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宇,許博
(中建二局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相較于傳統建筑,現代化建筑的裝飾更注重安全與實用性,并且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了眾多新工藝與新技術,不僅提升了項目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了建筑質量,還能促進行業發展。為了更好地將這些新技術和新工藝應用到建筑裝飾過程中,本文對其進行研究。
制造業面對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借助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效優化了各種建筑施工技術,研發出了眾多的小型精良電氣工程設備,在建筑裝飾行業中廣泛應用,優化了建筑裝飾作業以往的工藝效果。眾多的精良設備當中,包括小型電機、瓷磚振動器(見圖1)等,這些先進設備以更高的設備性能以及高效的施工效果,在建筑裝飾施工現場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效,能夠滿足當前建筑裝飾施工的需求。其中,以小型電機為代表,具有鮮明的應用優勢,其在建筑裝飾施工中的應用更加便捷、省力,還可以縮短工期[1],代替了以往在建筑裝飾施工中應用到的設備,為裝飾施工的細節施工提供了便利條件,提升了施工效率,并且避免了對建筑工程的損傷。

圖1 瓷磚振動器施工圖
在建筑裝飾施工中涉及眾多復雜配件結構,而在以往的裝飾施工中,這樣的配件難以通過傳統工藝技術獲取,需要應用模具進行制作,施工過程相對復雜。而應用3D打印技術,可以通過電子計算機將配件的各項參數錄入編寫好的程序中,通過掃描打印,在裝飾材料上輸出相關配件的參數,從而進行打印刻磨,既能保障完好的裝飾件效果,又能縮短施工時間,節約模板制作的成本。應用3D打印技術,使建筑裝飾行業實現了個性化發展,能夠滿足客戶的多樣化裝飾需求,促使建筑裝飾行業進一步邁向現代化。
經過過去幾年的不斷發展與應用,促使3D打印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成效,在建筑裝飾行業中結合BIM技術,進一步優化了裝飾配件設計方案,創新了裝飾施工效果。有效解決了以往設計軟件不精良的問題。結合BIM數據,可以對施工技術以及工藝效果進行優化,形成更加精良的裝飾設計成果。在BIM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的基礎上,3D打印技術的功能將更加豐富。
三維掃描創新工藝,其本質上主要是應用三維掃描儀(見圖2)對裝飾結構進行掃描,通過反光鏡的高速旋轉反射激光發射器的激光點,這些激光點的反射速度達到97 600點/s[2]。在激光點接觸到裝飾結構的瞬間,將裝飾結構的信息攜帶傳回掃描儀當中。建筑裝飾施工人員可以結合三維掃描儀對需要實施裝飾的結構掃描定點,通過計算激光點從發射到返回的距離以及時間差,集中所有的反射點數據,將眾多數據結構集中形成數據表,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獲取到裝飾結構的詳細信息。組合形成激光點反射數據,應用專業的三維掃描儀軟件,連接三維模型當中相鄰空間的反射點,拼接完成完整的裝飾結構模型(見圖3)。

圖2 三維激光掃描儀

圖3 房屋建筑裝飾結構三維模型
基于智能信息技術,數字精裝以及云設計工藝應運而生,并且被廣泛應用到現代建筑裝飾設計當中,全面節約了裝飾施工的設計時間。設計人員全面整合現有的裝飾資源后,應用三維數據化以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結合客戶提供的建筑結構信息數據,可以制作完整的建筑裝飾設計報表,其中包含建筑裝飾的設計報價、材料選擇等內容,將其呈現給客戶,實現了零距離零成本的建筑裝飾設計服務,解決了以往客戶難以了解的建筑裝飾效果與經費的難題。另外,客戶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取裝飾計劃及詳細的裝飾信息,提升客戶的裝飾體驗,優化服務,提升了建筑裝飾企業的競爭優勢。并且建筑裝飾企業可以通過這樣方式,與工廠、材料商、銀行、房產中介之間進行合作,實現了更加自由的交流,全面促進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現代化發展。
建筑裝飾施工中的新技術優化并升級了傳統的施工技術,以綠色裝飾技術為例,在裝飾施工中盡可能地呈現出先進性與環保性,應用到更加節能環保的裝飾材料,并全面改進了以往應用到的施工技術。
進行瓷磚鋪設施工時,首先,需要注重施工材料的選擇,結合環保要求,可采用青石板等天然材料,經過嚴格的刻磨處理之后可用于鋪設。鋪設前,需要對材料做好清潔處理,避免應用溶劑型清潔材料,同時結合建筑結構參數打磨青石板瓷磚,并應用高壓水槍沖洗殘留雜質。
應用青石板制作幕墻裝飾結構時,需要保障每一塊青石板之間形成良好的連接效果,需要應用到L形或T形長鉤,并做好固定施工處理。青石板之間的凹槽需要使用復合膠進行填充,同時需要結合實際調整L形或T形長鉤的間距。長鉤的實際長度需要精準確定為15 cm,此時兩個長鉤之間的間距需要控制在約300 mm,并且檢測石板之間的縫隙,保證其小于25 mm。如若應用到短鉤,則要在保障通槽參數一致的基礎上,將石板之間的間隙控制在35 mm以內。由于這樣的幕墻裝飾方式主要是分為弧形槽以及平槽效果,因此,需要控制相關參數,平槽寬度一般需要小于6 mm,長度約為100 mm。并控制石板通槽的深度,一般情況下兩種方式都需要控制在15~18 mm,具體裝飾施工參數見表1。

表1 T形和L形鉤施工參數表
這樣的施工技術,全面節約了裝飾材料,并且應用了更加環保的青石板,具有良好的綠色施工效果。
在建筑裝飾施工中應用BIM技術,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網絡,結合相關數據,建立完善的3D裝飾設計模型,從而達到優化原有裝飾效果的目的。通過BIM技術,能夠全面分析裝飾施工中的各項基礎參數,制作完整的可視化模型,將設計與施工方案可視化,使客戶能進行直觀的了解,便于溝通,從而在裝飾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可以及時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以及意見等進行修改,避免在施工完成后由于客戶不滿意造成返工現象。
例如,在建筑裝飾中對頂層住宅實施屋面裝飾保溫設計時,可以將屋面結構的保溫層厚度、屋面坡度、隔熱材料的凈鋪厚度、建筑結構裝飾過程中的實鋪體積、保溫參數輸入BIM相關軟件中,獲取直觀的三維模型,選擇最佳的裝飾材料模擬施工及屋面保溫效果,便于根據模擬效果調整設計參數及施工方案。
再如,應用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合成復合玻璃板實施屋面裝飾時,結合屋面的保溫參數需求,宜將復合玻璃的加工厚度控制在約0.75 mm。為了保障裝飾效果,應注意控制復合玻璃板的尺寸誤差。對屋頂玻璃幕墻實施裝飾安裝時,可基于BIM技術的應用獲得更加詳細的參數,有效提升裝飾質量[3]。
在建筑裝飾施工中應用創新的工藝技術并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既符合綠色施工要求,又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質量,并且節約了裝飾材料,降低了裝飾成本,可以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進一步促進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