛“兩個確立”的理論基礎。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掌握科學的理論指導,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念。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唯物史觀,尊重遵循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相互關系原理,不斷感悟習近平總書記作為人民群眾的杰出代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和引領性作用。在當代,堅持唯物史觀,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在準確把握“兩個確立”歷史必然性、鮮明科學性的基礎上深化對黨的核心的認同與擁護,發自內心地敬仰、愛戴、信賴黨的核心,并將其轉化為捍衛“兩個確立”的行動自覺。
二要筑牢堅定捍衛“兩個確立”的實踐基礎。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始終堅持維護黨中央權威這一原則。我們必須堅持正確黨史觀,客觀而不是主觀、全面而不是片面、聯系而不是孤立、發展而不是靜止地看待黨的歷史,深刻認識“兩個確立”不僅是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偉大實踐,也是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偉大實踐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新征程上,我們要以黨的歷史上三個歷史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為依據,準確把握“兩個確立”所具有的歷史邏輯和實踐基礎,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擁護黨的領袖核心,旗幟鮮明地同反對、抹黑、攻擊“兩個確立”的行為作斗爭。
三要筑牢堅定捍衛“兩個確立”的群眾基礎。“兩個確立”來自人民內心深處的衷心擁戴,是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定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中國人民實現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證,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將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四要筑牢堅定捍衛“兩個確立”的制度基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兩個確立”是堅持和發展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集體領導制度,并將其貫穿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和實踐中。一方面,必須將發展黨內民主與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相結合,積極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的環境和氛圍,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愿得以充分表達,在民主的基礎上實現集中,遵從“四個服從”,將正確的意見形成全黨的統一意志;另一方面,必須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按照黨章所規定的“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作出決定,避免出現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無人負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