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1)
近年來,隨著國內高校導師制與書院制的改革,使得高校在育人方面有了突破與進展。該育人模式的優化與改革不僅是在學生管理模式上的改革,更是對新時期人才發展戰略的創新,是以新時代教學思想為目標,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開展高校協同育人模式。“三全育人”理念是涵蓋多種教育理念為一體的新型育人體系,其所涉及的主體較為廣泛,包括學生及家長、社會各方力量組成,培育周期較長,跨度范圍廣,貫徹學生入學至畢業的整個時期,從空間角度來看,該理念主要圍繞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進行開展。因此高校應重視“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新時代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使得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高校育人工程是一項長久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導師作為高校教育的實施者,是育人工程的主體。而書院制作為推動當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體制變革的重要舉措,會引領未來人才培養模式的新動向。現代書院制在高校的實踐中在沿襲我國古代傳統書院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借鑒西方住宿學院育人模式與高校管理制度基礎上形成符合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書院制模式。
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管理的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這一觀點為國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理清了思路,同時也為三全育人理念下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模式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啟示。書院制與導師制改革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育人平臺,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要充分協調好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發揮好書院制與導師協同育人的作用。學生在高校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學習、生活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問題,只有各教育主體共同協同,共建管理育人、教書育人等多方育人的長效合作機制,才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各類問題,才可以更好地展開針對性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滿足思想教育工作始終貫穿于高校教育全過程的教學要求。
三全育人理念下開展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是在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的基礎上,更加重視通識教育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學業、道德、人際等多方面的共同發展。導師制更加重視學生在學業方面的發展,通過在授課過程傳授專業知識,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掌握探究知識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審視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在學術觀點上的交流與碰撞。而書院制通過輔導員幫助學生解答生活與學業上的疑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進行教育和引導,維護校園安全和穩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四川城市職業學院作為改革的先鋒,始終保持修德礪能、務實拓新的育人理念,緊緊圍繞教會學生做人的教育理念,強化學生的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是素質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核心理念。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養成刻苦鉆研的品質,為學生打造高品質的學習環境,因此通過開展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模式可為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保障,促進新時代高端人才發展戰略的實現。
高校班導師是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性力量,同時也是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師,班導師是充分發揮導師制育人模式的關鍵。書院制育人模式將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細分,各專職輔導員應肩負日常咨詢工作,因此需要輔導員掌握更加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全面了解學生,為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學科專業班導師若想做好導師管理工作,就必須深入了解書院,書院輔導員也要充分掌握各專業基本情況以及行業動向,兩組在育人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也是促成協同育人模式開展的必要條件。
在當前高校育人模式的不斷改革形式下,書院制與導師制成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嘗試與探索,國內部分高校紛紛結合自身內部情況構建適合自身內部發展的育人制度。
綜合測評是對當下大學生個人素質與能力評價的重要依據。學院要改變以往陳舊的素質評價機制,重新建立一套符合當代大學生行為的新機制。現代大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民主參與意識,對未來職業與人生道路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通過參與學校事務活動展現自身所存在的價值,同時也希望學校在開展學生綜合評價時能夠做到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開展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理念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因此在建立綜合評價機制時要根據大學生的需求與特點,制定一套符合其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真正體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評價體系。
高校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提升協同育人理念實效性的關鍵。高校在構建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制度時,應建立完善的內部組織架構,建立與健全書院制管理制度、考核機制、獎勵機制,從而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高校育人制度,使得協同育人理念有章可循、有效落實。推動建立和完善各科導師的遴選與聘用制度,根據每位導師的研究專業領域劃分為各類導師,如:社團導師、班導師、就業導師等。完善對各類導師的考核制度,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方案,改變過去較為單一的考核制度與形式,通過綜合考量導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任務量,作為評定職稱的重要指標,并將學生的課堂評價滿意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最后將考核結果與薪資、職位晉升、年終獎勵等掛鉤,最大程度上調動導師的工作熱情。建立書院各專業導師的獎勵制度,對于學生滿意度較高的書院導師,應及時予以相應的精神與物質獎勵,有效激發高校導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在校內教師的各類榮譽評比方面,可以將協同育人工作作為一項評價內容,并設置高校協同育人工作人才選拔機制。書院制與導師制協同育人模式,是兩者共同參與的結果,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溝通交流機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開展協同育人模式,能提升專職教師的積極性,使班導師積極參與學生及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協作融合,共同將協同育人模式落實到實處。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通過構建“三大平臺”,實現全方位育人,其一為建設制度平臺,由書院院長及黨支部書記進行統籌計劃,書院輔導員實施分工管理,以學生宿舍管理作為抓手,以學生會作為開展書院活動的日常交流平臺,將素質擴展作為塑造學生道德品行的關鍵性力量。其二,優化環境平臺。為學生在學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使之更好地融入學習環境中去。其三,開辟社會實踐平臺,四川城市職業學院以培養精細化與國際化的人才為目標,將五大人才培養目標作為計劃實施的綱領,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從道德修養與身心修煉為培養途徑,不斷創新日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滿足書院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在“三全育人”模式下開展導師制與書院制協同育人模式,要以專業導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力量,將協同育人模式轉化為實踐,根據學院內部情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育人計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與互動關系,在高校育人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