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亮
(南京市棲霞區醫院 江蘇南京 210046)
高血壓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殺手,可引發多種并發癥。腦出血即是其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是因為顱內血管壁壓力過大,令微小血管破裂,引發顱內出血,增加患者的致殘率或致死率。對于轉入ICU 的腦出血患者,依然要嚴密監控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采用有效的臨床治療方式,提高患者預后康復質量。基于此,本研究將以60 例腦出血患者為例,對ICU 治療提高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水平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總結如下。
回顧本院在2020 年1 月到2022 年6 月收治的60 例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行ICU 治療,依照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通過呼吸機維持患者正常呼吸,并通過藥物維持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正常。控制顱內壓藥物為甘露醇(生產企業: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3300),靜脈滴注給藥;控制血壓藥物為尼卡地平(生產企業:藥都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178),每天服藥3次,單次劑量20 毫克。
研究組基于常規治療,行亞低溫治療。選擇低溫治療設備,在患者病變位置頭皮處放置探頭,為患者做全身降溫。后續通過貼敷方式,保證患者局部溫度在大約10℃,持續72 小時,每6 小時~7 小時可以復溫大約1℃。患者整體體溫需要一直維持在大約35℃左右,超過8 小時~10 小時之后,可以轉為自然復溫,令患者體溫維持在36℃~37℃。
對比兩組患者以下數據:(1)治療有效率。若患者言語功能恢復,無暈厥,不影響生活自理,即為顯效;若患者各項癥狀均有改善,暈厥等癥狀偶發,即為有效;若患者癥狀未改善,即為無效。除無效患者,均視為有效。(2)各項臨床指標(血壓、呼吸頻率、心率)。(3)GCS 評分和NIHSS 評分。其中GCS 評分滿分15 分,分數越低,患者意識障礙癥狀越嚴重。NIHSS 評分分數越高,患者神經功能越差。(4)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6 和CRP。
本組研究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用X檢驗計數資料,用t 檢驗計量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呼吸頻率和心率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GCS 評分和NIHSS 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GCS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GCS 評分和NIHSS 評分對比(,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IL-6 和CRP 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IL-6 和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腦出血是高血壓可能引發的一類并發癥,以中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群體,對于患者術后康復質量和生命安全會有嚴重負面影響。但是由于一些老年患者合并多項基礎性疾病,加上體質較差,極有可能在ICU 監護期間出現病情反復的跡象,因此在ICU監護階段,同樣不能對患者的必要治療有所忽視。
本研究中提到的亞低溫治療手段,是針對腦出血術后神經功能受限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案,亞低溫的定義,是相對于17℃~27℃的深度低溫和不高于16℃的超深低溫而言的。鑒于34℃左右(誤差不超過1℃)的輕度低溫和30℃左右(誤差不超過2℃)的中度低溫,在治療效果上并無顯著差異,因此將這個區間的溫度規定為亞低溫。亞低溫治療屬于物理降溫治療方式的一種,可有效降低顱腦內部溫度,減緩血流速度,避免顱腦血管壁承受過大壓力。同時加速腦組織乳酸代謝進程,避免患者發生酸中毒,對血腦屏障形成有效保護。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在亞低溫治療的干預下,患者康復質量更高,同時可保證患者各項指標的平穩。與此同時,研究組患者GCS 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是因為亞低溫治療可對患者腦內神經元,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避免患者認知功能受到影響,因此患者意識情況較好,認知功能水平較高。治療前,兩組患者IL-6 和CRP 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IL-6 和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亞低溫治療能夠有效抑制炎性因子釋放,以提高康復質量。
綜上所述,亞低溫治療可提高腦出血患者治療有效率,保證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平穩,提高患者神經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備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