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自然文學作家)


我的貓—麻團—在這個營地里擁有諸多特權。

我書桌前面的那把椅子是它日常睡覺的地方。當然了,冬天里它也愿意睡在窗臺上的那個小窩里。

有時候,一些受傷體弱的獵犬來到室內后,喜歡趴在那里休息。

這段時間,天天跟隨著我的是獵犬烏。

但是,現(xiàn)在它的地盤已經(jīng)屬于麻團。

今年,秋天到來、我生起火爐后,它開始在火爐前酣睡。為了讓它睡得舒服一點兒,我在那里給它放了一個靠墊。

其實,那里本來是我的獵犬喜歡伏臥的地方。



好多了解烏這種蒙古獵犬的朋友都很好奇,都想知道它為什么可以跟貓和平共處。

烏是我培育的第三代蒙古獵犬。

在漫長的培育過程中,一旦快速移動的動物(人類除外)出現(xiàn)在蒙古獵犬的視野中,蒙古獵犬便會習慣性地對它們展開追逐和捕獵。所以,理論上,貓應該是它們的獵物。

我不狩獵殺生。因此,在烏小時候,我就對它開展了定向性社會化訓練。
在烏還是幼犬的時候,我就經(jīng)常讓麻團出馬,讓它幫烏完成社會化訓練第一課。
那時候,麻團用自己尖利的爪子對我的蒙古獵犬們進行了一通劈頭蓋臉的震撼教育,讓它們明白了貓是不可侵犯的道理。

這種童年記憶延續(xù)至今,因此,烏一直對麻團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尊重。我的朋友們也得以看到它們在爐火旁邊相鄰而眠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