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祖文

由于歷史、自然等因素,湖北民族地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一州兩縣”)發展相對滯后。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階段特征和重要任務,扎實做好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工作,在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過程中,統籌推動民族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匯聚了強大力量。
湖北民族地區地處鄂西南腹地,湖北省立足民族地區的發展條件和環境,推動民族地區全面融入西部大開發戰略、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對接東部產業轉移,著力把民族地區打造成為湖北西向、南向開放的橋頭堡,拉緊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團結合作的紐帶。
發揮民族地區生態文化資源優勢,在“一州兩縣”布局實施了一批帶動力強、輻射范圍廣的產業項目,形成了集生態文化旅游、食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四大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現代物流、大數據等多個新興產業為一體的“4+N”產業集群。
著力改善民族地區的交通環境。隨著滬蓉鐵路、黔張常鐵路、鄭萬鐵路,滬蓉高速、利萬高速、建恩高速、宣鶴高速等交通大動脈、大通道建成貫通,湖北民族地區10 個縣(市)中的6 個縣(市)通了高鐵,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長江航道運輸等級全面提升,武陵山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中心逐步形成,與毗鄰地區的雙向輻射帶動作用也日趨顯現。近5 年來,恩施州億元以上產業招商項目開工344 個、投產162個,年均分別增長36.8%、42.9%。2021 年,恩施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2.36 億元,同比增長達11.7%,三次產 業 結 構 由2015 年 的18.3 ∶30.1 ∶51.6 調 整 為17.2∶23.0∶59.8。恩施州利川市是距離湖北省會最遠的縣級市之一,該市實施走出去向西發展戰略,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重慶萬州、奉節、云陽、石柱等市縣簽署政務合作協議,實現90 余個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重慶在利川經商辦企業200 多家。利川市蘇馬蕩原本是個只有幾百人的小村寨,隨著區域經濟迅速發展和交通條件的歷史性改觀,短短幾年內,這里就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30 萬人避暑居住,成為重慶市民消夏休閑的后花園。
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全省區域發展布局,推進“宜荊荊恩”(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恩施州)城市群建設,把民族地區作為重要一極納入協同發展規劃,推動民族地區深度融入全省區域發展格局。
推動基礎設施與毗鄰地區互聯互通。近年來,謀劃推動沿江高鐵、恩施機場遷建、大數據中心、清江流域綜合治理等重大項目。
推動重點產業互動互促。圍繞綠色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位,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生態特色農業基地和綠色產品加工基地。恩施中醫藥產業優勢與宜昌生物醫藥、荊州健康醫藥、荊門生物制藥和原料藥等產業相互補充,打造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發揮民族地區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整合長江文化、三國文化、土家族苗族文化等資源,建設武陵山片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加強宜昌、神農架、張家界等周邊區域協同,聯袂重塑優勢文化品牌,推動形成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地。截至2021 年底,恩施州建成A級景區35 個,其中5A 級景區3 個、4A 級景區19 個,打造“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優質康養基地,創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步伐加快。
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進民族地區公共衛生、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區域內醫療衛生和教育等資源共享。目前,湖北民族地區建成三級甲等醫院4所、省級示范高中6 所。
推動對外開放互利共贏。在區域合作引領下,民族地區“飛地經濟”快速發展。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在宜昌市支持下,在枝江市“借地生財”,建成五峰民族工業園,2021 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8.04 億元。
推動生態環境聯保聯治。恩施州與宜昌市簽訂合作協議,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攻堅提升行動,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合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示范工程,協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先行區,積極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民族地區與全省發展同頻同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嵌入、深度融入。
在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重大行動中,恩施州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提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目標,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樹立開放開明的進取意識。
恩施州推進誠信政府建設,完善信用監管體系,推廣提供“一站式”“全鏈條”公共法律服務,實行開辦企業“5210”標準(企業設立、公章刻制、涉稅辦理、社保登記、公積金登記5 個事項,一表申請、一窗發放2個環節,1 個工作日辦結,0 費用)服務,推進“一門服務”“一網通辦”“一事聯辦”“一次辦好”等,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督查專項行動,表彰先進、曝光短板、填補弱項。
2021 年,恩施州登記注冊市場主體新增1.33 萬戶,14 項經濟指標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活躍度躍居全省第一,恩施州連續榮獲“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稱號,進一步樹立了民族地區開放包容、團結奮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