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楨潁
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曾說過:“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彼栽诶L本閱讀過程中,我特別重視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小真的長頭發》這本繪本時,我以圖片“0”導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說說看到這張圖片后想到了什么。學生有的說操場,有的說雞蛋,有的說滿月,有的說球……在學生的想象中我出示了《小真的長頭發》這本繪本,讓他們仔細觀察封面,了解信息,結合書名猜測故事內容,借助扉頁大膽猜測三個小女孩里面到底誰是小真。幾個學生回答得很好:“頭戴蝴蝶結的女孩可能是小真,因為她的長頭發很漂亮?!薄白谟沂诌叺目赡苁切≌妫驗樗念^發最長。”“中間短頭發的女孩是小真,因為她和封面上長頭發的女孩長得一樣,也許她也想擁有一頭又黑又順滑的長發?!痹趯W生的猜測中,我隨后出示了文字為學生解答。是的,中間那個短短的妹妹頭女孩是小真。當兩個小伙伴因為擁有一頭漂亮的長發而美得不行時,小真卻站在椅子上,把手伸展到最大限度,一邊比畫著,一邊說:“怎么,你們的頭發才能長那么長?我的呀,能長得更長呢!”抓住“長”字,讓學生想象小真的長頭發會有多長。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長到腰,有的說有一個人那么長,有的說像長發公主的頭發那么長……
在描述中,我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用“要是……就……”“只要……就……”的句式講述故事內容,又讓學生用“要是……就……”“只要……就……”的句式復述自己感興趣的畫面,并說說為什么。接著我提出問題:“如果你有一頭和小真一樣長長的頭發,你會用它干什么呢?它可以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呢?”學生展開奇思妙想,積極地在學習單上畫畫,并用“要是……就……”“只要……就……”的句式寫下來,如“要是小真把頭發編成辮子綁在樹枝上,就能蕩秋千了?!薄耙切≌姘杨^發弄個活結套在小狗脖子上,就可以牽著小狗去遛彎了。”“要是小真把頭發編成辮子拿在手上,就可以跳繩了。”“要是小真的頭發從高處垂下去,我就可以和同學玩滑滑梯了?!薄n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地在學習單上涂上一抹靚麗的色彩,那一張張圖文匯總在一起,編成一本屬于本班的繪本續集。
長頭發的用處真多??!可這么長的頭發,打理起來會有什么麻煩呢?學生熱情參與,有的說頭發太長不好清洗,有的說頭發太長不好梳理……當讀到“那泡沫呀,高得能夠得著云彩,一個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時”,學生想象越來越活躍,有的說像喜羊羊的頭發,有的說像云朵,有的說像棉花,有的說像輕煙……當讀到“那么長的頭發,平常不是很礙事嗎”,學生根據小真的回答都說燙起來的頭發像一棵棵大樹,緊接著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抓住細節,說說這棵大樹上都會住著誰。圖畫所透露的細節給予了學生更多想象與創造的空間,使他們在圖文中自由馳騁。課后看到學生拿著學習單和小伙伴繼續交流時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著他們圍著我說“老師下一節繪本課上哪一本繪本時”,我由衷地感受到閱讀繪本的魅力。
如果把一本很有閱讀價值的繪本直接丟給學生,學生走馬觀花地翻閱就算看完了一本繪本,那么,留給他們的或許只是幾幅漂亮的圖畫,而繪本本身要體現的價值不會得以體現。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具有豐富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過直接、間接的體驗獲得的,而繪本就為學生提供了豐富體驗的機會。所以教師應因勢利導,引領學生不斷聯系生活,展開想象,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整合,為繪本閱讀注入新鮮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