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國家不深入基層、以人為本,何談民族復興,邁進新時代?國家不了解人民所需、想人民之所想,何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之發展既要立根于本手,又要追求妙手,才能在變幻莫測的棋局中不落俗手。
國始之于民,此曰本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家的希望在于人民,放棄人民的國家是沒有希望可言的。君可見,封城隔離,國家一心只為人民;君可見,襁褓花甲我們一個也不放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始終縈繞在我的耳畔,這是中國對人民最忠誠的答復。君可見,方艙醫院一夜拔地而起,只為與死神賽跑,讓更多感染者得到救治,挽救患者生命。君再看,今年六月廬山發生6.1級地震,我國武警官兵緊急馳援,不僅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在努力減少人民的財產損失。在不可控的天災面前我們顯得是如此渺小,但一心為民的國家使我們變得強大。我對于自身能生于華夏,長在中國深感慶幸。
善解人民之所需,此曰妙手。我國堅持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難的辦事態度,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但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顧共產黨百年歷史征程,黨和國家知曉人民想要的是獨立自主、生活安定,于是帶領我們在軍閥割據的局勢之中建立了新中國;黨和國家了解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于是帶領我們從一窮二白到經濟的騰飛物質文化豐富;黨和國家注意到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于是就帶領我們走上了現代化道路,朝著新時代邁進。像這樣“妙手”的有很多,這都源于我們黨和國家對于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體系的堅持,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認真貫徹,始終深入基層,為人民著想的工作態度。只有真正地了解人民之所需,才會有“妙手”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急于求成者,易落于“俗手”。沒有什么路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什么成功是唾手可得的,每個果子的成熟都需要經歷風雨的洗禮,經歷漫長的等待。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中也經歷過波折,那一味追求農業生產高指標的、冒進的大躍進便是一個。雖然出發點是為人民著想,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因追求速度而導致了夸大收成的現象,但好在黨和國家及時發現并糾正,避免了“錯誤”的進一步擴大。聯系到我們個人也是如此,什么事情都急于求成,反而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做什么事情都應一步一個腳印,切記追求速度、走捷徑,不然難免會在不知不覺間落于“俗手”。
國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國以民為重,則中國夢才會實現,國以人為本,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名師點評
開筆不凡,文采斐然。文章開頭段運用反問、排比,既有內容上的契合,也顯作者的比較深厚的文學底蘊,讓讀者眼前一亮,急于閱讀下文。
緊貼時代,立意高遠。文章無論是說理還是舉例,都緊貼時代,從國家層面進行,自稱高格。說理從疫情這個點,通過對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正反對比,孰是孰非不言而喻;舉例從建立新中國到新時期,都是當今“本手”“妙手”的最好的典型代表。
首尾呼應,結構嚴謹。開頭段從國家切入,結尾段再從國家收束,這樣的首尾呼應,讓讀者感覺到作者結構安排的獨具匠心。
(點評教師:高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