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晞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船舶零件是用于船舶制造和維修中的零件,當下海洋工程的迅速發展,零件的市場需求和節奏的逐漸增加,并且產品周期較短,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生成需求,因此,對于零件的設計和制造也造成極大挑戰。工程師在進行零件設計時,設計的精度直接影響零件制造后的使用情況。一旦零件的精度存在不足,將導致相關船舶結構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性能,嚴重則會降低船舶的安全運行。3D 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也將其稱為增材制造,其主要是依據數字模型文件完成物體的設計,其可通過不同的材料,完成不同物體的打印,在設計過程中實現一次成型,省去多次打磨的步驟。
為保證船舶零件精度,王友利等對此進行研究后,以功能尺寸最短路徑原理為基礎,提出相關零件尺寸設計方法;魯宇明等針對零件加工布局,提出基于改進MOEAD 算法相關方法。上述方法均可提升零件的制造精度,但是,制造后的零件表面仍存在一定粗糙或局部契合精度不足等問題。因此,本文提出基于3D 打印的船舶零件高精度設計方法,通過該方法對零件進行設計,以此保證零件制造后精度。
船舶零件的類別、復雜程度、應用部位以及尺寸大下等均存在明顯差異,由于船舶應用場景的特殊性,所有的船舶零件存在一個共同點,即是該類零件的精度要求較高,具有極高的契合度,以此可保證船舶在海面的行駛安全。零件制作精度取決于零件的設計精度,因此,本文提出基于3D 打印的船舶零件高精度設計方法,該方法的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船舶零件高精度設計方法結構Fig.1 Structure of high precision design method for ship parts
1.2.1 船舶點云數據獲取和處理
通過激光掃描儀對設計的船舶零件實體進行掃描,獲取船舶零件的實體點云數據,并通過可擴展的統一數據格式(IFC)對數據進行擬合,在擬合過程中,實現船舶零件點云數據的格式轉換和存儲,為后續船舶零件設計提供可靠數據依據。完成船舶零件點運數據獲取后,為保證零件設計精度,需對獲取的數據實行精簡處理,去除數據中的無效和冗余數據,保留精簡數據,以此提升船舶零件的設計精度。采用模型特征策略完成船舶零件點云數據的精簡處理,該策略是對模型特征復雜區域中的點云數據進行大部分保留,對其他相對簡單區域中的點云數據則進行小部分保留,其以法矢夾角為準則完成。點云數據中任意一點用p表示,將p和其鄰近點的法矢量點乘積結果的均值定義為法矢夾角,用(,)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依據該公式可完成船舶零件點云數據的分級處理,并依據采樣比例對數據進行不同程度的精簡處理,以此得出精簡后的船舶零件點云數據。
1.2.2 船舶零件幾何模型重構
依據上述小節艦船零件點云數據精簡處理后,采用掃描實體(SSR)的表達方式進行船舶零件幾何模型重構,該重構主要由精簡點云數據切片、邊界輪廓確定以及拉伸實體3 個部分完成。在進行切片掃描幾何模型重構過程中,如果零件的結構不存在斜度,則通過多個直線段進行擬合,每個線段均對應一個切片,通過各個切片之間的連接,還原船舶零件的實際情況,在該情況下,直線段越短,則可更好的保證的切片精度,以此提升船舶零件幾何模型重構精度。如果船舶零件存在極小的弧度,則采用二階曲線為水平線,使船舶零件位于水平切線位置。對船舶零件進行切割,形成個分片,并且切片為平行模式,同時按照切線方向進行拉伸處理。將精簡處理后的點云數據簇進行投影,使其位于,平面上;在此基礎上,對二次多項式進行擬合,投影至(x,y)平面上,且該平面上的點數量用表示,該擬合采用最小化平方誤差完成。如果軸為主方向,則得出:

式中:(x)表示內插值,對應第次多項式,并可采用線性方程組進行描述;該插值的構建可通過矩陣方程逆變換得出的二次多項式完成。
在上述的基礎上,可獲取零件的曲線(),且()=++;同時對該曲線上各個插值線的切線進行計算,獲取其導數;并依據導數結果求解曲線斜率 t ant,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均表示常數。
依據上述步驟即可完成點云數據的切分細化,并將每一個切片以軸為核心,進行旋轉;旋轉角度用φ表示,其為整體直角坐標軸各個切片對齊的法線方向之間夾角;各個切片的法線方向結果可通過切片的中間值完成。船舶零件在建模過程中,如果存在截面部位,則采用弦高差算法對上述獲取的切片進行判斷,分析各點是否為切片特征點。在該過程中,需確定各個切片的閾值,其依據計算弦高差均值結果完成,弦高距離d和閾值 σ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式中:m表示點云數量。
依據上述步驟對特征點進行判斷后,按照法線方向對切片進行拉升處理,將該結果和平行切分拉伸結果相結合,即完成船舶零件幾何模型重構。
1.3.1 船舶零件3D 打印方法
完成船舶零件幾何模型重構后,采用熔融沉積成型的3D 打印技術進行打印;該技術在設計時,依據原始模型主模型,且該模型中包含輕量化設計輸出子模型,通過該結構方式,避免3D 打印過程中,浪費打印材料,以此完成船舶零件的3D 打印制作。船舶零件在3D 打印過程中,打印方向可直接影響船舶零件打印質量,因此需對打印方向進行約束,使其沿應力集中方向;該方向的約束是依據壓力源完成。并且,支撐設計也是影響打印質量的重要因素,該設計與懸空部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存在直接關聯,因此,需確定合理的支撐位置和支撐大小。除上述影響因素外,3D 打印工藝參數設定也是直接影響打印質量的因素,打印參數包含動態層厚、支撐角度、輪廓、填充密度、走絲速度、支撐粘合強度等,設定合理的打印工藝參數,可保證打印出來的船舶零件外表的光滑程度更佳。
3D 打印技術在進行打印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因此,為保證船舶零件高精度需遵守3D 打印約束,包含打印精度約束、支撐約束、零件打印方向約束、船舶零件尺寸約束等。船舶零件3D 打印過程,可理解為將3 維的零件實行拆分,形成數個2 維的零件,并對其進行加工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將拆分的全部2 維零件進行組合,再形成一個3 維船舶零件。在此過程中,容易受到拆分臺階的影響,導致打印誤差的發生,影響船舶零件的設計精度。在對船舶零件3D 打印設計加工過程中,待打印的船舶零件用表示,表示其分割的層數,X,=1,2,…,表示船舶零件實物模型,且為第層,采用疊加的方式將所有數量的X實行處理,則得出待打印的船舶零件,計算公式為:

1.3.2 基于速度正交分解的3D 打印優化算法
在打印過程中,噴頭是通過不斷掃描完成零件打印,在掃描過程中,如果掃描路徑不合理,會影響打印的穩定性,以此直接導致零件設計的精度受到影響。為保證船舶零件的打印質量,實現高精度、高質量的船舶零件設計,對3D 打印過程中噴頭的掃描路徑實行優化控制,提升零件的精度。該優化采用基于速度正交分解算法完成。該算法在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的基礎上,采用嵌入式的方式完成,該打印優化控制方法的結構如圖2 所示。該打印優化控制算法主要是對3D 打印機的掃描路徑進行合理規劃和控制,保證打印的穩定性,同時避免打印在掃描空行程時發生,發生打印拉絲現象。除此之外,通過速度控制器,控制打印的各個通道,提升打印方向約束效果,并且,在掃描路徑規劃時,打印方向能夠實現任意變化,同時保證勻速運動。以此可極大程度提升船舶零件的3D 打印質量,保證零件的設計精度。

圖2 3D 打印優化控制結構Fig.2 3D printing optimization control structure
為驗證本文方法對船舶零件的設計精度情況,將某船舶零件生產企業生產的船舶零件作為測試對象,采用本文方法對其進行高精度設計,并獲取設計結果。由于船舶零件種類較多,測試時間有一定約束,因此,為了降低測試耗時,僅選擇齒輪零件作為測試對象,該齒輪實體相關參數見表1。

表1 齒輪實體相關參數Tab.1 Details of relevant parameters of gear entity
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測試齒輪進行掃描,該掃描儀的掃描精度為0.04 mm,空間點距為0.22 mm,采用該掃描儀獲取測試齒輪的點云數據,其數量為150 000個,該數據中包含無效和冗余數據,其占據比例為2.4%。3D 打印的默認速度設定為95 mm/s,打印掃描的間距為1 cm。為測試本文方法對點云數據的精簡處理效果,采用表面積變化率作為評價指標,該指標的公式為:


為測試本文方法的對船舶零件的設計性能,測試本文方法在不同的零件打印比例下,打印的誤差結果,如圖3 所示。應用標準為誤差范圍在-0.040~0.040 mm之間。對圖3 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后得出:采用本文方法對齒輪進行打印時,在不同的打印比例下,打印的誤差結果均在要求的標準范圍內,其中,最大誤差值為-0.022 mm,最小誤差值為0 mm。因此,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打印精度,可保證零件設計的精度。

圖3 對船舶零件的設計性能測試結果Fig.3 Design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of ship parts
為驗證本文方法優化后,3D 打印的效果,獲取本文方法前后打印噴嘴在,,三個方向上的誤差結果,見表2。對表2 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后得出:隨著打印面積的逐漸增加,優化前3D 打印噴嘴在,,三個方向上的誤差結果均在0.35 mm 以上,其中最大誤差值為0.52 mm;優化后,3D 打印噴嘴在,,三個方向上的誤差結果均在0.24 mm 以下。因此,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優化效果,進一步提升船舶零件的3D 打印精度,以保證零件設計精度。

表2 優化前后打印噴嘴誤差結果(mm)Tab.2 Print nozzle error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mm)
為直觀驗證本文方法船舶齒輪零件的3D 打印設計效果,獲取本文方法優化前后,齒輪的設計精度結果,見圖4 和圖5。對圖4 和圖5 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后得出:本文方法在優化前,打印得出的齒輪零件雖然整體沒有明顯質量缺陷,但是存在一定的粗糙感;經過優化后打印得出的齒輪零件表面光滑,粗糙感顯著降低。因此,本文方法能夠保證船舶零件的高精度設計。

圖4 優化前齒輪的設計精度結果Fig.4 Design accuracy results of optimized front gear

圖5 優化后齒輪的設計精度結果Fig.5 Design accuracy results of optimized gears
船舶零件是船舶組成的重要部分,零件的質量和制造精度是保證零件使用效果的前提。并且船舶零件類別和種類較多,其大小也存在顯著差異,零件的復雜程度也不同,因此,需對零件進行設計。本文針對零件設計精度進行研究后,提出基于3D 打印的船舶零件高精度設計方法,并對該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相關測試。結果顯示: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性能,打印誤差較小,并且打印出來的船舶零件質量極高,滿足船舶零件的設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