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旭
最近,“給成都月牙湖社區點贊”的抖音短視頻引來眾多圍觀。
原來,受近期疫情影響,不少成都百姓開啟了居家模式,但居住在月牙湖社區的居民,生活節奏并未被打亂:居民只要登錄社區自主開發的手機小程序,核酸檢測信息就會自動上傳,社區工作人員在后臺就可以辨識已檢和未檢人員,免去了不少煩瑣的“程序”,既方便了群眾,也讓疫情防控更加精準。
不僅如此,在月牙湖社區倡導下,多個小區的居民自主開展了“社群運營”活動,建起“月牙湖居民交流群”“月牙湖物資保供群”“月牙湖寵物救助群”等多個微信群。社區居民把“鄰里互助”“守望相助”“玩”到了線上。
有居民說,群里的信息關乎大家日常生活:“核酸幾點開始?當前時段排隊人員多不多?”“分發的蔬菜包如何搭配,才能燒出美味營養的一日三餐?”“家里的貓貓無精打采,怎么辦?”……有問必有答,答之細之又細,如家人般溫暖可親。
月牙湖社區隸屬成都市高新區桂溪街道,社區內有5000多家企業和近10萬人口,是典型的產業聚集型社區,2020年獲得成都十佳示范社區稱號。很多外省市網友點贊說,疫情之下,月牙湖社區居民能夠那么從容面對、那么樂觀,除了川人的性格外,社區服務的能力,也得到切實驗證,看來,“十佳”社區真不是白給的。
社區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陣地和第一道防線。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個別社區在防疫工作中出現手忙腳亂、應對無策、組織無序,種種表現,暴露出社區服務精細化能力不強,以及協調能力、管理能力、動員能力差等問題,直接影響到疫情防控成效。
社區是社會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提升社區精細化服務水平,既需要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引領,還需要創新治理方式。月牙湖社區的經驗,總結起來就是:增強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加快實現互聯網與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用好社區論壇、微信、移動客戶端、手機小程序,因地制宜,探索網絡化基層治理的新機制、新模式,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增強社區居民主人翁意識,培養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積極性及能力,激勵社區居民互幫互助。有了這樣的意識,建立了這樣的機制,遇到突發事件時,就能做到上下同欲、快速反應、有效應對。
提升社區精細化服務水平,功夫還需用在平時,重在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社區黨組織和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經常走進小區,細致了解居民家中情況,掌握居民所需所盼。特別對“一老一幼”家庭和孤殘獨留人員,要全面掌握具體情況,建立需求信息清單、潛在問題清單,及時提供針對性服務和關懷式服務,幫助解決好實際困難。同時,還要讓社區居民遇到小問題、小矛盾、小情緒有地方“討說法”“能調解”“可傾訴”,實現小事不出家門、大事不出社區。
人們常向往山川大海、陽春白雪,卻不得不每天面對凌亂廚房、瑣碎日常。民生幸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在油鹽醬醋里。“一老”有安養,“一幼”有培育。遇到急難愁盼時,能夠心里不慌,有所依托,知道找誰問誰,必有人搭手相幫。
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被滿滿的幸福感、溫暖感、安全感包裹著的社區,能不讓人欣羨點贊、心向往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