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9 月14 至16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了中亞之行。這是中方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開展的一次最重要的元首外交活動,也是習近平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訪。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以上合“朋友圈”破解美對華“包圍圈”的戰略之舉。
9 月14 至16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并應邀對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中方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開展的一次最重要的元首外交活動,也是習近平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訪,意義重大、時機特殊。
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3 天2 夜里,習近平飛赴努爾蘇丹、撒馬爾罕兩地,密集出席近30 場活動,時間雖短,但亮點紛呈,成果豐碩。習近平在撒馬爾罕還應約同出席上合峰會的10 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并出席中俄蒙三方會晤。其中既有近年來多次會面的老朋友,也有初次見面的新朋友,議題多、內容深、成果實。
在上合峰會開幕前,習近平應邀對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大國,也是中國的西北要鄰和全面戰略伙伴,還是最早支持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
今年是中哈、中烏建交30周年,明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 周年,中哈、中烏關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時隔數年再次訪問哈、烏,并把兩國作為疫情以來首訪國家,充分表明中國同哈、烏兩國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以及元首之間的親密友誼和高度信任。
據王毅介紹,哈、烏兩國元首均高度重視習近平此訪,將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親自謀劃、親自部署,以最高禮遇和最高規格接待。
托卡耶夫總統親赴機場迎送,在總統府舉行隆重歡迎儀式,向習近平頒授哈薩克斯坦最高榮譽獎章——“金鷹”勛章,并親自安排哈著名功勛藝術家用中文演唱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歌曲《映山紅》。

當地時間9 月15 日,習近平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接受米爾濟約耶夫授予“最高友誼”勛章
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接待出席上合峰會領導人的繁忙日程中專程赴機場迎接,在機場精心組織盛大歡迎儀式,向習近平授予首枚烏茲別克斯坦對外最高榮譽勛章——“最高友誼”勛章,并邀請習近平共同種下一棵象征烏中友誼長青的橡樹。米爾濟約耶夫還指定政府總理全流程指揮接待工作。
習近平同托卡耶夫、米爾濟約耶夫的會談氣氛熱烈友好,成果務實豐碩。習近平同兩國元首分別簽署并發表聯合聲明,全面總結建交30 年成就和經驗,規劃下一步發展藍圖,宣布為中哈構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目標和愿景而努力,著眼中烏關系長遠發展和兩國人民未來福祉,將在中烏雙邊層面踐行命運共同體,賦予雙邊關系全新定位。
此訪期間,中哈、中烏就下一步合作方向和重點達成廣泛共識,表示將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發展戰略對接,推進經貿、能源、鐵路等領域務實合作,并簽署了雙邊合作文件。
當地時間9 月15 日下午,習近平在撒馬爾罕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見,就中俄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與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習近平指出,今年以來,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溝通,兩國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體育交流年活動有序展開,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熱絡,在國際舞臺上密切協調,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普京表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許多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俄中友誼與互信,俄中全面戰略協作關系穩固如山。在當前國際格局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的情況下,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始終航向不偏、動力不減。
習近平贊賞俄羅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方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任何國家都無權當臺灣問題的裁判官。習近平指出,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體現大國擔當,發揮引領作用,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性。
近來,中俄一系列合作項目引人矚目。9 月初,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中俄兩國接連宣布重大合作事項:第一,俄羅斯對華天然氣出口,此后改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比例為50:50,不再使用美元或歐元;第二,中俄籌劃修建橫跨阿穆爾河的國際鐵路大橋,加速連接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的交通;第三,中俄推進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建設風力發電場,加速新能源領域合作。
普京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俄羅斯和中國以本國貨幣結算的貿易份額上升至27.5%,中俄兩國擬在2024 年前將貿易額提升至2000 億美元水平。
此前,俄羅斯一度宣布關停“北溪一號”能源管道,并且停止向G7 國家出售石油,引起歐洲內部一片恐慌。俄歐就能源問題持續博弈之時,中俄間的能源交易合作十分火熱。彭博社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俄的能源合作有了大幅增長,上半年中國進口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比去年增長29%,8 月份進口量更是飆升至2020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連續3 個月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院副院長萬青松認為,加強與中國合作,從戰略層面來看,俄羅斯至少有三重考量:
第一,當務之急還是要向對手展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世界圖景,也就是說西方并不代表整個世界,西方的規則對俄羅斯更是行不通。在這個基礎上,普京通過細數美西方與俄對抗的巨大代價,批評西方對國際關系的客觀進程視而不見,實際上就是要指出,恰恰是西方而不是俄羅斯,面臨新的選擇,到底是進一步升級與俄羅斯的沖突,還是選擇以某種形式來修復新的現實?取決于美西方國家的立場。
第二,進一步倒逼俄羅斯國內加速遠東開發。過去十年,雖然俄羅斯政府在推動遠東發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的舉措,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總體而言,離實現遠東“跨越式”的超前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爬坡過坎”。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加速開發遠東尚未在俄國內精英與社會層面形成廣泛共識,多數時候需要普京的親自監督和內外形勢的倒逼。
當地時間9 月16 日,上合組織峰會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各成員國領導人首次在線下齊聚。此前兩年的上合峰會,分別是以視頻方式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上合組織8 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先是集體合影,隨后舉行了此次峰會的小范圍會談。大家就上合組織發展以及涉及地區政治經濟形勢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此后舉行峰會的大范圍會談,除了8 個成員國的領導人之外,參會的還有白俄羅斯、伊朗、蒙古國這3 個觀察員國領導人,以及作為主席國客人的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領導人。撒馬爾罕峰會成為了上合組織歷史上出席領導人最多的一次峰會。
會談結束后,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簽署并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
9 月16 日的小范圍會談和大范圍會談,習近平都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小范圍會談中,習近平建議重點推進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弘揚“上海精神”,鞏固團結合作;二是堅持戰略自主,維護地區穩定;三是堅持普惠包容,推動發展合作;四是堅持推進擴員進程,完善組織機制建設。
在隨后舉行的大范圍會談中,習近平發表題為《把握時代潮流 加強團結合作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新形勢下,作為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重要建設性力量,上海合作組織如何擔當使命、行穩致遠?習近平提出五點重要主張,即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務實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堅持多邊主義。
(2)柱梁質量控制:確保澆筑柱混凝土的一次成型,應當將30mm厚的水泥砂漿進行底部鋪設,然后再確定水泥砂漿強度與混凝土強度一致時,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實時,且進行一排柱的澆筑工作時,需要遵循從兩端到中間的澆筑操作,避免出現澆筑變性的情況。對于梁與板的同一澆筑操作,需要先將梁澆筑到板底后,才能進行板的澆筑。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團結和分裂、合作和對抗兩大政策取向的博弈較量日益突出。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熱衷于搞“小圈子”會把世界推向分裂和對抗。我們要摒棄零和博弈和集團政治。
他強調,要堅持公平正義,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始終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處理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反對為一己私利損害他國正當權益。要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支持彼此為維護安全和發展利益所做的努力,共同反對以任何借口干涉別國內政,把本國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次中亞之行,習近平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獲得相關國家領導人積極支持和響應。在上合峰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歡迎各方共同參與落實全球安全倡議,愿同各方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在本地區落地生根。
撒馬爾罕峰會一個令人矚目的成果是“上合大家庭”迎來新一輪大規模擴員。此前,有俄羅斯專家表示,上合組織是少數能夠抵抗美西方倡導的單極世界秩序的組織之一,而這一特質更是吸引不同政治立場的國家“排隊入群”。
2017 年,隨著印度、巴基斯坦正式加入,上合組織完成了成立以來的首次擴員,成員國增加到8 個。今年,上合組織再次擴員,在歷經14 年的等待后,伊朗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習近平說,近來,越來越多國家申請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組織的理念深入人心,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
繼去年9 月杜尚別峰會啟動接收伊朗為成員國的程序和吸收沙特、埃及、卡塔爾為新的對話伙伴之后,今年峰會簽署關于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義務的備忘錄,批準沙特等三國為新的對話伙伴,并且啟動白俄羅斯加入程序,吸收巴林等五國為對話伙伴。
習近平表示,推動本組織發展擴員、發揮本組織積極影響,將為維護亞歐大陸以及世界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注入正能量、創造新活力。
撒馬爾罕峰會是上合組織歷史上成果文件最為豐富的一次峰會。本次峰會通過40 余項成果文件,其中包括發表關于維護國際糧食安全、國際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多元化4 份重磅聲明。這些都是當今世界面臨嚴峻挑戰、亟待有效解決的焦點問題。
撒馬爾罕峰會是習近平連續第十次出席“上合大家庭”的年度聚會。正如習近平在訪烏前夕的署名文章中所說:“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王毅指出,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面向亞歐大陸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是在關鍵歷史節點開展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訪問。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首次出訪選擇中亞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是以上合“朋友圈”破解美對華“包圍圈”的戰略之舉,充分彰顯習近平的強大自信和非凡影響力,表明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上合組織已走過21 個年頭,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我們相信,上合組織將繼續弘揚‘上海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第三個十年發展新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為促進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