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群眾對于食品需求也在增加,同時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牛羊肉在肉類市場中的需求量逐漸提升,牛羊肉屠宰檢驗工作也逐漸受到重視。檢疫是為了讓進入市場的牛羊產品不攜帶寄生蟲、傳染病及病原體等,為消費者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只有利用有效的屠宰檢驗技術,才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更高、更安全的牛羊產品。
當前,牛羊屠宰檢驗存在設備落后及方法不先進的情況,一些工作人員依舊使用傳統的屠宰檢驗技術,導致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另外,部分人員對于實際工作重視度不夠,沒有按照詳細的流程及檢驗標準開展工作,導致牛羊屠宰檢驗工作難度大、效果差,同時員工工作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一些牛羊屠宰檢驗機構沒有應用先進的屠宰技術,而是使用看、摸、聞、切人工檢驗辦法,導致出現檢驗偏差,給牛羊肉的食品安全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一些商家會為了謀取利益,非法購買或出售帶病或病死的牛羊,通過私自屠宰及不合格的檢驗流程,導致品質差的牛羊肉流向市場。目前,雖然中國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牛羊屠宰檢驗工作監管力度較大,但是部分地區依舊存在違規操作的商家,沒有健全并且落實相關制度,執法也不夠嚴格,無法落實責任到人,而且即使是出現了事故,也無法及時開展整改工作,危害到公共衛生安全和食品安全。
由于牛羊屠宰場周邊環境管理不到位及牛羊屠宰流程不嚴謹等問題,導致牛羊屠宰檢驗工作容易對周邊生態造成不良影響。一些牛羊屠宰檢驗機構沒有將藥劑清理干凈,導致排放廢水中殘留了大量藥物,給水源、土壤及空氣帶來較大的污染。
為了改善牛羊屠宰檢驗工作環境,提高檢驗準確度及工作效率,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并且更新牛羊屠宰檢驗機構中老舊的設備,定期開展維修檢查工作。為了維持日常工作質量,牛羊屠宰檢驗工作人員需提升自身職業素養、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服務精神。定期開展員工培訓活動,培訓主要內容有新設備使用方法和維修方法、檢驗流程規定及檢驗技術實施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員對牛羊病癥的察覺能力,能夠擔負起屠宰檢驗工作的責任。
首先,經過培訓后的人員需要按照嚴格標準進行牛羊屠宰檢驗,要仔細檢查養殖戶牛羊肉,在檢驗合格后要發放相關的檢驗合格證明,對于有問題的牛羊要進行登記并且無害化處理,同時為養殖戶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償。其次,負責屠宰工作的人員必須持有營業執照,檢驗技術人員及檢驗設備也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合格證明。再者,檢驗人員不能因為工作量較大就不按照規定檢驗技術步驟進行細致檢查,且檢查時間不宜過短,防止出現遺漏。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使用網絡技術進行產業升級,不但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能夠提升工作質量。因此,牛羊屠宰檢驗技術可利用網絡大數據進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使用網絡數據共享平臺,將大型養殖基地日常疫病防控工作內容上傳到平臺上,根據其疫病防治工作安排后續的屠宰檢驗工作,對于信用較好的屠宰場盡早安排檢驗工作,部分信用較差的養殖戶則會成為各個地區屠宰場的“重點關注對象”,屠宰檢驗流程也要相對嚴格。網絡透明化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監督并且激勵養殖戶及屠宰場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工作,避免工作不細致、不到位。
為了確保進入市場內的牛羊產品安全健康,需要加大監管力度。首先,屠宰場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規劃,與周邊養殖場相互監督,成立監督小組,監督牛羊飼養及運輸等環節,在發現問題后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抽查檢驗工作,確定好相關負責人,一旦抽查環節出現問題,要嚴格按照處罰辦法對負責人進行懲辦,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操作情況。成立管理小組,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進行記錄,并且綜合評判其工作效率、質量、積極性等。
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中國當今社會重要的發展方向。牛羊屠宰檢驗需嚴格遵循環境保護相關內容,要能夠在不違背社會環境保護需求及法律法規下開展相關工作。在實施工作過程中利用微生物分解及殘留物無害化處理辦法進行嚴格的廢物處理工作,積極引進新的處理設備及技術,一旦發現違規排放現象,立即進行整改,若整改結果不合格就需關停屠宰場,直到驗收合格后才可以繼續營業。大型屠宰場需建立標準的病患、病死牛羊處理中心,對其進行消毒及處理,避免病牛羊對當地環境及養殖業生產帶來危害。
綜上所述,牛羊屠宰檢驗工作是關乎到食品安全及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工作,政府、企業、屠宰場及養殖戶都需加強重視,嚴格把控好牛羊生產所有環節,從檢驗技術、檢驗管理、檢驗人員培訓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升級,促進牛羊畜牧經濟向好發展,真正滿足消費者們對高品質牛羊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