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孫媛媛

優勢 聯想集團武漢基地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2019年12月完成了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項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均勻遍布在屋頂的光伏板每年可以發電200萬度,節約標煤約258噸,減少碳排放約2000噸。同時,武漢基地通過“回”字型結構和天窗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光照射,大量減少日間照明發電,每年又能節約用電量達30萬度。供圖/聯想集團
隨著《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各領域“雙碳”政策文件陸續發布,中國降碳減排已經形成了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的完整政策框架,企業低碳轉型的重點也逐步從戰略制定轉向業務落地。
2022年8月30日,聯想集團發布了第16份ESG報告,披露過去一年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低碳轉型、強化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架構建設水平等方面的最新進展。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打造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體系,從綠色產品設計、綠色工藝、清潔能源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環節進行綠色制造頂層體系的建設。
聯想集團于ESG報告中發布面向中國“雙碳”目標而設定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承諾到2030年將實現運營性碳排放減少50%、部分價值鏈碳排放降低25%,并將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高熱量、高能量、高排放的“三高”難題,已經困擾了電子產品制造行業十幾年。以電腦為例,需要把原器件固定并連接到電路板上,才能生產出完整的電腦產品。而這一焊接過程需要極高的溫度,還會消耗能量,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聯想集團在個人電腦生產制造基地推廣使用的新型低溫錫膏技術,成為了破解電子產品制造業“三高”難題的關鍵鑰匙。
低溫錫膏工藝是一種大幅減少生產環節碳排放的先進技術。該工藝使用低溫焊接材料,焊接溫度最高只有180攝氏度,比傳統方法降低了70攝氏度左右,可將印刷電路板組裝工藝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減少35%。大幅降低電力消耗,加快了焊接速度、增加產能,直接緩解了制造過程中的高熱量、高耗能問題。
2015年,聯想集團開始積極投入人力財力探索低溫錫膏工藝,實現了從實驗室理論到實際應用的創新突破。如今,聯想集團正在努力推廣新型低溫錫膏工藝的使用范圍。2019年,聯想集團及清華大學一起成立了中國低溫工業聯盟,把這項技術分享給更多行業伙伴。此外,聯想集團還將這項技術擴展到其子模塊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生產內存和指紋讀取器模塊等部件。在2021/22財年,該集團已出貨1420萬臺采用新型低溫錫膏工藝制造的筆記本電腦,自2017年以來總出貨量達5000萬,成功減少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在核心制造環節實現更加綠色、更加柔性的生產,聯想集團還進一步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打造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體系,目前已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每一個環節都遵循產品生命周期評估(LCA)的指導,提供供應、生產、物流、回收、包裝五個綠色管理維度方案,以及綠色數據平臺建設。除了將綠色技術應用于自身,還與價值鏈伙伴技術協同,共享綠色制造工藝,同時對外輸出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將自身積累的經驗和標準復制至一級、二級合作伙伴以及供應鏈上下游,由點帶面一起減碳,以低碳科技帶動全產業鏈綠色升級,合力減少產品碳足跡。
在上游采購環節,聯想集團通過審計考核和能力構建等方式,推動上游供應商的綠色轉型,建立一套包含準入和準出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基于這一審核體系,聯想集團會對供應商進行打分,并基于這個分數分配供應商的采購額度,判斷是否符合合作標準。
此外,聯想集團在產品報廢管理、供應商環境表現、運輸環節溫室氣體排放等多維度每年制定了供應商管理目標。截至目前,聯想集團94%的供應商對其溫室氣體排放數據進行了第三方驗證,92%的供應商有公開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聯想集團也正在通過一些合同或溝通的方式鼓勵供應鏈體系里的供應商加入到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中,目前供應鏈體系里有約28%的供應商都加入這一倡議。聯想集團將以采購額95%的供應商能夠參與以科學為基礎的減排活動為目標,繼續將低碳轉型理念全面推廣至供應鏈上下游。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和首席市場官、木蘭匯副主席喬健在接受《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之一,為此而采取的減碳行動需要我們大家攜手同行。像聯想集團這樣的科技企業要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不僅是加大自身減排、帶動供應鏈減排,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全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我們的解決方案。”

喬健,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和首席市場官、木蘭匯副主席
在進行綠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聯想集團也遇到過許多困難。喬健提及,比如竹纖維包裝的研發和應用過程就可謂是“一波三折”。原來使用的EPE聚乙烯材料是一種發泡材料,具有緩沖性能,且價格便宜,每年費用大概6000萬。而竹纖維材料投入使用的成本或將提高三倍,變成1.8億,同比增長200%。盡管如此,聯想集團仍然堅持研發新材料。“聚乙烯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一是其作為包裝外盒體積會相對較大,二是聚乙烯不可降解,埋到土里200年都不會消失。”在國家大力提倡“碳中和”的背景下,竹纖維包裝的研發有利于減碳工作的開展,一旦研發成功,聯想集團也將掌握一種行業領先的新型核心技術。
從“一敲就掉屑”的第一批樣品,再到針對“平滑度”和“強度”的反復測試,竹纖維這種“從搖籃到搖籃”的材料終于成功應用于聯想產品包裝環節。區別于一般的紙漿模塑緩沖,竹纖維材料制成的竹漿包裝可100%生物降解,而且較先前包裝更輕,整體包裝體積縮小0.4%,碼排率增加18%,使運輸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7%。聯想在行業內率先引入新型竹漿纖維包裝,擁有相關專利,一舉結束了近十年行業內沒有新材料、新技術突破的歷史。目前,所有的ThinkPad系列產品的包裝全部采用100%再生料或竹纖維做緩沖物料,僅2020/21財年已減少使用140噸包裝物料。

低碳 聯想筆記本“壽終正寢”后會送到專業電子廢棄物及廢棄電子設備環保回收處理公司進行拆解,所有廢棄物種86%作為材料循環再利用,5%作為產品或零部件得以再利用。供圖/聯想集團
除了包裝材料的創新,聯想集團在循環再生方面的改革嘗試也從多年前就開始陸續落地。從2007年開始,聯想在臺式機、筆記本、顯示器、服務器等產品上全線應用廢舊塑料再生技術,總計減少碳排放約6萬噸,相當于種300多萬棵樹。最新ESG報告顯示,聯想集團不斷擴大使用CL PCR(閉環再生塑料)的產品范圍,由上一個財年的103款產品增加至248款。預計到2025/26財年,聯想集團100%的個人電腦產品將包含消費后再生材料。
在產品生命周期末端管理方面,聯想集團向主要市場的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回收項目,并在世界各地為消費者及商業客戶提供產品生命周期末端管理服務,針對已停止使用、生命周期結束或報廢的產品、部件及外設采取的措施包括再利用、翻新、再生制造、拆除、回收、分解、循環再利用、廢棄物處理及處置。自2005年以來,聯想集團已通過其簽約服務提供商處理了3萬噸的計算機設備。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聯想集團旗下包括便攜式計算機、平板電腦、移動通信終端、顯示器、擴展塢在內的10個系列產品入選。此外,以“綠色生產+供應商管理+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包裝”五個維度和一個“綠色信息披露(展示)平臺”為核心的聯想綠色供應鏈體系也獲得了工信部的權威認可,并于2019年成功申報第四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項目,從此聯想成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過去大家提起社會價值的時候,都會簡單理解為花錢,是一個純支出。但要真正解決問題,光靠錢是不行的,一定還要靠技術投入,靠商業創新。對于企業來說,通過發揮所長參與到解決社會公共問題中去,就能夠把ESG與業務之間的連接做得非常牢、非常緊。”喬健說道。
眾所周知,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是超高耗能耗電的。據統計,全國的數據中心一年要用掉相當于兩個半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一座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年耗電量就可以超過30萬人口的城市。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北京市氣象局承擔氣象保障任務,采用了聯想集團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對于冬奧會的賽事來說,最理想的氣象預報需要精準到分秒級。運動員如果能夠掌握雪道的每一個位置的溫度、風速、風向這些信息,就能做出精準的動作,取得更好的成績。從聯想集團在北京冬奧會中遞交的模擬結果來看,預報結果覆蓋了所有場館范圍,未來24小時內精確到每百米的氣象預測,針對每個賽道的關鍵點,都可以根據數據進行預測,甚至可以每分鐘算完整套模擬計算,樹立了中國氣象行業的數值預報系統的標桿。
喬健介紹,在高耗能的情況下,聯想集團運用自主研發的溫水水冷技術做到算力提升20倍的同時,能耗比以往降低了42%,可以說是用實際行動履行了“綠色奧運”的共同理念。溫水水冷技術匯聚了材料學、微生物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等科研結晶,目前已經成為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最可靠與可行的方案之一。該項技術利用純凈水作為冷媒,采用間接式液冷方式對計算機服務器進行冷卻,對CPU、GPU等采用微通道散熱器,針對內存、較低功耗的I/O板卡等部件采用導熱板散熱技術。“溫水水冷技術通過減少對空調和散熱器的需求,可節約40%以上的能耗成本,熱量還可以循環利用,給機房、社區加熱,同時噪音也比風冷低很多。”與普通的風冷系統PUE2.0相比,聯想集團PUE(數據中心總能耗/IT設備能耗)可以做到1.2甚至1.1以內,即1度電用于計算,只要0.1度電或者是0.2度電用于散熱,能源再利用效率ERE達到了業界領先。聯想集團溫水水冷技術融合科學計算和智能計算,打造覆蓋全行業的綠色低碳的智能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開啟了高性能計算的綠色智能化新時代,為踐行綠色奧運提供科技支撐。
除了為冬奧會氣象預測保駕護航,聯想集團所升級的預報能力還能造福普通人工作與生活。目前該技術已在教育科研、能源電力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諸多行業認可的最佳實踐,同時為氣象領域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精確度和精準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據介紹,聯想集團溫水水冷技術方案已經在馬來西亞氣象局、瑞典于默奧大學北部高性能計算中心、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計算中心、維也納科學集群、德國萊布尼茨高性能計算中心、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系統“未名1號”、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高性能計算中心等多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創造了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全球行業價值。
喬健表示,現在全社會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意愿和動力不斷上升,關鍵是要拿出實際行動。“數字化、智能化與低碳化、綠色化是一體兩面,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后疫情時代,企業相比以往更需要積極納入ESG理念的長期發展戰略,重新審視企業、自然、社會的關系,支持和促進綠色可持續的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