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新時代浙江青年,為何能夠取得佳績?我想其重要法寶之一就在于開拓創新。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
要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就要敢于創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浙江義烏商品城的經營者們,買斷中國夢年畫的版權,將其印制在自己的小商品上,這一新穎獨特精美的包裝設計,深受世界兒童和大人們的喜愛,使得印有“中國夢年畫”的小商品漂洋過海,銷量數倍增長。從這一舉動不難看出,本來平凡無奇的小商品,只要加以創新,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可見,成功需要勇于創新。
要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就要敢于突破自我,勇于打破常規。新時代青年,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開拓創新。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勇闖國內智能超算領域“無人區”,斬獲超算應用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年輕經理將公司現在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使得每個消費者就多用1毫米寬的牙膏,進而使得公司的營業額增加了32%……這一切成就的取得,無不是青年自主創新的紅利。穆勒曾說過:“現在的一切美好事物,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如果你要成功,你應該朝新的道路前進,不要跟隨被踩爛了的成功之路。”
要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也要吸取過去的教訓,總結以往的經驗。在借鑒的基礎上加以改變,也不失為一種創新。我國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勤學苦練,但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始終進步不大,有一次他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背上畫來畫去,妻子發現后,嗔怪道:人各有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身上纏什么?這一席話,讓鄭板橋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原來一直臨摹名家字帖的他,只局限于別人的字體而缺乏自己的味道。于是他在汲取眾多書法精華的基礎上,將自己畫竹的技法融入其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字體——板橋體。
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以創新為動力,從“神一飛天”到“蛟龍深海”,從高鐵飛馳到科技興農,一系列創新突破提升了國家實力,也讓國際媒體驚嘆創新勢頭在地理上正向東方轉移。今天的中華號巨輪,正以創新為帆,人民為槳,乘風破浪,在實現中國夢的航道上奮勇前進!
創新引領未來。一個掌握科技的民族,必將騰飛;一個勇于創新的國家,必將強盛。而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期待,更是行動,“創新之樹”才能真正地根深葉茂。
■名師點評
1.標題亮眼,觀點鮮明。本文的標題模仿人民日報的標題,以“讓”字開頭,旗幟鮮明地亮出本文的論點。
2.并列行文,結構嚴謹。本文在第一段亮出中心論點后,就以“怎么才能創新”設置三個分論點,論述了創新之法,最后總結強調,給人感覺就是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3.論據豐富,說理透徹。事實勝于雄辯。為了透徹說理,作者選用了大量的經典事例,對論點進行“轟炸式”論證,這樣,不僅豐富了文章內容,而且有力地論證了論點。
(點評教師: 高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