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茂,鄒玉,王潔瑩,況南珍,傅穎媛
作者單位:1德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四川 德陽 618000;2南昌大學基礎醫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6;3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海南 海口 570100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骨與軟骨組織受損,繼而造成關節破壞[1]。RA病程長、預后差、致殘性大,且病情進行性加重,一直以來是臨床研究關注的重點。然而,RA確切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闡明,目前的研究觀點主要認為與滑膜細胞異常增生密切相關[2]。成纖維樣滑膜細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是RA滑膜內膜襯里的主要填充細胞,在滑膜襯里層處于極度活躍的狀態,呈腫瘤樣增殖,在RA病人滑膜病變及關節損傷中起著關鍵作用[3]。因此,抑制FLS增生對控制RA發病及病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瑞香素(daphnetin,DAP),化學名7,8-二羥基香豆素,是金邊瑞香、長白瑞香等瑞香屬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天然藥物。文獻報道顯示,DAP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免疫調節等多種藥理作用[4]。本課題組前期研究從金邊瑞香中分離提純出DAP,并發現DAP可抑制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大鼠(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一種類風濕關節炎常用的動物模型)的關節炎癥,改善關節病變,提高Foxp3+Treg細胞水平,使Th17/Treg趨于平衡[5-7]。體外實驗還發現DAP能促使CIA大鼠成纖維樣滑膜細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c rats,CIA-FLS)的促凋亡基因DR3、PDCD5、FasL、p53去甲基化,以及降低Bcl-2、STAT3基因的表達,使其出現凋亡現象[8-9]。然而,DAP誘導CIA-FLS凋亡的信號途徑尚不清楚。為此,本研究自2018年3―9月利用DAP結合不同特異性含半胱氨酸的胱天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抑 制 劑,觀 察DAP對CIA-FLS增殖與凋亡的影響,旨在初步探討DAP誘導CIA-FLS凋亡的可能機制途徑,為DAP用于臨床治療RA提供實驗依據。
1.1 細胞系CIA-FLS購于上海研生實業有限公司,許可證號J2900117872001。細胞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雙抗DMEM培養液,置于37℃、5%二氧化碳飽和濕度的培養箱內培養,CIA-FLS為貼壁生長。
1.2 藥物DAP化學式C9H6O4,純度≥98%,購于北京索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20 mg DAP溶于1 mL二甲基亞砜(DMSO)配成20 g/L貯存液,使用時以培養液稀釋至目標濃度。
1.3 試劑caspase-3抑制劑(Casp3-In,美國Selleck公司),caspase-8抑制劑(Casp8-In,美國Santa Cruz公司),caspase-9抑制劑(Casp9-In,美國Santa Cruz公司),泛caspase抑制劑(Pancasp-In,美國Selleck公司),人膽囊收縮素/縮膽囊素八肽(CCK-8)細胞增殖及細胞毒性檢測試劑盒(上海貝博生物公司),Hoechst 33258染液(上海貝博生物公司),AnnexinVFITC/PI細胞凋亡雙染試劑盒(美國BD公司),離心柱型總RNA提取試劑盒(北京天根科技公司),PCR逆轉錄試劑盒(日本TOYOBO公司),Real-time PCR試劑盒(日本TOYOBO公司),PCR引物(北京華大基因公司),含鏈霉素青霉素的DMEM培養液(北京索萊寶生物公司),胎牛血清(天津灝洋生物公司),AccutaseTM細胞分離溶液(美國eBioscience公司)。
1.4 儀器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超凈工作臺(上海博迅公司),水平搖床(海門其林貝爾公司),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多功能酶標儀(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PCR熱循環儀(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Real-time PCR儀(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2.1 CCK-8檢 測DAP對CIA-FLS增 殖 的 影 響取生長良好的對數期CIA-FLS,加入AccutaseTM細胞分離液消化,低速離心收集細胞,再加入培養液重懸后計數細胞濃度,將細胞接種于96孔板(每孔約8×103個細胞)。培養12 h后,加入不同濃度DAP(終濃度分別為0、5、10、20、40、80 mg/L),每個濃度設3個平行孔,對照孔(含細胞)和空白孔(不含細胞)加入等體積培養液。培養48 h后,每孔加入CCK-8溶液10 μL,輕輕混勻,并放回培養箱繼續培養1 h再取出,在酶標儀上測定各孔450 nm處的吸光度(OD)。CIA-FLS細胞活力(%)=(實驗孔OD值-空白孔OD值)/(對照孔OD值-空白孔OD值)×100%。
2.2 Real-time PCR檢 測DAP對CIA-FLS中caspase基因的影響取CIA-FLS接種于24孔板(每孔約5×104個細胞),培養12 h后,加入DAP(終濃度為40 mg/L)處理48 h,并設細胞對照孔。培養結束后提取CIA-FLS的總RNA,并進行逆轉錄反應(逆轉錄反應體系:11 μL RNase-free Water,4 μL RT Buffer,1 μL RT Enzyme Mix,1 μL Primer Mix,3 μL Total RNA)。將逆轉錄好的cDNA繼續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反應(擴增反應體系:6.4 μL RNase-free Water,10 μL Master Mix,0.8 μL Forward primer,0.8 μL Reverse primer,2 μL cDNA)。每個基因設3個平行管,采用公式2-ΔΔCt計算目標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相對表達量。
2.3 caspase抑制劑不同條件預處理后,CCK-8檢測DAP對CIA-FLS增殖的影響取CIA-FLS接種于96孔板(每孔約8×103個細胞),培養12 h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1、2、4 h,再加入DAP共處理48 h,其中Casp3-In、Casp8-In、Casp9-In終濃度為0、1.25、2.5、5、10、20 μmol/L,Pancasp-In終濃度為0、1.25、2.5、5、10、20、40 μmol/L,DAP終濃度為40 mg/L。其余實驗步驟同2.1,最后計算各孔CIA-FLS細胞活力。
2.4 Hoechst 33258熒光染色觀察CIA-FLS凋亡形態取CIA-FLS接種于24孔板(每孔約5×104個細胞),培養12 h后,分別加入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2 h,再加入DAP共處理48 h,其中Casp3-In、Casp8-In、Casp9-In終濃度為5 μmol/L,Pancasp-In終濃度為20 μmol/L,DAP終濃度為40 mg/L,并設細胞對照孔。培養結束后,吸去各孔培養液,加入PBS洗滌1 min。將Hoechst 33258染液稀釋30倍制成染色工作液,每孔加入200 μL染色工作液,室溫避光染色10 min。吸去染色液,加入PBS水平緩搖洗滌3 min,重復3次。染色完成后盡快置于熒光顯微鏡下,選擇340~350 nm藍色激發光觀察細胞凋亡形態,并拍照留存。
2.5 Annexin V-FITC/PI雙染流式細胞術檢測CIA-FLS凋亡率細胞分組同“2.4”,CIA-FLS培養48 h后,加入AccutaseTM細胞分離液,室溫消化后低速離心,使用流式管收集細胞。每管加入預冷PBS洗滌2次,低速離心后棄盡上清,加入200 μL Binding Buffer重懸細胞,再分別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和5 μL PI,室溫避光孵育15 min,最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各組細胞凋亡率。
2.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DAP對CIA-FLS增殖的影響如圖1所示,倒置顯微鏡下可觀察到CIA-FLS為成纖維樣生長形態,貼壁狀態良好,細胞排列均勻;經DAP作用后CIA-FLS生長狀態受到抑制,細胞數量明顯減少,細胞皺縮變形且貼壁能力下降。經DAP作用后CIAFLS細胞活力明顯下降,并與DAP作用濃度呈劑量依賴性。當DAP濃度為40 mg/L時,CIA-FLS細胞活力在50%左右,故后續實驗選擇此濃度繼續研究。

3.2 DAP對CIA-FLS中caspase基因的影響如表1所示,經DAP(終濃度為40 mg/L)作用48 h后,與對照組相比,CIA-FLS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增加(P<0.05)。由此可見,DAP可以激活CIA-FLS的caspase通路。
表1 DAP對CIA-FLS中caspase基因mRNA相對表達量的影響/±s

表1 DAP對CIA-FLS中caspase基因mRNA相對表達量的影響/±s
組別對照組DAP組F值P值caspase-3 1.00±0.00 3.07±0.43 69.47 0.001 caspase-8 1.00±0.00 1.67±0.09 171.29<0.001 caspase-9 1.00±0.00 2.35±0.20 131.85<0.001
3.3 caspase抑制劑不同條件預處理后,DAP對CIA-FLS增殖的影響與單獨DAP作用組相比,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DAP抑制CIA-FLS增殖的效應。當Casp3-In、Casp9-In濃度為5 μmol/L,Pancasp-In濃度為20 μmol/L,預處理CIA-FLS 2 h或4 h,均可明顯提高CIA-FLS細胞活力;當Casp8-In濃度為5 μmol/L時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IA-FLS細胞活力,但不如Casp3-In、Casp9-In、Pancasp-In效果明顯,而當Casp8-In濃度為20 μmol/L時,CIA-FLS細胞活力卻低于單獨DAP作用組。見圖2。

3.4 DAP對CIA-FLS凋亡形態的影響根據CCK-8實驗和初期預實驗,選擇Casp3-In、Casp8-In、Casp9-In濃 度 為5 μmol/L,Pancasp-In濃 度 為20 μmol/L,預處理CIA-FLS 2 h,再與DAP(終濃度為40 mg/L)共處理48 h。如圖3所示,對照組細胞核呈彌散均勻的藍色熒光,細胞排列均勻,未見明顯的凋亡熒光;DAP組細胞核形狀大小不一,出現較多濃染致密的顆粒狀、塊狀熒光,細胞核固縮、碎裂明顯,細胞數量明顯少于對照組;Casp3-In、Casp9-In、Pancasp-In預處理組,呈均勻藍色熒光的正常細胞核較DAP組明顯增多,但仍可見到少量散在分布的顆粒狀熒光,少數細胞核碎裂;Casp8-In預處理組與DAP組差異不明顯,細胞數量較少。

3.5 DAP對CIA-FLS凋亡率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經DAP作用后CIA-FLS凋亡率明顯升高[(34.80±3.90)%比(5.68±1.35)%,P<0.05];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組CIA-FLS凋亡率均明顯低于DAP組(P<0.05);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組中,Casp8-In預處理組CIA-FLS凋亡率明顯高于Casp3-In、Casp9-In、Pancasp-In預 處 理 組[(29.46±2.16)%比(18.09±2.50)%、(20.41±3.53)%、(10.17±1.91)%,P<0.05]。
FLS異常增生引發的持續性滑膜炎癥和軟骨破壞,是RA最顯著的病理特征[10]。研究表明FLS具有類腫瘤樣增殖和抗凋亡的特性,增生活化的FLS產生多種促炎細胞因子與基質破壞性酶類,促進了FLS侵襲和破壞關節[11]。目前尚無根治RA的方法,臨床上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等,雖然具有明顯對癥及抗炎效果,但相應毒副作用大,不適合長期使用;新興生物靶向制劑如利妥昔單抗,具有一定療效,但價格昂貴且僅對部分難治性RA有效[12]。天然植物來源的活性單體藥物,具有來源廣泛、易于獲得、價格相對低廉、作用靶點多等優勢,在臨床應用方面日益受到關注,也是人類從自然界獲取新藥的重要途徑[13]。既往文獻報道中國傳統中藥活性成分如雷公藤多苷[14]、姜黃素[15]、白藜蘆醇[16]、青藤堿[17]等,治療RA病人或關節炎大鼠表現出較好療效,極大拓展了學者們對RA的研究思路。鑒于FLS存在異常增生和凋亡不足的特性,利用中藥活性單體成分干預來抑制FLS增殖、誘導其凋亡,有望成為一種治療RA行之有效的臨床方案[18]。
細胞凋亡是一種高度有序、受基因精細調控以及一系列酶參與的細胞自主性死亡方式,caspase家族是其中非常關鍵的調控因子。根據caspase在凋亡通路所處位置及執行功能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凋亡啟動因子(包括caspase-2/8/9/10),第二類是凋亡效應因子(包括caspase-3/6/7)[19]。細胞凋亡主要有兩條經典的介導通路,分別是死亡受體途徑和線粒體途徑。死亡受體途徑中,死亡受體與相應配體結合后發生多聚化,募集FADD,再與caspase-8結合,形成死亡誘導信號復合體,活化procaspase-8,激活下游效應caspase-3,導致細胞凋亡[20]。線粒體途徑由細胞內死亡信號如病毒、射線、化療藥物等激活,使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造成Cyt-c等釋放入胞質,在ATP/dATP存在情況下,Cyt-c與Apaf-1等結合形成多聚復合體,活化procaspase-9,激活下游效應caspase-3,導致細胞凋亡[21]。由此可見,caspase-8、caspase-9分別是兩條凋亡途徑的上游啟動因子,而caspase-3是凋亡途徑末端共同的效應因子。caspase貫穿這兩條途徑的始終,使其互相聯系、彼此影響,共同調節細胞凋亡過程。為此,本研究重點聚焦于caspase通路來探討DAP對CIA-FLS增殖與凋亡的影響。
本研究首先明確DAP對CIA-FLS增殖的影響,結合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生長狀態和CCK-8試驗,證實DAP能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降低CIA-FLS細胞活力,抑制其增殖。此外,DAP促使CIA-FLS的caspase相關基因表達增加,說明這個過程中caspase通路激活。當采用不同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CIAFLS后,DAP的抑制作用不同程度減弱,這與caspase抑制劑的種類、濃度、預處理時間均存在關聯,特別是抑制劑種類。細胞發生凋亡時會出現一系列形態學變化,如細胞核碎裂、細胞質濃縮等,本研究利用Hoechst 33258熒光染色觀察到CIA-FLS呈均勻彌散熒光,而經DAP作用后CIA-FLS細胞核形態發生明顯改變,出現較多典型的凋亡熒光,Casp3-In、Casp9-In、Pancasp-In預處理組的凋亡現象較DAP組有不同程度改善。因此,我們推測DAP可能通過誘導CIA-FLS凋亡,從而抑制其增殖,這一過程中caspase通路起著重要作用。
為了進一步明確DAP誘導CIA-FLS凋亡的特性,并探討其主要參與哪條凋亡途徑,本研究還采用雙染流式細胞術檢測CIA-FLS凋亡率,發現各caspase抑制劑預處理組凋亡率較DAP組均明顯降低,以Pancasp-In預處理組降低最為明顯,但Casp8-In預處理組凋亡率卻明顯高于其他抑制劑預處理組。不難看出,通過熒光染色觀察到的凋亡情況與流式檢測結果基本一致,DAP可誘導CIA-FLS發生明顯凋亡改變。當抑制caspase通路后,可有效阻斷DAP誘導CIA-FLS凋亡的效應,并且抑制線粒體途徑的凋亡啟動因子對凋亡阻斷效果,明顯優于抑制死亡受體途徑的凋亡啟動因子,說明線粒體途徑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文獻報道[22]RA病人的FLS在線粒體凋亡途徑中,可出現多種方式抵抗相關受體介導的凋亡,包括Bcl-2家族蛋白的功能失調、NF-κB信號轉導通路失調、p53突變等,表明線粒體凋亡途徑是FLS出現凋亡抵抗的重要原因,亦是天然藥物誘導FLS凋亡的重要潛在靶點。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DAP可呈劑量依賴性地抑制CIA-FLS增殖,并通過caspase依賴的途徑誘導CIA-FLS發生凋亡,其中主要涉及線粒體凋亡途徑,表明DAP有望作為治療RA的一種天然候選藥物。值得注意的是,caspase通路涉及的調控基因眾多,以及其他少見凋亡通路的存在,如內質網凋亡通路[23]、非caspase依賴的凋亡通路[24],故仍有待于我們后續的實驗研究來進一步剖析DAP誘導CIA-FLS凋亡的精細機制,特別是線粒體途徑中具體作用的分子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