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永 馬文斌
主流媒體,是指能夠承擔公共使命,能在核心——邊緣的媒介文化循環生產中持續起到議程設置的主導作用,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具有新聞專業理念的高質量媒體。
進入融媒體時代,地方主流媒體陸續搭建起多層次的新媒體矩陣,多終端分送、差異化傳播逐漸成為現實。在2021年河北發生局部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后,當地主流媒體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河北廣播電視臺“網上網下一體傳播、大屏小屏全面覆蓋”,其中河北衛視《“國際莊”核酸檢測速度開啟》等三支原創短視頻,三天累計播放量3500 萬,點贊143.8 萬;河北日報報網端微號全媒體平臺共發布疫情防控相關報道4981 條,總閱讀量19.48 億;長城新媒體集團在不到10 天時間里,刊發原創報道2300 多篇,累計閱讀量11.5 億次;石家莊日報客戶端疫情相關新聞稿件總點擊量為1000萬+;邯鄲廣播電視臺在融媒體平臺如抖音、快手、公眾號等開設“疫情速報”欄目,累計發布各類信息2000 余條;張家口手機臺、抖音號等共刊播362條消息,點擊量達200多萬。本文對其中的“爆款”融媒產品進行分析,并就突發公共事件中地方主流媒體如何增強輿論傳播力、引導力進行探討。
此類信息,又可以分為媒體自采信息和政府通知公告兩種。前者由新聞媒體記者第一時間報道第一手信息。例如,河北日報客戶端推送的反映石家莊建設集中隔離場所的《3000套集成房!石家莊黃莊公寓隔離場所建設全面展開》,點擊量迅速突破26萬;河北廣播電視臺采制的疫情處置時政消息《河北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點擊量達到19萬;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馬宇駿上任后首次亮相新聞發布會,開誠布公暢談疫情防控思路,長城新媒體集團“冀云”客戶端推送的《石家莊代市長馬宇駿:我想和廣大人民群眾再講幾句心里話》,點擊量迅速達到24.6 萬;同為“冀云”客戶端推送的《石家莊:低風險地區必要人員帶好這“三證”可出入小區》,點擊量達到156.3萬。
后者則是新聞媒體轉發政府部門關于疫情防控方面的最新動態、政策、通告等。以每天更新的由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確診病例行程軌跡”為例,在經當地主流媒體轉發后,點擊量基本都在10 萬以上;再比如,2021 年1 月9日,某退休干部違反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強行外出并辱罵防控執勤人員“你算個什么東西!”造成不良影響。次日,河北日報客戶端轉發了“高邑發布”的《關于網曝“高邑一小區居民不戴口罩,強行外出事件”處理結果的通報》,點擊量短時間內達到12.7 萬;1 月17 日,河北省公安廳、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省衛生健康委聯合下發《關于實行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交通管控“七項禁止”措施的通知》,河北交通廣播微信公眾號以《河北:禁止車輛防疫檢查層層加碼!》為題進行轉發,點擊量迅速突破10萬。
河北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后,石家莊等地實行嚴格的閉環管理。對于居家抗疫的市民來說,吃穿住用怎么辦?遇到困難怎樣求助?這些涉及千家萬戶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信息,備受關注。河北日報客戶端推送的《商場、餐館……登上“病例軌跡圖”的地點還能去嗎?聽專家怎么說》,點擊量達24萬;《轉發收藏!石家莊各商超提供上門送貨服務,可訂貨,名單電話來了》一文,發布后持續升溫,閱讀量高達457.1萬。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顧名思義,必然帶有出其不意的性質,在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融媒體報道中,體驗、探訪、揭秘類產品也受到關注。河北日報客戶端推出的探訪確診病例收治定點醫院的系列報道,篇篇“爆款”。《緊張的“紅區”、溫暖的病房,記者進入河北省胸科醫院隔離病區與患者面對面》點擊量達到20.7 萬;《“紅區”查房記》點擊量19.1萬。
本次疫情報道中,當地主流媒體緊急趕制了一批勵志、加油類圖文、海報和短視頻。其中,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推出的短視頻《這十天,我在石家莊》,點擊量達到13.9萬;《周冬雨領銜眾河北籍明星為家鄉戰“疫”加油》,點擊量達到21.2萬;《河北臺一線主播方瓊、馮亮、妙然、重陽、建樓、鄧菲、青云首次云合作,助力守護石家莊》,點擊量達21.3萬;《我是石家莊》,點擊量突破89萬;長城新媒體集團“冀云”客戶端推出的《“跳水女皇”郭晶晶為河北加油》,點擊量也達到了10.2萬。
這類融媒產品成為“爆款”,并非媒體有意所為。比如,1 月7 日,石家莊等地在零下15 度的低溫中開啟了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某媒體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核酸采集護士手被凍成紅饅頭的照片,并配發文字稱“擁有這凍成饅頭的手的人,有著最美的心靈”。殊不料,網友除了感動,更多的是熱議甚至質疑“把醫務人員凍成這樣你們還覺得挺驕傲?”
新聞輿論工作是關系到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來說,點擊量當然并不是衡量一篇文章或者短視頻傳播效果的唯一標準,但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水平。通過分析本次河北局部聚集性疫情報道“爆款”融媒產品,得出對地方主流媒體增強輿論傳播力、引導力的幾點啟示。
美國傳播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認為,傳播的基本社會功能包括三個方面:環境監視功能、社會協調功能和社會遺產傳承功能?!霸趹獙χ卮笸话l公共危機的環境中,政府的力量是最關鍵的力量,這種關鍵性力量要通過新聞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傳遞開來,形成全社會應對危機的力量”。在2021 年初河北這場抗疫大考中,當地主流媒體經受住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考驗,展示了融媒體建設成效,實現了信息傳播、輿論引導、社會動員、情緒疏導、社會協調、監督警示、互動溝通、服務社會等多重功能,彰顯了權威媒體的價值所在。
地方主流媒體仍處于轉型窗口期。首先,按照現行規定,作為大眾傳播參與主體之一的主流新聞媒體,擁有獨立新聞采編權。相對于自媒體,這是一大優勢。其次,與自媒體相比,地方主流媒體擁有較為完善的新聞采編體系和專業新聞人才,在重大事件中可以持續生產優質內容。再次,隨著融媒體建設成效顯現,地方主流媒體輿論傳播力、引導力正在增強。
本次河北疫情報道,紙媒系、廣電系、新媒體系三種類型主流媒體,涌現出一批跨界“爆款”融媒產品。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1月16日推送的文字消息《石家莊全市繼續居家防疫到1月19日24時》,點擊量1小時達到47.2萬;河北日報客戶端制作的短視頻《晝夜奮戰!黃莊公寓隔離場所建設進行時》,點擊量高達33.8萬。
但綜合來看,目前階段,紙媒系更擅長深度報道、圖文報道;新媒體系在直播、H5海報制作等領域具備優勢;廣電系的短視頻、公益廣告類制作更加嫻熟。例如,本次疫情中的“爆款”短視頻,就集中于河北廣播電視臺。這種傳媒格局,更多是歷史因素的沿襲,但處于激烈變動中。在未來傳媒競爭格局中,地方主流媒體要鞏固優勢,“人無我有”已無可能,“人有我精”方可制勝。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在本次疫情報道中,“爆款”產品都各有側重滿足了人們的這五種需要。
首先是“生理的需要”,即居家抗疫期間衣食住用如何滿足等;“安全的需要”,即疫情發展到什么程度了?我的安全有保障嗎?等等。在滿足這兩個需要的基礎之上,人們追求“歸屬與愛的需要”,進而關注勵志、感動類內容;“尊重的需要”,通過主流媒體的產品,感受政府和社會對個體的關心和愛護;而“自我實現的需要”,則通過轉發、評論主流媒體產品以及接受采訪、提供素材等形式,參與到為整座城市加油助力中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人們需求的滿足,特別是更高層次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精心制作的“感動”類產品才能滿足。從點擊量上看,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強打“感動”牌的產品,點擊量普遍不高,傳播效果并不理想。只有那些紀實、共情、用心制作出來的精品力作,才有可能成為“爆款”。比如,長城新媒體集團“冀云”客戶端推出的《痛心!他倒在了抗疫一線——記石煤機公司職工醫院院長李獻忠》,因為細節感人,點擊量迅速達到25萬。
總體來看,正向的“爆款”新聞報道,一定是兼具了時效性、真實性、準確性;“翻車”的新聞報道,要么忽略了新聞真實性原則,沒有調查實際情況;要么新聞素養不足,采訪不夠扎實深入,比如“饅頭手”報道,采編人員完全可以在感動之余,進一步追問當地有關部門,為了關愛醫護人員已經和將要采取哪些措施,而不是淺嘗輒止,停步于“感動”;要么對報道的“時”“度”“效”把握不足,沒有掌握整體真實、局部真實、眼前真實和長遠真實的關系。
這里的協作,不僅包括在主流媒體自有新媒體矩陣內部的互推、互援,還包括與其它媒體合作引流、導流,發掘第三方社交媒體平臺資源等。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主流新聞媒體之間,早已有完善的新聞通聯協作機制。但現行通聯機制,側重于傳統媒體平臺的上下級協作。各新媒體矩陣之間、新媒體矩陣與傳統媒體平臺之間,則少見成型的合作模式。隨著立體化全媒體傳播逐步推進,改革現有新聞通聯協作機制也就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