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山西晉通公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26)
在改擴建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的階段,中路接拼接質量的高低直接與后續工程的通行質量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對公路路基拼接技術的應用過程以及應用要點進行分析,掌握路基拼接技術的重點意義重大。
經過對原路面進行調查分析,各個面層、基層的厚度有差異,不同位置上的厚度相差較大。通常來說,高填方地區的沉陷量是比較大的,在開挖之后,橫坡、縱坡、路面設計線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樣就給改擴建施工造成較高的難度,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因為基層結構厚度上的差異,所以在鋪設時,應超過最小厚度,又不能超過最大厚度,所以要結合不同的路面基層結構確定相應的鋪筑層數量以及單層鋪筑厚度,從而達到結構性能的要求。有些路段內的基層結構損壞并不嚴重,在挖補之后機械化鋪設施工難度較高,這也給施工帶來較高的難度。基于此,在改擴建工程中,路基施工難度較高,這些都會造成難以施工。
老路基填土邊坡具備較高的穩定性,但是邊坡坡率存在著較大的變化,規則性比較差,且周邊區域分布著比較多的植物,根系比較發達,要想達到1∶1.5的坡率有著較高的難度。此外,老路基施工中,并未摻灰處理,再加上長期受到雨水的浸濕處理,壓實度較差,無法達到拼接質量的要求。因此,通常在路基拼接施工前,先清坡30 cm,先進行削坡填筑路堤施工。在項目施工中,拼接路基前,應加強邊坡防護拆除處理,清理掉耕植土、松散土,消除原邊溝結構,并且使用素土回填處理。
在以往的公路路基施工中,兩側都會設置排水溝、護坡道,但是在長期使用之下,雨水浸濕的問題比較嚴重,路基硬度持續下降,平臺以腐殖土為主,這樣的路基結構在現場勘察后,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以避免路基沉降問題的發生。在臺階開挖環節,把舊路基開挖成為臺階的形式,并落實臺階寬度的檢測,一般都會在1 m以內,確保其傾斜度達到3%。路堤表面做出全面清理,并且在施工后摻灰20 cm。在路基開挖中,加強防護與管理,并且在臺階表面需要鋪設一層土工膜,以避免雨水沖刷產生嚴重的影響,還能保障路基的穩定性合格。現場施工中,壓實度控制在93%以上,達到壓實效果后,再應用6%的石灰土回填施工,并再次壓實處理。通過雙向土工格柵設置的方式,抗拉強度、延伸率等滿足要求。在土工格柵鋪設前,應達到平整度的效果,且填料粒徑達到標準要求。在第一層格柵鋪設時,一般是應用前置式裝載機或者輕型推土機進行施工,且不能沿著路基軸線行駛,還要使得格柵一端與老路基是臨近的,另外一端則應鋪設到和邊坡有50 m的距離。
改擴建工程應符合設計方案和工程標準要求,還要最大限度的使用目前已有的資源。平縱面設計中,要考慮到現場的工程情況,不能盲目設計。改擴建方案的制定要綜合分析各個方面,以現有的理念和方案作為基礎,融入先進設計理念,加強創新設計,擯棄傳統落后的設計方式,從而才能保證改擴建效果。此外,技術人員積極投入研發,形成道路平縱擬合技術,發揚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各個路段都要滿足工程的使用標準。
在公路路基拼接施工中,按照如下原則進行:拼接部位上,沉降標準采用工后沉降與橫坡變化的雙控標準,這就是在處理后加寬路基后沉降量在5 cm以內,且原路基與拓寬路基的路拱橫坡度施工后增大值控制在0.5%左右。以目前的公路路基拼接研究現狀分析,拼寬結構部分的軟基處理應用復合地基處理方式,有效的控制路基沉降量參數,同時還能適當的擴大地基施工范圍,一般會把老路基因為拼寬施工而造成的二次加載沉降有效控制,不會超出規定設計范圍。綜合分析各個要素,拼寬路段的地基應用濕噴樁的處理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加密濕噴樁間距、增加噴漿量等方式處理,從而達到結構性能的要求。
拼寬路基是否能夠成功,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加強沉降量控制,預防出現新舊路基開裂的問題發生。在填筑工作開始之前,應將原地面清理干凈,然后回填壓實施工,達到壓實度的要求。填筑采取分層施工方式,單層壓實結束后,才能繼續填筑、壓實施工。拼接路基部分的填筑施工,以土工合成材料為主,以確保新舊路基的結合性能合格,防止發生土體嚴重變形的問題,荷載均勻分布,抗剪性能合格,從而使得拼接路基符合整體性標準。填土高度如果沒有達到路面與路床厚度之和的情況,路床超挖后,應在上、下路床底部設置一層雙向土工格柵;非低填路段中,除了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土工格柵鋪設施工外,還應在路堤的中間位置上布置多層高強度的土工室,垂直間隔距離控制在1.5~2 m之間。原路基結構存在擋墻的情況,路基拼接施工中,鑿除的墻身結構應布置高強度土工格室。為了使得拼接結構性能合格,每兩級臺階頂面結合部位經過壓實施工,再開展夯實補強,達到整體性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的過程當中要明確路基工程的施工標準,在施工階段要明確沉降差控制的參數,做好施工過程的控制,并且對施工重點進行科學管理,如此才能夠提高整體工程的質量。
新、舊路基在正常使用中,都會有沉降的發生,一般會利用碎石墊層鋪設方式,以確保土工格柵可以同時沉降,消除不均勻沉降的影響,以免給路面結構產生損壞和影響。(1)路基挖掘達到臺階的形式后,開始進行地表清理施工,且進行翻松、摻灰后繼續壓實施工。(2)鋪設土工格柵的環節,攤鋪、碾壓工藝嚴格落實,且施工中應集中進行灰土的制作,材料性能合格,工程質量達到標準。
第一,原公路路面的回填壓實以及清表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在壓實施工全部完成,形成符合要求的施工作業平臺后,即可開始在平臺中埋設土工格柵。第二,采取雙向模式布置土工格柵,確保抗拉強度、延伸率等滿足工程的要求。在土工格柵鋪設的土層結構,表面平整性合格,最為關鍵的是填料粒徑完全符合工程技術標準。第三,相鄰土工格柵鋪設時,重疊寬度在20 cm以上,且綁扎達到牢固、穩定的標準。第四,第一層土工格柵攤鋪作業結束后,應用輕型推土機或者前置裝載機開展施工。但是也要注意,車輛不能行駛在垂直路堤軸線方向。此外,格柵的一側應和原路堤緊靠,且另外一段需要埋設到公路邊坡的50 cm部位上。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拼接施工中,應做好各個環節的控制,最重要的部分是路基沉降量控制。綜合分析現場施工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確保路基拼接部分的沉降處于可控范圍內,并落實補強處理,還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隨時觀測路基沉降量,從而可以提升路基拼接技術水平,滿足公路通行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