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簡稱《規劃》),這是未來一段時期推進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事關養老,《規劃》都說了啥?
《規劃》提出要織牢兜底性養老服務網,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部署:一是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二是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預計到2025年,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建有率達到100%;三是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到2025年,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
實現上述規劃目標任務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基礎。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公辦養老機構2.2萬個,特困老年人實現“應養盡養”;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農村敬老院1.7萬家,農村互助養老設施13.3萬個;“十三五”期間逐年擴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累計安排186億元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20年全國共支出老年福利經費385.7億元,養老服務經費131.3億元。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3年來,中央預算內投資投入超過60億元,帶動了全國超過30萬張養老服務床位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的任務。將繼續培育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通過運營家庭養老床位,將服務延伸至家庭,同時重點支持護理型養老服務設施機構建設。在普惠服務能力建設方面,重點強調社區服務設施配套達標、順利運營,同時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發揮作用,切實為群眾提供服務優質、價格合理的養老服務。
“十四五”時期是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順應老年人居家就近養老需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將進入高質量發展“2.0版本”:
一是“老年人哪里多就把養老服務機構辦在哪里”,優化設施布局。大力推進城市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推進老舊城區、已建成居住(小)區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動構建城市社區“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二是“老年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務”,創新服務形式。規范和推廣家庭養老床位、老年餐桌、互助幸福院、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巡訪關愛、適老化改造等新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探索養老顧問、時間銀行、智慧養老等新型服務。
三是“老年人關心什么就解決什么問題”,加大和優化為老服務供給。指導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通過簽約合作、與醫療機構毗鄰建設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滿足老年人的雙重需求。促進老年用品創新升級,滿足老年人對老年用品的使用需求。通過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為老服務組織等對老年人開展公益智能技術培訓,滿足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運用新技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