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至2004 年,小平畫像一共經歷過4 個版本的修改。曾參與創作的畫家陳炳林說:“全世界恐怕沒有第二幅街頭宣傳畫會受到如此關注。小平畫像上變化的是特區不斷增加的建筑群,不變的是小平同志堅定的目光。”
在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北、荔枝公園東南口,一副巨型室外宣傳畫——鄧小平畫像早已成為這里的地標。1992 至2004 年,小平畫像一共經歷過4 個版本的修改。
“全世界恐怕沒有第二幅街頭宣傳畫會受到如此關注。”曾參與創作的畫家陳炳林說,“小平畫像早已不僅僅是一幅宣傳畫,畫像的存在已經遠遠超越了其承載的內容。畫像上變化的是特區不斷增加的建筑群,不變的是小平同志堅定的目光。”

第四版小平畫像
1992 年春,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肯定了深圳經濟特區的方向和成績,深深鼓舞了全國人民。深圳市委宣傳部的領導在幾經思考后,決定用宣傳畫的形式表達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并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深圳美術廣告公司。
時任深圳美術廣告公司總經理黃鵬帶領美工構思創作,幾易其稿,最終以鄧小平在仙湖植物園視察時的一張照片形象作為創作原型。
畫中,鄧小平身著淺啡色夾克衫,目光睿智、神采奕奕。他右手伸向前方,盡顯偉人指點江山的雄姿。身后云蒸霞蔚的天空,則代表改革開放朝氣蓬勃的氣象。
當時,深圳還沒有噴繪技術,只能通過油畫繪制才能完成。這幅宣傳畫以鍍鋅鐵皮為底版,由于畫面太大,小平畫像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創作者之一陳炳林以及他的同事們只能化整為零,一塊一塊地畫,然后再運到現場拼起來。
1992 年6 月28 日早晨,深圳深南路旁豎立起巨型宣傳畫——《小平同志在深圳》。這幅300 平方米的巨型畫像一出現,就引起了國內外傳媒的廣泛關注。
1994 年夏天,深圳經歷了多年不曾遇到的狂風暴雨,有的房子倒了,一些大樹折了,許多廣告牌被掀翻了,不少路被水淹了,而小平畫像卻奇跡般地完好無損。
越來越多的人在小平畫像前留影紀念,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畫面上的細節,提出修改建議。
1994 年5 月,深圳市委宣傳部再次委托市美術廣告公司,對畫面構圖進行重新設計。第二版畫面上,鄧小平身著淺灰色中山裝,慈祥地凝視前方,底下是深圳的景色和逶迤起伏的青山長城,襯托出鄧小平的風采。畫像文字也更換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同年,膾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拍攝MTV 時,專程到宣傳畫前錄制。那美妙的歌聲與畫面交相輝映,通過電視走入了千家萬戶,也讓小平畫像風行神州。
1996 年,為了與深圳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升級換代相適應,小平畫像更換了第三版。與前兩版不同的是,第三版采用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噴繪技術,這幅宣傳畫也成為國內首幅采用電腦噴繪技術獨立制作完成的廣告宣傳畫。原來鐵架支撐的結構換成了穩固的墻體結構,底座用大理石砌成,并安裝了18 盞射燈。
修改的畫面正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畫面:藍天白云下,小平同志以高瞻遠矚、和藹親切的目光投向深圳現代化建筑群,他身邊是青草綠樹和鮮艷的杜鵑花,畫面左上方仍然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14 個紅色大字。
2004 年,正值鄧小平誕辰100 周年,由張樹國主創的《小平同志在深圳》第四版畫像替換了舊版的畫像。
由于第三版畫面中只體現了羅湖區的一部分,于是,在第四版的創作中,添加了代表20世紀80 年代深圳的國貿大廈、代表20 世紀90 年代深圳的地王大廈、代表21 世紀深圳的市民中心和音樂廳等建筑,再現了深圳新市容的“集景”。
此外,前面三版畫像都是單面的,只有第四版畫像的背面,印的是鄧小平與深圳的大事記。
2004 年8 月15 日下午,全新噴繪的小平畫像在廠家制作完成后運抵小平畫像廣場。這幅宣傳畫長30 米、高10 米,采用當時世界頂尖的八色數碼噴繪機制作,精度極高。同時,還采用了鍍鋅鋼管結構,鋼架層十分牢固,可以抗擊12 級臺風。如今,這一版畫像一掛就是18 年。
深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不變的是小平同志的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