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企業營收超百億、資產總額翻番、利潤提升200%……成立僅5年,湖北交投建設集團(以下簡稱“建設集團”)就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湖北交投集團“挺進500強”的道路上,他們拼出建設“加速度”;國企改革浪潮中,他們借勢起航,企業發展爭先進位;湖北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他們勇擔社會責任。在黨建引領下,創新、改革為企業發展注入“源動力”。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5月1日通車的鄂州花湖機場高速路融合了5G、北斗定位、量子通信等新技術,是國內最“聰明”的高速公路之一。
作為建設方,建設集團創新采用“代管+EPC”管控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原計劃3年工期,僅用時16個月完成。這項“工程奇跡”,是建設集團黨委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碩果。在黨建引領下,建設集團積極搭建“1545”(1個總部、5個中心、4個子公司、5個分公司)組織架構體系,對全公司的成本、技術、財務、材料集采、市場開發實施全過程集中管控,推動企業組織體系、內控體系革命性重塑,為項目攻堅、效益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體系支撐。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建設集團的項目建設到哪,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建設鄂州機場高速時,建設集團參建黨員讓黨旗在工地高高飄揚,人員三班倒、機器24小時不停,創下了“交投建設新速度”。
勇當技術創新先鋒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交通產業提質增效,著力打造“交投建造、交投智造”品牌。
建設集團黨委充分謀劃,積極發揮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加大與科研院校共建共創,積極申報省級技術中心;加快對智慧梁場、智能攪拌樁等科技成果的實戰總結和成果轉化。
前不久,以公司黨員為主體的BIM技術攻關團隊,在中國公路學會舉辦的“天工杯”全國數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術應用大賽中獲得工程組銅獎。
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集團黨委把核心技術人才培養作為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企之要事,成立交投集團首家黨外知識分子創新工作室——路用材料創新工作室,組建內部專家庫,實施“十百人才”工程,厚植人才成長沃土,鼓勵科技人員“揭榜掛帥”,為技術人才干事創業、發揮特長提供平臺。
主動踐行國企擔當
近年來,作為交投集團基礎設施建設“排頭兵”,建設集團始終牢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從麻竹高速紅安段到洪監高速、保神高速,一條條高速公路延伸進大山深處,不僅為老區鋪就了鄉村振興路,更為全省“縣縣通高速”、暢通地方發展“大動脈”作出突出貢獻。
在守護高速公路抗疫“生命線”的最前沿、在宜巴高速峽口隧道突發地質災害搶險現場、在鄉村振興第一線……都閃耀著建設集團黨員的身影。公司32個黨支部黨旗飄揚,413名黨員勇當先鋒。湖北“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等各種榮譽紛至沓來,13名“最美交建人”標桿在各領域作表率、打頭陣,奮發有為的精神已在公司上下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