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柯昌全,男,48歲,中共黨員,現任鄂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中心城南環衛所所長。從事環衛工作23年來,柯昌全恪守“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的準則,吃苦耐勞、兢兢業業。曾獲評“湖北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被選舉為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每天,當人們還在甜蜜酣睡,柯昌全便執帚長街,迎接城市第一縷陽光。
寒來暑往、連朝接夕,他用腳步丈量著城市每一個角落,守護著萬家潔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他從業的初衷。
“做一個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勞動者。”是他不懈奮斗的精神指針。
“城南有個柯昌全,樣樣工作走在前。”是鄂州環衛系統同行對他的評價。
23載,柯昌全始終如一,奮力繪就城市發展的美卷,書寫著平凡人的非凡詩篇。
“我早已把這座城市當成了自己的臉”
炎炎三伏天,太陽還沒升起,便十分悶熱。
凌晨4時,柯昌全準時醒來,這是他20余年形成的“生物鐘”。
5時不到,柯昌全就會出現在路邊,與同事們一起清掃落葉、清運垃圾;上午衛生復查后,下午他們會再次對臟源多發地段進行清潔,確保垃圾清運完畢;直到晚上10點多,柯昌全才結束一天的忙碌工作。
他所負責的鄂州市城南片,清掃保潔區域有1.1平方公里,占城區面積的三分之一。柯昌全穿街走巷、日曬雨淋、風雨無阻,每天要走2萬步以上。
“環衛工作無小事,哪怕是一團紙屑、一塊果皮,都會影響城市道路的整潔美觀。”柯昌全對這份工作由衷地熱愛,“我早已把這座城市當成了自己的臉,有一點不干凈,心里就不舒服。”
40℃的高溫,人們在戶外站一會兒都難以忍受,而柯昌全還要進行各種清掃作業,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透。
“現在是一年中工作最難的時候,不僅容易中暑,作業壓力也不斷增加。”柯昌全解釋道,平時一天只需清運5噸垃圾,現在達到8噸以上。瓜果蔬菜等垃圾在夏季容易滋生蚊蠅,需要迅速清理。這意味著,原來一天只需跑四五趟,現在要跑七八趟,甚至更多。
其實,對于環衛工人來說,工作難的時候遠不止夏日。
寒冬臘月,柯昌全要“未雪綢繆”。只要預報雨雪天氣,柯昌全就會徹夜守候。當天空開始飄雪,他就立刻組織撒鹽、鏟雪、清掃道路等作業。“連夜做好清掃,早上出門的市民就不會滑倒。”柯昌全說,遭遇大雪,他還會和同事們一起蹲點守候在橋面、坡道處,隨時清理。
暴雨來襲,柯昌全冒雨和同事一起清理淤泥、井蓋,防止內澇。高壓水槍口勁大,是力氣活兒,柯昌全總會搶著干。
疫情期間,柯昌全和同事們除了日常工作,還穿著防護服進入封控區、隔離點清運涉疫垃圾。當聽說鄂州疫病防控應急醫院——雷山醫院需要消殺人員,柯昌全毫不猶豫,率先帶隊前往。
“我們環衛工人雖然很普通,卻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戰洪、戰雪、戰疫、戰高溫的“戰斗”中,柯昌全和他的同事們用微薄之力點亮城市。
“入黨是我生命的又一個起點”
1999年,高中畢業的柯昌全來到鄂州市環衛局工作。執教杏壇一輩子的父親是一名老黨員,緊握著柯昌全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建設強大的祖國要靠我們每個人齊心協力,不要聽信別人說環衛工人沒出息,三百六十行、行行不能少、行行出狀元。”
“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非凡的事業。”柯昌全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23年來,從環衛收費員到城南環衛所所長,他日復一日忙碌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默默無聞辛勤勞動。
20世紀90年代,很多人對環衛工作不理解。擔任收費員的柯昌全常常受到居民的冷言冷語。他不僅毫無怨言,還格外關心居民生活環境的點點滴滴。
當時,居民通過“垃圾管道井”投放垃圾,時常出現堵塞現象。有一年,臨近春節,柯昌全發現一棟居民樓垃圾管道堵塞多日,臭氣熏天。他二話不說找來鐵鍬、鐵鉤,一頭鉆進管道對懸空的堵點進行疏通。暢通的瞬間,堵塞多時的廚余、腥臭的污水等垃圾傾瀉而下,將柯昌全整個人掩埋。當居民們將他從垃圾堆里拖出來時,他蓬頭垢面,頭上身上沾滿了污水蛆蟲,衣領里還夾著一只死老鼠……
從那以后,居民對柯昌全的態度好了很多。不僅交費及時,還常常請他到家里喝口熱水。
2007年7月1日,工作出色的柯昌全終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年夢寐以求的夙愿得以實現,宣誓時,他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深知,入黨不是終點,而是我生命的又一個起點。”
2008年初,鄂州遭遇20多天的冰雪天氣。看到工廠停擺,市民正常生活受阻,柯昌全心急如焚。
他自告奮勇帶領一支突擊隊上路除雪、斬冰。為了盡快給車輛行人開道,柯昌全晝夜不停,幾天幾夜未合眼,最終腹痛難忍倒在了雪地里。凌晨四點,環衛局相關負責人查路時看到癱坐在路邊的柯昌全,立刻讓人將其送回家休息。可他回家昏睡了一天后,又馬不停蹄冒著漫天風雪返回到工作崗位上。
“所長責任大,我要更加吃得苦、耐得勞”
2013年,柯昌全開始擔任城南環衛所所長。當上所長的柯昌全比原來更忙了。他一直堅持“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被大家稱為“工作狂”。
“環衛所長責任大,上要為黨組織分憂、下要為市民負責,還要照顧好所里120位同事,我要更加吃得苦、耐得勞。”
柯昌全常常覺得自己能力還有所欠缺,便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學習。他認真分析作業中的每一個環節,道路的每一個清掃難點,提出了“一抓一關”工作思路。
“抓”,即抓早晨的打掃質量,確保到邊到角;“關”,是關心職工的生活,增強大家的主人翁意識。
“有困難,找柯所長。”如今,柯昌全已經是全所工人最可靠的后盾。
所里一位女環衛工丈夫去世,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十分不易。柯昌全得知情況后,四處奔波,幫其爭取到廉租房、助學金等幫扶。
城南環衛所副所長張群說:“柯所長和我們工人沒什么兩樣。哪里有需要,他總是先拿起工具到現場帶頭干!”
2019年6月的一個清晨,柯昌全駕駛垃圾車清運垃圾。不料,車廂蓋突然砸到他頭上,頓時血流如注。他獨自到醫院縫合時,醫生要求他住院,柯昌全借口回家拿錢,轉頭又開著垃圾車繼續清運去了。廣場的環衛工人見到他渾身是血,嚇得趕緊將他送回醫院。當醫生再次見到他,責怪地說:“沒見過像你這樣工作起來不要命的人!”
柯昌全在工作上很要強。過去,環衛清掃作業實行“二掃二保”,即早、晚兩次清掃保潔。為了扮靚城南的“窗口”形象,柯昌全改革作業方式,變“二掃二保”為“三掃三保”。這樣一來,工作量增加了一半。為了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柯昌全進一步推行“掃運分離”和機械化清掃保潔。
一系列措施的實行,不僅工作效率、質量提高了,環衛工勞動強度也減輕了,每月還節省清運費2萬多元。
“做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勞動者”
柯昌全不僅用勤勞的雙手扮靚了城市,更用奮斗詮釋出了“勞動最光榮”的真諦。
近年來,鄂州市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每次看到那耀眼的,浸潤著環衛工人汗水的獎牌,柯昌全總是喜極而泣。
在城南環衛所辦公室的墻上,掛滿了各種榮譽。周邊的居民一提起他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常常給環衛所送來瓜果、飲料和防疫物資。
“如今,環衛工人越來越受到尊重。”柯昌全自豪地說:“20世紀90年代,我們稱自己是‘清道夫,每天拖著板車,靠人工肩挑背馱清運垃圾;邁入新時代,我們是‘城市美容師,降塵車、保潔車等各種設備一應俱全。”
在柯昌全的影響下,很多曾經覺得“掃大街”低人一等的工人也開始把環衛當“學問”做。
所里的劉彩霞曾因家人不理解辭職,柯昌全帶著同事專程上門做思想工作,將其請回。如今,劉彩霞不僅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環衛工,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劉彩霞的婆婆逢人便夸:“我的兒媳有出息!”
時代在變,環衛工人的設備、身份、地位也在變,但那份初心始終不變。每日一襲橙衣、一把掃帚,腳踏實地、平凡樸實,像一棵小草,默默地把春天獻給人們。
柯昌全也有自己的擔憂:“現在環衛工人都是40、50歲的中年,隨著時代的發展,環衛工作機械化、科技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渴望更多有知識、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能加入。”為此,作為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的他專門提出了相關建議。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柯昌全被選為湖北省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是榮譽,更是光榮的使命。”柯昌全說,“榮譽屬于我們每一位環衛工人,是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這些最平凡的勞動者,可以努力創造不平凡的成就,獲得不平凡的人生。感恩新時代!我唯有不懈奮斗,才能做一個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