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按照英國交管局的調查結果,英國是全世界使用環島最多的國家。從單車道環島、迷你環島,到魔法環島和立交環島等,多達9種。最令司機感到迷惑的是,很多環島沒有交通燈。比如,從限制時速70英里(約合112.7公里)的高速路下來,要突然減速到時速20英里(約合32.2公里),甚至時速10英里(約合16.1公里),再匯車通過環島。一慢,二看,三通過——司機的經驗和判斷很重要。
如果有交通燈還簡單一些,但不設交通燈就需要多點兒思考了。駕校的教練曾把進環島分解成4個步驟:打算進入時環顧四周做判斷,進入時打燈且繼續環顧做判斷,在環島中做判斷和環顧,出環島打燈并繼續環顧做判斷。有趣的是,在說到注意事項時,他告訴我,也許會有馬、鹿、行人同在環島中的情況,并且他強調馬、鹿、狐貍等可看不懂紅綠燈——也許是為了尊重自然吧。
后來跟一位喜歡做哲學思考的朋友聊到這一點,他倒很贊賞這種沒有交通燈的環島。他說,這是英國人在秩序里追求無序,非必要不加干涉,靠專業性和社會性來達到動態平衡的習慣,非常“英式”。確實,動態平衡在英國的交通管理中比比皆是。
此外,英國政府網站還提供了過去3年所有交通事故的數據和分析,包括每個路段的監控視頻、最危險路段的地圖和高速公路的死傷統計數據等,司機們可以得到最精準的數據做參考。英國政府還設立了1億英鎊(約合8.2億元人民幣)的道路安全基金,用以干預目前最危險的50個路段的交通狀況,預計將在未來20年內預防1450起重傷和死亡事故。
即便如此,在倫敦地區開車,拿到罰單的可能性還是越來越大,因為很多地方都有時速20英里的限速,而在學校、醫院和社區附近,限制時速直接降到了5英里(約合8公里)。不論司機接受與否,拿數據說話也是交管部門的一種底氣。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在評估了2020年的數據后,把英國評為歐洲道路第二安全的國家,因為英國每百萬居民的道路死亡人數是28人。
近期,英國一些大的保險公司又推出一個新舉措:提供一個信息搜集器給司機,以實時搜集駕駛數據。自愿安裝搜集器的司機每年保險費能優惠二到三成,所搜集的數據會自動上傳到保險公司,并被提供給司機協會及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