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王金鑫,黃晶淼,郝 婕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050061)
本標準規定了蘋果黃蚜綜合防控的術語和定義、蟲情調查、為害程度劃分及防控指標、防控方法和防控效果調查。
本標準適用于蘋果黃蚜的綜合防控。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蘋果黃蚜 蘋果黃蚜(繡線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俗稱蜜蟲,膩蟲,1年發生10余代,是我國蘋果主產區的主要害蟲之一[1]。以若蚜、成蚜群集于寄主嫩梢、嫩葉背面及幼果表面刺吸為害,受害葉片向背面橫向卷曲或卷縮,受害枝梢生長緩慢[2-4]。其形態特征、發生規律、生活習性詳見附錄A。
3.2 蚜梢率(百分數) 指出現蘋果黃蚜的新梢數量占所調查新梢總量的百分數。
3.3 經濟閾值 是指害蟲蘋果黃蚜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應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蟲密度超過經濟損害允許水平,以蚜梢率表示。
3.4 防控效果 防控效果/%=([藥前蚜梢率-藥后蚜梢率)/藥前蚜梢率]×100%
4.1 調查時間 每年4-9月,每7~10 d調查1次[3-4]。
4.2 調查方法 選用“目測法”調查蚜梢率[3-4]。
在果園分別固定選取5株樹,在每株樹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隨機選取5個正在生長的嫩梢,每株樹調查20個嫩梢,一共調查100個嫩梢,記錄發生蚜蟲的嫩梢并計算蚜梢率。
采用“目測法”調查蚜梢率,幼樹的經濟閾值為蚜梢率達到30%,成齡樹的經濟閾值為蚜梢率達到45%,幼樹和成齡樹如果超過對應的經濟閾值后,需立即采取全面的化學藥劑防控[3-4]。
6.1 農業防控 結合修剪,剪除樹體上帶有蘋果黃蚜被害枝梢,并帶出果園集中銷毀或深埋;增施有機肥,增強樹體抗蟲能力[5-8]。
6.2 生物防控 蘋果黃蚜的天敵有草蛉、食蚜蠅、瓢蟲、花蝽等撲食性天敵;蚜小蜂、蚜繭蜂等寄生性天敵等。在不造成經濟為害前提下,減少化學藥劑使用,保護和充分利用自然天敵。化學防控時選擇對天敵影響小或沒影響的藥劑,并選擇在天敵活動量小的時間噴藥[5-8]。
6.3 化學防控 加強蘋果黃蚜的預測預報,做到適時用藥,使用化學農藥時,采用安全、高效的農藥,嚴格執行GB 8321(所有部分);采取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9-10]。
在休眠期,用石硫合劑、柴油乳劑、機油乳劑等噴布樹體進行全面防控,可有效鏟除蘋果黃蚜越冬卵;在生長期,根據經濟閾值及時噴藥。藥劑及濃度的選擇見附錄B[9-10]。
7.1 調查方法 按照4.2的調查方法進行[3-4,11-14]。
7.2 防控效果計算 對實施防控的蘋果園,自噴施藥第2 d開始隔日進行蘋果蚜梢率調查,統計分析蘋果黃蚜防治效果[11-14]。
7.3 防控效果評定 施藥后3~7 d,幼樹的蚜梢率在30%以下,成齡樹的蚜梢率在45%以下,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即為合格,蚜梢率超過相應經濟閾值的需要進行補治[11-14]。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蘋果黃蚜及生物學特性
A.1 導言
本附錄給出了蘋果黃蚜形態特征以及生物學的描述[1]。
A.2 蘋果黃蚜形態特征[1]
成蚜:雄蚜有翅,而雌蚜有翅或無翅。無翅胎生雌蚜體長1.4~1.8 mm,近紡錘形,體黃、黃綠或綠色;頭、復眼、口器、腹管及尾片均為黑色;口器長達中足基節窩,觸角明顯比體短,其基部淡黑色;腹管中等長,圓柱形,末端漸細;尾片指狀,生有10根左右彎曲的毛;體兩側有明顯的乳頭狀突起。有翅胎生雌蚜體略小,頭、胸部、口器、腹管及尾片均為黑色,復眼暗紅色;口器可及后足的基節窩,觸角較體短,共6節,第3節有圓形感覺孔6~10個,第4節有2~4個;腹部黃綠或綠色,兩側有黑斑,并具有明顯的乳頭狀突起,翅透明。
若蚜:鮮黃色,似無翅胎生雌蚜,觸角、復眼、足及腹管均為黑色,腹管短,腹部肥大。有翅若蚜胸部具翅芽1對。
卵:橢圓形,兩端微尖,長0.6 mm左右,漆黑色,有光澤。
A.3 蘋果黃蚜發生規律
蘋果黃蚜在河北省1年發生10余代,以卵在蘋果樹枝條粗皮和芽旁、芽腋或裂縫內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蘋果樹發芽后,越冬卵開始孵化,5月上旬孵化結束。初孵幼蚜群集在芽和幼葉上為害,經10 d左右發育為干母,干母可胎生無翅胎生雌蚜,其中也有少數有翅胎生雌蚜。自春季至秋季均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初期繁殖較慢,6-7月間繁殖加快,蚜梢率迅速增長,為害嚴重,樹梢、葉背、葉柄甚至新梢上常密布蚜群,此時有翅胎生雌蚜大量出現,并向其他植株上擴散,至8-9月發生數量逐漸減少,10-11月開始產生性母,遷飛后產生有性蚜,雌雄交尾產卵越冬。每頭雌蚜產卵1~6粒[3-8]。
A.4 蘋果黃蚜為害癥狀
蘋果黃蚜有趨向果樹嫩梢群集為害的特點,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嫩梢和葉片汁液,致被害葉片自葉尖向葉背彎曲或橫卷,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和新梢的正常生長,發生嚴重時,葉片全部卷縮,枝條生長受到嚴重影響,造成樹勢衰弱。新梢百葉蚜量大時還可為害果實,影響蘋果品質及產量[11-13]。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蘋果黃蚜化學防控方法
B.1 防控蘋果黃蚜常用化學藥劑[15-21]
B.2 噴藥技術
B.2.1 噴藥時間 避免在風雨天和烈日下施用農藥,藥后4 h內遇雨須重噴。
B.2.2 配置藥液 采用二次稀釋的方法配置農藥,藥劑種類和施用濃度參照表B.1[15-21]。
表B.1 防控蘋果黃蚜常用化學藥劑
B.2.3 注意事項 噴藥要周到細致,不留死角,藥液直接觸及蟲體。噴灑農藥時要戴眼鏡、口罩、手套,穿防護服,以防藥液濺灑到皮膚上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