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或許會感到疑惑,對于確定相機的孔徑,在焦點的前面,究竟多遠照片的清晰程度還可以接受?在焦點的后面究竟多遠清晰的程度還可以接受?其實,答案可能就在照相機的鏡頭上,有些鏡頭本身就包括了一種讓人們了解不同孔徑景深的方法。
怎么讀懂這條標尺呢?景深標尺多見于定焦手動頭,一般由幾排數字和一個刻度標尺組成。上兩排數字是距離標尺,以英制單位ft(英尺)為單位的指對焦距離。
除了景深預觀按鈕或撥桿之外, 早期的傳統鏡頭多半會有一堆刻得整整齊齊的表尺來輔助你看景深,有些相機沒有景深預觀, 想要拍清楚前后景可以多利用這個景深尺。
不同廠牌的景深尺長相多大同小異,一般都會以最下兩層(有無限大標示以及下面有對稱 2.8、5.6 數字的區塊)來表示,是一個兩者可以旋轉對照的神奇組合。
首先我們要先確認現在我們的光圈設定是多少,假如是 f2.8,那么我們就只要注意最下層兩個2.8 之間的范圍;若光圈設在 f8,那么就是注意兩個8之間的范圍!至于范圍之間要看什么呢?答案就是數字上面的直線對準上一層的距離標示,卡在兩個直線中間的范圍就是我們所說的“不用對焦也會清楚的范圍”。
以上面的照片來說,我們對準正中央粗線條的對焦距離是 25尺(老鏡頭會用英尺來標示距離),也就是說“被拍的人”距離攝影師 25尺,對焦環必須轉到“25尺”的距離才會剛好對到焦。但實際上“景深”是有一定范圍的,f2.8 的線條對照上一層的距離標示剛好落在 20 尺以及 37.5 尺(請大略用等比例抓一下數字)之間,也就是說當我們對焦在25尺且光圈設在 f2.8 的情況下,“清楚范圍”大約就落在距離攝影師20尺到37.5尺之間。
另外你一定會想,那“無限遠(橫躺的 8)”的那個標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無限遠對焦其實就是針對那些已經達到鏡頭景深極限(就是不需要對焦也會清楚的距離)以外的物體所使用的對焦距離,但到底要“多遠”才能算是無限遠而不需要對焦呢?其實這個答案早已寫在鏡頭上了。
當我們把無限遠標志直接對準鏡頭最下層的中央粗線上時,你會發現在無限遠的另一端已經沒有數字了!也就是我們只需要看無限遠左邊的數字與最下層光圈數值的對照,就能搞懂在特定光圈下“距離多遠開始”不需要對焦,而這個概念就是所謂的“超焦距”。
所謂的超焦距就是指當目標物與你達到一定距離時,只要把對焦環轉到無限遠,不論怎么拍“都會很清楚”。
那么超焦距到底怎么看呢?以這顆鏡頭來說,當無限遠標志對準中央粗線時,左邊2.8 直線上方剛好落在100尺的位置,這代表當光圈設在 f2.8 時,從 100尺開始到無限遠都會是清晰而不模糊的。簡單地說,就是當你光圈設在 f2.8 時,只要被攝物體距離你超過三十米,那么只要你把鏡頭的對焦環轉到無限遠的位置(中央粗線對準無限遠標志),那么你不需要對焦就能把照片給拍清楚了。