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帥
(北京市大興區瀛海醫院 北京 100076)
濕滯脾胃證是最常見的一種中醫臨床實證證型,癥狀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不適、四肢沉重無力、口黏苔膩、大便溏泄、體重減輕等。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患有濕滯脾胃證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1]。其中,慢性胃腸炎、急性腸炎等胃腸功能紊亂疾病等均屬于濕滯脾胃證,其具有病程時間長、痊愈難度系數大等特點。如果不及時采取合適的治療手段對濕滯脾胃證患者進行治療,不僅會延誤病情,還會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和患者提高對濕滯脾胃證的重視度。其中,嗎丁啉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濕滯脾胃證癥狀,但是如果長期服用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甚至還會引發腹瀉、神經過敏、腹部痙攣等多種不良反應。而平胃散作為中醫研制治療濕滯脾胃證的療效效果較好的一種中醫藥方,對于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治療療效等,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醫學意義[2]。基于此,本文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濕滯脾胃證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平胃散治療濕滯脾胃證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濕滯脾胃證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 年1 月到2021年1 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各50 例。
嗎丁啉組男女比例為25∶25;年齡35 歲~65歲,平均(50.11±1.46)歲;病程1 年~12 年,平均病程為(6.52±2.11)年。
平胃散組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35 歲~65歲,平均(50.11±1.46)歲;病程2 年~17 年,平均病程為(9.42±1.65)年。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各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嗎丁啉組濕滯脾胃證患者口服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有效期為24 個月,規格:10 毫克/片),患者需要在飯前口服,每次服用10 毫克,每日服用3 次。
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則是在嗎丁啉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平胃散進行治療。其中,平胃散包括蒼術、白術、厚樸各15 克,白蔻仁、木香、陳皮各10 克,砂仁、甘草各6 克。隨癥加減:噯氣嚴重者加半夏10克、代赭石15 克;疲乏無力者加黃芪30 克、黨參15克;情志抑郁者加白芍15 克、枳殼12 克、柴胡12克、佛手12 克;納呆者加炒三仙各15 克、雞內金15克;口干口苦者加茵陳30 克、蒲公英30 克、黃連5克;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30 克、炒棗仁30 克、遠志15 克;大便溏粘者加蓮子30 克、芡實20 克、山藥20 克。患者每日需要口服1 劑,水煎分為早晚兩次溫服。
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藥物治療時間均設定為30 天,并在治療30 天以后,監測濕滯脾胃證患者的身體康復情況和治療療效等。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治療療效,分析患者病情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顯效代表患者不具備濕滯脾胃證癥狀,身體恢復正常狀態;有效代表患者濕滯脾胃證癥狀減輕,且無不良反應;無效代表患者濕滯脾胃證癥狀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不良反應包括腹瀉、神經過敏、腹部痙攣等等。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相對于嗎丁啉組患者,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在嗎丁啉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平胃散治療的療效明顯更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治療療效(%)
相對于嗎丁啉組患者,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在嗎丁啉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平胃散治療,其腹瀉、神經過敏、腹部痙攣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證候積分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之后,相對于嗎丁啉組患者,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證候積分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嗎丁啉組和平胃散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
一般情況下,如果濕氣過多且超出人體可以適應的范圍,且這些濕氣沒有辦法被人體進行有效調節的情況下,便會導致人體出現“濕邪”的現象。“濕邪”主要包括外濕和內濕兩種。其中,外濕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影響,其主要指的是人體長時間都處于雨水等濕潤的天氣環境中所形成的一種濕氣;內濕主要是受內部因素影響,其主要指的是人體長期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虛所形成的一種濕氣。外濕和內濕二者具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脾胃功能作用的正常發揮,最終導致人體出現濕滯脾胃證的癥狀。其中,濕滯脾胃證是一種最常見的中醫臨床實證證型,具有發病時間長、治療難度大等多個特點[3]。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不規律、飲食不規律等多種因素均會引發濕滯脾胃證,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不適、四肢沉重無力、口黏苔膩、大便溏泄、體重減輕等等。現階段,藥物治療作為濕滯脾胃證的主要方式,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及時地對濕滯脾胃證患者進行合適的藥物治療的話,還會導致濕滯脾胃證患者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腹瀉、神經過敏、腹部痙攣等。這些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患者的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而且還會影響濕滯脾胃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等[4]。
通過平胃散治療,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濕滯脾胃證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應率,還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治療療效。其中,平胃散作為一種中醫方劑名稱,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等功用,對于濕滯脾胃證的治療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但是由于平胃散這類藥物較為辛苦溫燥、陰虛氣滯,所以針對部分脾胃功能較為虛弱的患者,則不能夠使用該藥方進行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濕滯脾胃證患者在嗎丁啉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使用平胃散治療,平胃散組治療療效優于嗎丁啉組(P<0.05),具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平胃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嗎丁啉組(P<0.05),具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安全系數較高。雖然嗎丁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濕滯脾胃證患者的病情癥狀,幫助患者進行身體病情恢復,但是此類藥物如果長時間服用的話,對濕滯脾胃證患者的脾胃功能來講,根本就不能起到非常良好的調節效果,甚至還會加劇濕滯脾胃證患者病情,導致其惡化發展。而通過采用平胃散對濕滯脾胃證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則可以有效地恢復濕滯脾胃證患者的脾胃功能,幫助患者康復[5]。如平胃散中的白術,可以有效地補脾,調節消化道功能;厚樸可以通過調節患者腸胃功能,促進腸胃活動等;蒼術可以抗炎、抗菌等。而且將這些藥物搭配使用對患者脾胃的益處也是非常多的,可以促進患者的腸胃活動,促進胃液分泌和胃排空等,具有著非常高的安全系數[6]。所以說,采用平胃散對濕滯脾胃證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還可以提高治療療效。
綜上所述,對濕滯脾胃證患者在嗎丁啉組的治療基礎上采用平胃散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濕滯脾胃證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好地調節患者的脾胃功能,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幫助患者切中病機,改善濕滯脾胃證患者的相關癥狀,非常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