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縣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出“組合拳”,不斷提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質效。
一是持續鞏固“三資”清理成果,穩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本盤”。為進一步鞏固“三資”清理成果,出臺《長嶺縣“三資”管理辦法》,全縣資源清收、資金使用得到了全面規范。2022年,對22個鄉鎮48個村開展“三資”清理情況審計工作,并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全縣232個村全覆蓋,持續引導“三資”規范運營。
二是大力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牽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牛鼻子”。自2021年初起,長嶺縣大力開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設工作。縣鄉兩級分別成立工作專班,整合農業、國土、金融等相關部門各類資源,形成了土地利用、金融信貸、風險防控、市場經營等“四個支撐體系”,探索形成了“生產經營服務、產業融合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種養結合”四種發展模式,明確了下一步推進種植、養殖和農機“三個主攻方向”。
三是不斷健全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立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落腳點”。長嶺縣成立了“長嶺縣公共事務服務中心”,在鄉村分別同步成立公共服務站和公共服務點,建立起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民群眾提供“5+N”公共服務。“5”即為農村公共交通服務、勞務用工服務、農村金融服務、土地流轉服務、婚喪嫁娶和集體活動服務等5項基本服務。“N”即為在做好“5”項基本服務的基礎上,逐步向生產資料采購、農畜產品銷售、農業保險、文化體育等方面拓展延伸服務功能,不斷健全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