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肢體如果出現了僵硬、活動不靈的情況,要注意排查疾病。
關節發僵 晨僵是類風濕關節炎典型的表現。晨起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后出現較長時間僵硬,如雙手僵硬、握拳困難、如膠黏著的感覺,同時伴有肢端發涼、麻木等癥狀表現,適當活動后會逐漸減輕。
急性活動期以規范化用藥治療為主,受累關節宜休息,保持各關節功能位置,減少各關節長期過度屈曲,以減少疼痛和避免畸形。緩解期以被動或小幅度主動關節運動訓練為主,每個關節分別做外展、內收、屈曲、內旋、外旋等動作,比如手指操。
脖子僵硬很多人抬頭看電腦,低頭玩手機,習慣久坐,運動量不達標,很容易造成頸椎慢性勞損。頸椎形態或結構發生改變,刺激或影響頸部神經、血管而引起頸、肩、臂、手疼痛麻木、頭暈頭痛等綜合征。
因此,要保證坐姿端正,保持頸椎正常曲線,拒絕久坐,每隔30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稍微活動頸部。枕頭高度8 至15 厘米為宜,可選中間低、兩邊高的元寶形枕頭。每天花30 至60秒做“頸椎保健操”。
肩部僵硬凍結肩是一種常見的肩關節疾病,也稱為“肩周炎”,包括肩關節周圍疼痛和活動受限。因為50 歲左右為高發年齡,因而肩周炎又被稱為“五十肩”。其中,糖尿病和甲減患者,更容易出現凍結肩。
平時采用理療與運動鍛煉(如輕度按摩、針灸、熱敷等)為主,減少肩周炎誘發因素。疼痛期多采用麻醉劑疼痛阻斷法、痛點按摩及穴位按壓等活血止痛。
腰背僵痛強直性脊柱炎常見于中青年男性,會出現腰背痛、早晨起床時脊柱僵硬不適,髖、膝、肩等關節腫痛等癥狀。晚期還會出現脊柱畸形、胸廓活動度減少等。
早期及時去醫院治療可以控制病情,延緩病情進展。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進行踢腿、摸高、伸腰等運動,但不要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