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劉志泰*,張文杰,劉小花,李 超,胡展森,李 巖,楊春東
(1承德市農林科學院 067000;2隆化縣農業農村局)
1.1 試驗材料 ‘京藏香’‘、京桃香’‘、紅顏’‘、章姬’、‘甜查理’、‘寧玉’、‘白雪公主’。
1.2 試驗地點 試驗棚地處承德市農林科學院中關鎮科研基地,東經117°57′,北緯41°12′,平均海拔為447 m,屬中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型冀北山地氣候[1]。試驗設施為日光溫室,棚高4.7 m,長60 m,寬10 m,(其中作業道寬0.7 m),土質為輕壤土,前茬為草莓,7月石灰氮消毒高溫燜棚。
1.3 栽培管理2019年9月中旬,將試材栽植于承德市農林科學院中關鎮科研基地日光溫室,栽植前整地、施腐熟羊糞5 t/667 m2。選擇根系較多,葉片大于3片,根莖大于0.8 cm,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的植株,栽植方式為起壟栽植,壟面寬度為40 cm,壟高35 cm,壟間距40 cm,每壟栽植兩行,株行距20 cm×20 cm,行向為南北行向,密度為8 000株/667 m2,定植要求“不埋心,不窩根,弓背朝外”,定植后澆透水,及時除草松土,緩苗后覆膜前追施N、P、K復合肥12 kg,香油渣15 kg,以后每20 d施香油渣1次,每隔15 d沖施1次水溶肥,11月中旬放蜜蜂2箱輔助授粉,以后采用溫室栽培常規管理方法,各品種水肥、園藝管理一致[2]。
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3次重復,每個重復定植100株。緩苗后對7個草莓品種的生物學特性、產量和果實性狀進行調查,比較不同品種的草莓植株在不同生長階段的差異,調查參照《草莓種質資源描述規范》[3],包括物候期、單果質量、產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進行調查。
1.4 物候期調查 定植后40 d開始記錄,以25%植株花蕾顯露日期為現蕾期,以25%植株有花開放的日期為始花期,以75%植株有花開放的日期為盛花期,以25%一級序果成熟的日期為果實始熟期。
1.5 產量調查 每個重復隨機選取20株進行標記,前期每7 d調查1次,后期每5 d調查1次,調查單株產量、單株果個數、最大單果質量、計算平均單果質量、667 m2產量。
1.6 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調查 每個品種隨機采摘大小均勻的10個成熟果,用壓汁器將10個果混合壓汁,用手持折光儀PAL-1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實硬度用臺式數顯水果專用硬度計測量。
2.1 7個草莓品種的物候期 由表1可以看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開始,7個草莓品種進入現蕾期,‘章姬’的現蕾期比‘紅顔’、‘甜查理’、‘京藏香’早15 d,比‘京桃香’早17 d,比‘寧玉’早5天,比‘白雪公主’早14 d,調查結果表明,7個品種以‘章姬’花芽分化最早,其次是‘寧玉’,‘京桃香’花芽分化最晚。
表1 7個草莓品種的物候期比較 /(月/日)
2.2 7個草莓品種的產量 ‘京藏香’平均株產最高,其次為‘紅顏’、‘寧玉’,‘白雪公主’單株產量最低,為229.5 g,從最大單果質量來看,‘寧玉’最大,為93.0 g,其次是‘紅顏’和‘京藏香’,‘白雪公主’最小,為40.0 g,從折合667 m2產量來看,‘京藏香’最高,為2 496.0 kg,其次是‘紅顏’、‘寧玉’、‘甜查理’分別為2 420.8、2 416.8、2 347.2 kg,‘白雪公主’667 m2產量產最低,為1 836.0 kg。
表2 7個草莓品種的產量比較
2.3 7個草莓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 由表3可以看出,7個草莓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紅顏’最高,達到12.4%,其次為‘章姬’和‘白雪公主’達到11%,‘甜查理’含量最低,為8.9;從7個草莓品種的硬度表現來看,‘甜查理’最高,為1.48,其次是‘紅顏,達到1.42,‘京藏香’最低,為1.02。
表3 7個草莓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比較
通過對7個草莓品種在承德地區的生長結果表現和性狀調查得出以下結論:從物候期來看‘章姬’和‘寧玉’花芽分化最早,下果最早,‘京桃香’、‘白雪公主’花芽分化最晚,果實成熟較晚;從產量看,‘京藏香’產量最高,其次是‘紅顏’和‘甜查理’,但667 m2產量都能達到2.4 t以上,‘京桃香’和‘白雪公主’產量較低;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來看,‘紅顏’最高,其次為‘章姬’和‘白雪公主’,‘甜查理’最低;從硬度表現來看,‘甜查理’最高,其次是‘紅顏,‘京藏香’最低。
綜合比較:‘紅顏’、‘章姬’、‘白雪公主’口感好,但是‘章姬’和‘白雪公主’硬度小、產量偏低,適合觀光采摘、高端消費。‘京藏香’產量高、酸甜適中,硬度較低,適合就近超市供應;‘甜查理’產量高、硬度大,耐儲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低,適合遠距離運輸或者做加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