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繁 徐壯 王亞莉

應城市聚焦組織建設,聚效基層治理,聚力產業發展,做好黨建引領文章,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持續建強戰斗堡壘
實現鄉村振興,村民是主體,干部是關鍵。應城市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在學歷、年齡、性別等指標上進行優化調整,不斷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干部。
2021年底,應城市293個村(社區)完成換屆,村“兩委”成員、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相比換屆前降低4至5歲,實現以中專、高中及以上學歷為主體,干部結構功能得到整體優化。
圍繞覆蓋面、運行態、戰斗力、認同度、責任網“五大要素”,應城市指導全市880個黨組織精準分類定級,實現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全部整頓轉化,組織戰斗力不斷提升。目前,已組派63支駐村工作隊、單獨選派95名第一書記,共276人扎根基層,傾情幫扶,進一步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助力鄉村振興。
深入激發源動力
過去,季墩村矛盾糾紛等問題凸顯,村里多次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收集化解良策。今年1月,村里實行“黨員先鋒指數積分制管理”的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并推廣開來。
村黨支部書記史國良介紹:“駐村干部、村‘兩委成員、黨員代表等組成積分管理委員會,根據評分細則對黨員每季度表現進行公開評分,所獲積分可到‘積分超市兌換禮品,對年積分前三名的黨員授予‘村年度積分先進個人稱號,并給予相應獎勵。在比學趕超中黨員活力被充分激發,支部凝聚力不斷增強。”
在湯池鎮衛星村,村民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建設試點正在推進。該村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列支部分經費,圍繞尊老愛幼、環境保護、遵紀守法等日常行為細化標準,以積分制為載體,實行量化管理“紅黑榜”公示,獎勤罰懶,建立村民“一人一檔”誠信檔案,極大地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
如今,以積分管理、村民誠信檔案管理等激勵約束并存的治理模式逐步在該市各村(社區)推廣,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提升,基層治理成效不斷彰顯。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每逢節假日,伍份村楚珍園便成了熱門打卡地。
作為典型的農業村,伍份村曾一直守著土地過日子。想發展,必須實干;想致富,必須“有路”。經過走訪調研,伍份村決定依托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該村先后引進龍池山莊、楚珍園等企業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向二三產業轉型延伸。
村黨支部書記王進平介紹:“我們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引導群眾向企業流轉土地,以集體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企業運營,盤活土地資源。發動在外‘四有人士參與企業二次招商,助推楚珍園、龍池山莊由生態文旅向農文旅養融合發展轉型,企業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增加了。”
據悉,2021年伍份村全年接待游客量達40余萬人次,綜合收入3200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
據應城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通過以招商引資、旅游拉動、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盤活農村“存量”資產,找準發展目標,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該市154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8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過50萬元。◆
(作者單位:應城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